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達晨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正在用實際行動向人們證明創業板帶來的激勵作用。
在過去兩個月,達晨創投先后投資了廣西博世科環??萍加邢薰?、太陽島游艇公司、西安達剛路面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廣州瀚信通信有限公司、江西煌上煌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等近10家企業,投資領域基本涵蓋了環保、現代服務、高科技以及新農業等。
與此同時,除了投資的活躍外,達晨創投還可能迎來創立以來的大豐收年。據悉,達晨創投已經有8個以上的項目向中國證監會遞交了上市申請材料。
公開資料顯示,達晨創投成立于2000年,是本土創投的老將之一。相比一手捧出盛大、百度、分眾、阿里巴巴等明星企業的外資創投,這些本土創投一度顯得土氣、低調和非主流。
對此,達晨創投北京公司總經理、投資總監晏小平在正略鈞策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日前舉辦的投融資交流會上坦誠,與本土創投相比,外資創投的確比較敢投,尤其敢于投資一些模式非常新的企業。比如IDG,十幾年在互聯網領域精耕細作,投資了很多企業。
分析其中的原因,晏小平認為,這與雙方退出面對的資本市場有很大不同有關。
在晏小平看來,當前的中小企業板還主要是一個“制造板”。根據統計數據,過去5年在中小企業板上市的273家企業中,有76%的企業屬于制造業領域。而與之相對的是,過去有大量創新型企業選擇在國外資本市場上市,且表現不俗,比如百度、搜狐、騰迅等。
“原因就是當時國內沒有創業板,而中小企業板對這類輕資產經營的企業缺乏理解。”晏小平說,我國資本市場普遍重傳統項目,輕創新項目,重重資產企業,輕輕資產企業。因為前者有實體資產,價值好評估,相對來看,后者很難獲得現有資本市場發行審核制度的通過。
這帶來一種連鎖反映,即保薦機構根據上市的難易程度來選擇企業,本土創投就根據國內已上市企業的標準和模式來選擇投資項目。
“作為本土創投,創業板的開通對我們有非常大的鼓舞作用,我們會更加關注微笑曲線兩端的企業。”晏小平說,從中國證監會發布的一系列文件可以看出,我國創業板強調的是創新性和成長性,“符合這兩點的企業是我們特別要關注的,而不僅僅是財務指標”。
在晏小平看來,納斯達克值得我國創業板學習和借鑒。他說,目前我國已經有60多家企業在納斯達克上市,這些企業普遍是創新型、輕資產,且成長快的企業,他們對我國創業板市場的建設非常具有啟示性。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