鹵粉燈、熒光燈大行其道 行業監管有漏洞
記者汪健 通訊員周杰
據武漢上半年產品質量抽查報告顯示,武漢節能燈市場抽檢合格率僅25%,為電器類產品抽檢合格率最低產品。
據悉,市質監局上半年共抽檢節能燈40批次,僅合格10批次。市質監局質監處處長易濤表示,節能燈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生產企業以劣充優、濫用國家標準等。
日前,家住后湖同安花園吳女士向記者投訴,6月初,吳女士洗手間燈管壞掉,便請來樓下五金店店主上門更換,店主建議吳女士換一種新型節能燈,一只8瓦燈管相當于24瓦白熾燈泡的亮度。吳女士花27元換了一只節能燈,使用了20多天后,就明顯變暗,白天幾乎感覺不到燈光。
店主稱是正?,F象,建議吳女士每次提前開燈,“讓燈管燒一會就亮了?!焙蠼浾{查,吳女士購買的所謂節能燈是“鹵粉燈”,該產品因光衰快,壽命短,已被市場淘汰。
記者隨后走訪了北湖、楊汊湖、順道街等燈具市場,發現節能燈中“李鬼”不在少數。
昨日,北湖西路“正新五金建材店”店主拿出一只標價十元、上海產的“美耐”牌燈管向記者推銷,其包裝上醒目地寫著“節能燈”字樣,卻沒有國家強制執行的“中國能效標識”。
在新華下路一超市內,記者發現一款“馳球”牌燈管上赫然印有“節能”字樣,卻無能效認證標識。還有一個名氣不小的品牌,也在其達不到節能標準的燈具包裝上標有“節能”字樣,營業員聲稱是節能燈管,一只燈管可用一萬小時以上。
》》》質檢部門:
據市質檢所高工廖晶介紹,國家啟用能效認證標識后,對節能燈有明確定義,達到能效等級二級以上才可稱為節能燈,否則只能叫熒光燈。
據悉,不良商家虛假宣傳節能燈,使用最多的就是偷換節能概念,如國家標準規定,燈具使用的最初100小時因亮度不穩定,不能作為產品檢測參數記錄使用,部分廠家故意將這段時間亮度較高的數值作為檢測數據,以此造成“低瓦數,高亮度”的假象。
市質監局質監處副處長徐濤表示,節能燈市場混亂與行業標準普及時間不長、覆蓋面不寬有關。中國能效標識認證是去年6月才實施,且相應處罰上限才一萬元,給部分商家留下造假空間,他說,國家能效認證范圍在加大覆蓋范圍,質監、工商等執法部門也正在加大監查力度,整頓規范節能燈市場。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