近期,德厚資本執行合伙人黃浩、紅鼎創投董事長劉曉人,相繼因非法集資被查處,民間資本涉足創投行業所出現的問題開始引發業界探討。
2006-2007年創投行業進入“大躍進”時期,高收益吸引大量缺乏投資經驗的民間資本介入其中,紛紛成立機構以圖獲利。以民間資本非?;钴S的杭州市為例,2006年以前成立的創投公司只有浙大創投等6家,如今已飆升至21家,其中不乏紅鼎創投等民間資本中資機構。
2008年投資市場急轉直下,創投行業高速發展背后的問題逐漸浮出水面。盲目跟風、欠缺經驗等使得民間資本中資機構發展遭遇瓶頸。例如,由于民間資本中資機構LP多為民營企業,對于行業判斷力獨到,難免在投資過程中對GP加以控制,使得GP喪失獨立性。再如,創投行業慣例為設定優先回報,而部分民間資本中資機構對其LP設定承諾收益違反了行業的基本原則。
在以上問題中,投資策略設定不合理是民間資本中資機構各種問題的根源。在投資策略設定層面,民間資本的短期逐利心態,違反了創投行業長期投資的原則,出現各種發展瓶頸在所難免。下圖集中反映了民間資本中資機構及其LP之間所存在的核心問題。
缺乏行業背景難保項目質量
民間資本中資機構及其LP多發跡于傳統行業,而其投資策略鎖定的行業與其產業背景相去甚遠,團隊在行業專業性上沒有絲毫優勢。
根據ChinaVenture投中集團旗下數據庫產品CVSource顯示,紅鼎創投行業投資策略定位于互聯網、通訊、無線、數字媒體、半導體和生命科學等高科技領域。然而,紅鼎創投團隊在生命科學等領域并沒有足夠的行業基礎支撐,必然導致其投資項目質量難以保障。
部分中資機構已經意識到,團隊行業背景對于項目篩選的重要性,并提出行業投資策略的選擇應當是建立在專業化基礎之上的多元化。浙江華睿表示,將利用自身的產業管理經驗,加強對于其它行業的知識經驗積累,通過提高投資團隊的行業專業化而強化項目把握能力。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