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數字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廣泛應用,數字出版已經成為世界出版業未來發展的方向。而3G推廣力度的加大也給數字運營廠商和終端廠商帶來了機遇,隨著市場競爭的開始,中國數字出版業也迎來了轉折點。
終端競爭才剛剛開始
由于對紙張的依賴,傳統紙質出版不但會造成大范圍資源浪費與環境污染,而且不便攜帶,無法解決現代社會中的移動破碎化閱讀,最重要的是傳統書籍不利于大范圍傳播,即使大范圍傳播,運輸、倉儲、發行等成本也太高。由此給我國數字出版業帶來了發展的春天。
有關數據顯示,截至2008年12月,我國數字出版業的整體收入達530億元,比2007年增長了46.42%。2009年數字出版業的整體收入預計將超過750億元。
方正集團主管IT業務的高級副總裁方中華近日預測中國的數字出版市場將在2009年迎來轉折點。他認為,中國3G推廣力度的加大給數字運營廠商帶來機遇,3G時代的到來,給從事數字業務的業界帶來了很多商機。如果3G得到全面的鋪開,基于手機、筆記本等這種專門的無線下載會顯得更加方便,同時也會促使一個新興產業的崛起。
中國出版集團副總裁宋曉紅說:“數字出版業的終端競爭剛剛開始,手持閱覽器、PDA、筆記本電腦、手機等數字出版物終端之間的競爭將會逐步加劇。”
手機出版物成發展重點
在眾多的數字出版物中,手機出版物無疑將成為數字出版行業近期突破的重點。艾瑞咨詢分析師蔣李鑫表示,目前互聯網盈利模式尚不清晰,阻礙了數字出版行業的發展,而手機出版物會成為數字出版行業近期突破的重點。2007年,手機出版物實現了近300%的增長速度,遠遠高于傳統出版物和其他數字出版物。2008年,手機出版物市場營收規模繼續保持翻番增長。
專家認為,目前手機出版物相較互聯網出版物更易實現突破的原因在于,手機用戶多于互聯網用戶。最新數據顯示,2008年12月,我國手機用戶達到6.4億,而同期互聯網用戶為2.98億。龐大的用戶群體為手機出版物的發展提供了豐厚的土壤。
此外,隨著大屏幕手機的興起,用戶閱讀手機出版物的體驗相較以往有了大幅度提高,加上手機可隨身攜帶,手機出版物可以隨時閱讀,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等特點,手機出版物將更加受到花大量時間在路上的上班族青睞。而3G的全面商用,為手機出版物的發展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礎。用戶手機終端的升級和無線互聯網網速的提升,將有效降低手機出版物的閱讀障礙。
建立產業鏈條是未來關鍵
但我國數字出版也面臨著一些現實問題和瓶頸障礙,具體表現為:傳統出版企業對數字出版仍缺乏研究和足夠的認識;資金不足,產業發展后勁不足;自主研發能力不夠;數字出版尚未形成業界普遍認同的商業模式;相關法律法規亟待完善,管理手段單一;內容資源嚴重流失等等。
據了解,中國500家出版社經營規模小而分散,而從盈利模式來說,一些中文文學原創網站,雖然開創了一條獨有盈利的模式,但其后也馬上被模仿,跟進的速度非常之快,由此造成了一種危機感,不能有絲毫的懈??;從數字出版的開展過程來看,大多數傳統出版企業還處于一種比較分散的狀態;此外,隨著資源的越來越多、話語權越來越重、傳統出版單位對自有資源的保護越來越重視,這些企業在搜集出版資源方面遇到的難度越來越大。
艾瑞咨詢分析師張燕玲認為,傳統出版物具有物化形態,消費者付費的原因是擁有了內容的產權,而數字出版物大多源自互聯網上的數字出版物,其產權并不被大眾所認可,再加上民眾已經習慣于免費的午餐,這便造成了個人付費率低的現狀,而且付費觀念有逐漸淡化的趨勢。
對此,上海理工大學傳播學教授周澍民表示,數字出版產業鏈的形成是衡量一個國家數字出版產業是否成熟的標志,想要改善我國出版業的狀況,就必須要建立一條完整的數字出版產業鏈。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