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總是要付出代價的。此前百貨零售業的大力促銷打折后遺癥開始暴露。
從去年底起,在金融危機的沖擊下,為了積聚人氣,增加銷售額,百貨零售業掀起了一輪又一輪“滿300送300”、4~5折封頂之類的空前促銷。當時,百貨零售業確實賺了個盆滿缽滿,營業額同比環比均出現勁增。
然而,瘋狂的促銷也給業界埋下隱患。近期,10多家百貨類上市公司公布了半年報,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多數公司營收均為增長,但過半企業的凈利潤卻出現明顯下滑,最嚴重的甚至創下10年以來新低。
眾業者坦言,促銷至多拉升半年內的銷量,卻大幅削減了利潤,因而如今已不敢再輕易大規模促銷了。但如此一來,百貨商家下半年的策略如何調整成為一大難題。
凈利潤集體下滑
根據近期各家公司公布的半年報數據,不少知名百貨上市企業業績都非常不理想。大商股份(600694.SH)上半年盡管營收增4%,但凈利卻大降73%,創10年來新低。報告顯示,報告期內實現利潤總額為1.76億元,同比減少50.26%,實現凈利潤為6127.29萬元,同比減少73.31%,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為3701.13萬元,同比減少83.41%。杭州四大百貨巨頭之一的杭州解百(600814.SH)上半年營業收入8億多元,但利潤降了5%;重慶百貨(600729.SH)上半年凈利潤為8403.31萬元,同比減少23.07%。而南京新百(600682.SH)和廣百股份(002187.SZ)凈利潤也同比出現25.75%和12.5%的下滑。
就連有“打工皇帝”唐駿助陣的新華都(002264.SZ)也沒能幸免,其上半年營業利潤比上年同期下降15.49%,利潤總額減少9.15%。
另外,武漢中百(000759.SZ)盡管整體利潤沒出現負增長,但其主業中的百貨業綜合毛利率為21.27%,比去年同期降低1.39%。佳華百貨(00602.HK)則發出盈利預警,預期截至六月底的全年溢利可能減少。在港上市的永旺百貨也發布業績下滑預警,預計上半年業績將大幅倒退,純利將較2008年同期下降。
瘋狂折扣的“后遺癥”
“金融風暴來襲后,去年年底開始,全國各大百貨商場不得不上演一幕幕折扣大戲,動輒5折甚至更低的折扣是最基本的,滿幾百送幾百、返現金、送消費券等手法層出不窮,大幅促銷的確可以在短期內將銷量和營業額明顯拉升,可是過分促銷卻將企業的利潤空間大大壓小了,因此這類企業半年報集體出現凈利潤下降也不足為奇。”上海商學院教授周勇分析。
中信建投分析師陳樂華指出,今年一季度是百貨零售上市公司業績最為低谷的一個時期,進入第二季度后,已經稍有好轉,但整體半年的業績都不算太理想。“大促銷最直接的就是造成公司毛利直接下滑,加之營銷成本的上升等因素,百貨企業的凈利潤自然明顯下降。”
面對半年報業績下滑,不少企業都表示,的確與此前大幅促銷有一定關聯,而整體消費的走低,也給了企業更大盈利壓力。新華都方面承認,今年一季度是連鎖零售業發展十多年中最為困難的時期,為保持銷售增長、維持企業的市場份額,各業態零售企業都展開了頻繁的促銷活動。特別是在2009年春節期間,促銷力度更是空前,盡管此舉維持了一定的銷售增長,但企業的毛利率卻受到很大影響。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