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加快創業板市場建設 增加直接融資規模

2009-08-20 08:10:09      李丹丹 苗燕

  昨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加快創業板市場建設,增加中小企業直接融資規模,穩步擴大中小企業短期融資券和集合債券的發行規模。

  中國證監會主席尚福林此前撰文指出,要加快創業板市場建設步伐,在相關管理規定和業務規則已經發布的基礎上,抓緊完善配套制度建設,加強市場宣傳、投資者教育與服務,保障創業板順利啟動、平穩運行。

  在中小企業債券方面,根據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統計,自去年推出中小企業短期融資券試點以來,截至2009年7月,共有8家中小企業的共計3.52億元短期融資券獲得注冊,6家中小企業發行了2.1億元短期融資券,目前中小企業短期融資券已成為常規產品正式上線運行。

  而這樣的規模對于龐大的中小企業融資需求來說無疑是不足的。交易商協會指出,今年將繼續推進中小企業短期融資券試點,研究推出中小企業集合票據,并籌劃設立銀行間市場信用增級機構,切實解決中小企業發債擔保難的問題。

  除直接融資渠道外,銀行的貸款對于中小企業融資也不可或缺。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要切實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鼓勵各地建立小企業貸款風險補償基金,對金融機構小企業貸款按增量給予適度補助。

  同時,權威人士透露,年內有關宏觀決策部門將提交一份關于“微貸款”企業金融服務改革的整體配套方案,將主要對微小企業面臨的困難進行有針對性的改革建議。據了解,配套方案中除了金融服務的內容外,主要是財稅體制的改革。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鼓勵各地對金融機構小企業貸款按增量給予適當補助,是從強調貸款總量到貸款結構的一個調整,體現了中小企業的大力支持。相比于大型企業以及有政府背景的項目,中小企業貸款的風險更大,通過地方政府給予一定的補助,有利于形成風險補償機制,提高銀行向中小企業貸款的積極性,降低銀行貸款風險。

  其實,這種對金融機構的風險補償機制在地方已經實施了一段時間。此前,工信部中小企業司司長王黎明表示,2008年我國已首次啟動了全國性的小企業貸款的風險補償基金16億,今年還將持續增加。而記者從地方了解到,這種風險補償基金,在具體操作起來要受制于地方的財力, “比如蘇南和浙江地區,中小企業多,地方財政實力強,這種風險補償機制可以發揮重要的作用,有效地循環起來,但是其他地區,地方政府沒有錢,能夠給予的補償金額少,往往是‘僧多粥少’,空擺設。”江蘇某銀行人士稱。

  除了地方財政以及監管部門對中小企業貸款給予優惠政策以外,一些銀行內部對中小企業貸款也有很大優惠。某股份制銀行浙江分行的人士表示,目前他們銀行對中小企業貸款的考核很優惠,評分大概是其他貸款的1.2倍,即貸出去1億元的貸款,可以按1.2億來算績效。但是他同時表示,即使這樣,現在企業的經營狀況依然堪憂,因此給中小企業放貸還是很謹慎。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