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風險,高回報’,我現在是高風險,零回報,還賠了快10萬塊錢進去。”雷女士談起自己和妹妹加盟開了這家文體玩具店時,又是氣憤又是懊悔:“對方騙得我們好慘,怪自己當初怎么沒考慮周全啊”!
“優惠期有限” 交了2.88萬元倉促加盟
雷女士原來在湘潭一家藥店工作,妹妹在蘇州一家公司上班,兩人工作雖然穩定但一直想創業,自己當老板。今年3月份,兩人看到了一家文體玩具店的加盟廣告覺得挺不錯,便雙雙把工作辭了,來到該公司北京的總部考察。雷女士介紹,公司招商部門負責人介紹了公司的資質,并帶領她們參觀了公司的樣板店。當時她們提議要去一些加盟實體店看看,對方以保護客戶隱私拒絕了。“樣品店看起來是不錯,產品多而且又漂亮,和廣告上面差不多,而且公司注冊10多年了,有自己的玩具制造廠,信譽應該還不錯”。謹慎的姐妹倆還是去了浙江義烏的小商品市場,希望對比一下小商品價格。“她說是商業機密,只能報幾款價格。我們對比一下發現,價格稍微高一點,但人家要賣品牌的嘛,而且還會有專人指導銷售,還是劃得來,當時我們就有點心動了。”正在姐妹倆猶豫不覺的時候,對方發來了一條又一條短信:“您不是我們第一個也不是最后一個對方,您還有什么猶豫的呢?我們的優惠期只到4月28日。”于是,姐妹倆在沒有簽訂任何書面協議的情況下,向對方指定的賬戶倉促交了2.88萬元的加盟費。“交錢之前一天三個電話,服務態度好的不得了。只是沒想到把錢一交他們的態度就完全不同了,承諾的都成了空話,‘變臉’變得又快又徹底。”
承諾:交2.88萬得4.88萬元貨品,優惠期有限
現實:優惠天天有 賺錢變賠錢
雷女士的店是一家“二星”店,20多個平米。依照雙方協定,在優惠期內雷女士交納了2.88萬元的費用,可獲得4.88萬元的產品,開業期間將獲贈2500元禮品。原以為是穩賺不賠的生意,不料,接到貨物當時就傻了眼:將近5萬塊的貨物怎么才這么點?對比會員價算起來怎么才10900多元 ?2500元的開業禮品難道只是“打碼機一個,氣球100個,塑料袋100個,打印紙20卷,圓珠筆100支,短T恤3件”?雷小姐憤怒地拿出對方出示的出貨單,向記者展示。“當天我便打電話向對方質詢,人家卻說4.88萬元是按市場價計算的,以后進貨才按會員價,以為我們早知道。當初他們中沒有任何人提及4.88萬元商品是按市場價計算的,我們怎么可能會知道?最可恨的是他們說優惠期有限,但現在打開他們的網站一看,交2.88萬還是可以多送2萬塊的貨。”??蓺鈶崥w氣憤,由于當初沒有簽訂任何協議,為了能順利開業,雷女士只好又向對方購進2800余元的貨品,將自己的店鋪填滿。
承諾:產品全 折價不折質
現實:價格“膨脹” 產品質量參差不齊
“你猜這個多少錢”?雷女士隨手拿起了一個相框向記者詢問。那是一個普通的維尼熊圖案的相框,大小還不到16K的一本雜志。塑膠圖案摸起來比較有質感,但其中一處不知為何發生了串色。“看起來頂多30元的商品,他們統一零售價要100多,誰會愿意買?”打開對方提供的全國統一零售價清單,雷女士終于明白自己那1.09萬貨物是怎么搖身一變成了4.88萬。雷女士隨后打開了公司一個誠招加盟商的廣告片。片中顧客們紛紛盛贊產品價格便宜,各加盟商也稱贊開店盈利的秘訣在于產品全,折價不折質。“和他們剛開始跟我們介紹時說的一樣,但他們的統一零售價比市面上要高出一倍以上,消費者怎么承受得起啊”?然而,讓雷女士頭疼的問題還遠不止這么一點。雷女士的引領下,記者查看了店里的部門貨物。店里部分玩具做工較為粗糙,甚至沒有配備說明書。一些小商品生產廠商標注的基本是義烏各玩具廠,玩具周身沒有統一logo。店里最貴的一件商品是一臺標價598元的直升飛機,可其包裝上沒有任何關于生產廠商的介紹。“這直升飛機商場里面頂多賣個300來塊,我現在是600元拿的貨,200多出手,虧他們那時候說公司有自己的玩具廠,價格會比市面上要便宜,但現在這些玩具廠商是五花八門,一些產品質量還不過關,還有什么產品形象?還圖什么高利潤高回報?”[page]
