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正懿
隨著證監會26日起受理創業板發行申請,多家“新三板”企業也向創業板發起沖刺。佳訊飛鴻和紫光華宇昨天召開了股東大會,截至本報記者發稿時,佳訊飛鴻股東大會通過了在創業板上市的議案,紫光華宇尚未公告;另有東土科技、星昊醫藥、博暉創新等公司也已鎖定創業板上市。
備受期待的創業板開閘已箭在弦上。在沖擊創業板“首班車”的陣容中,除了各地涌現的優質企業外,還包括眾多“新三板”公司;其中,佳訊飛鴻步伐最快,創業板上市事宜已得到股東大會通過。
資料顯示,佳訊飛鴻于2007年10月登陸“新三板”,主要從事通信領域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紫光華宇則于2006年8月掛牌,主營電子政務領域的相關產品開發、平臺建設及應用系統整合集成。2008年年報顯示,佳訊飛鴻凈利潤為3123.95萬元,基本每股收益0.50元,同比均增長20%。昨天召開股東大會的紫光華宇,2008年歸屬母公司凈利潤3808.46萬元,同比增長33.98%;基本每股收益0.73元,同比增長3.06%。
佳訊飛鴻沖擊創業板屬“中途轉向”。公司曾于去年9月25日向證監會提交IPO申請,并在10月獲證監會受理。但今年7月6日,佳訊飛鴻發布公告稱,經與保薦機構研究,認為更適合創業板,遂撤回A股首發申請,轉而籌備創業板申報工作。紫光華宇登陸創業板的急切之情則顯而易見——公司原定于8月2日召開的臨時股東大會被提前至昨日舉行。
根據公告,佳訊飛鴻擬發行不超過2100萬股,募資用于多媒體指揮調度系統、應急救援指揮系統和鐵路防災安全監控系統3個項目。
據記者查證,鎖定創業板上市的“新三板”公司至少還有3家。其中,東土科技擬發行不超過840萬股,募資擬投入5個項目;星昊醫藥擬發行不超過2000萬股,用于精益化藥物研發中心等2個項目;博暉創新擬發行2560萬股,募資用于北京光電公司綜合研發基地項目。上述3家企業有關創業板上市事宜的議案均已獲董事會通過,將提交股東大會審議。
中國證券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08年,“新三板”53家報價公司實現營收51.77億元,較上年增長18%,其中28家公司連續2年保持業績增長,16家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長超過50%,有6家公司的凈利潤增幅更是超過150%。按照08年報數據,共有18家公司滿足創業板的登陸條件。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