承諾:品牌宣傳 專人指導 持續服務 跟蹤經營
現實:服務“縮水” 不見廣告與專家
“銷售一點都不好,我打電話過去咨詢銷售指導老師什么時候能過來,人家說只有一個老師,忙不過來??僧敵跛麄冋f定期會派專人指導銷售,現在連個人影都沒看見。”正是周末,但光顧雷女士門面的顧客卻寥寥無幾。“現在大家買東西都圖個品牌,當初他們也承諾會在湖南衛視投放廣告,但現在都沒有看見,我一再準問,人家劈頭就說:‘你以為湖南衛視是我家開的啊’!”。雷女士介紹,前一陣子公司發短信告訴她外省某衛視正在播放公司的廣告,可看了之后才發現所謂廣告根本不是品牌形象廣告,只是用作宣傳投資加盟的。雷女士坦言,自己以前沒有經過商,對于品牌經營和產品銷售沒什么經驗,當初選擇這家公司加盟就是看中了他的服務齊全周到,不料當初的承諾現在全成了泡影。然而,“縮水”的服務還遠不止這幾項。“第一次發貨的時候就缺樣,我們打了N通電話,發了無數個e-mail,對方總是敷衍了事,到現在都沒解決。以前承諾100%退換貨,現在卻得由我們證明商品損毀是他們的責任才予以退換,不然寄過去也沒人理。”
“變臉”合同簽不得 權益誰來保障?
服務縮水,貨不對板,難道當初什么協議或合同都沒有嗎?“合同是有,但這合同簽不得??!”雷女士拿出了那份隨第一批貨品發過來的合同書。合同條目規定自合同簽訂之日起,雷女士需向對方一次性交納貨款2.88萬元整,對方將為雷女士首批按市場價免費鋪貨共4.88萬元。“當初公司負責人說合同涉及商業機密,不能公布,只是給我們看了一個合同的樣本。并且說只有當我們繳納了2.88萬元成為會員了才能跟我們簽訂合同。”雷女士介紹到,當初因為擔憂優惠期有限,草率交了錢,卻不料這份合同書相較于當初看的那份合同樣本“變了臉”,不但4.88萬元的貨物變成了按市場價合計,產品規格、質量未做具體約束,當初承諾的服務也“濃縮”成了“乙方享有分享使用甲方的經營技術資源”。無奈之下,雷女士只好和對方協調,不料卻遭遇踢皮球。“聯系得最多的是一位叫做周經理的人。沒交錢的時候人很熱情,說有任何問題都可以找她,一天三個電話,還有短信?,F在去找她不是說等下處理,就是說這個不由她負責。”當著記者的面,雷女士撥通了那位周經理的電話,詢問合同事宜。接電話的不是周經理本人,并告之雷女士這個事情不由周經理負責,請找售后經理。雷女士撥通了那位售后經理的電話,但撥通了三次都無人應答。“這個很正常,每次都是這樣。他們其實經常在一起,或許是故意不接電話。”
談及文體玩具店的發展,雷女士顯得很悲觀:“為了這個店我們姐妹倆投了近10萬元,現在只怕是要泡湯了,可這都是我們這幾年辛辛苦苦攢下來的血汗錢,怎么不心痛???”雷女士介紹,她們曾向對方公司所在地的工商局投訴,但對方答復涉及經濟糾紛,不歸他們管轄。她們也咨詢過相關律師,律師卻坦言前期承諾不具法律約束力。“希望大家能引以為戒,少上投資加盟的當。同時也希望好心人能幫我們姐妹倆想想辦法,幫我們討還公道”。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