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在創業板企業財務把關人眼中,“財務不規范”、“股權激勵核算”與“研發資本化”三大問題,被視為最難把握和判斷的“三重門”。
一重門
財務不規范
據記者了解,在近期監管部門陸續于深圳、北京和上海舉辦的幾場“創新型企業上市重點財務問題研討會”上,創新型企業的財務不規范問題,是諸多會計師事務所、評估師事務所、保薦機構等反映比較常見和集中的一大難題。
安信證券國夏談到,創新型企業主要是一些處于成長階段的民營企業,他們的財務不規范的情形具有普遍性,而且不規范的程度可能更突出。他認為,企業財務不規范既有主觀方面的原因,也有客觀方面的原因??陀^方面的原因主要是企業在創業初期資金實力較為薄弱、生存環境惡劣、財務人員水平或地位較低等,而主觀方面的原因則集中表現為具有強烈的避稅意愿、對規范經營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管理及內部控制薄弱等狀況。
首先,最為突出的是在經營活動中形成的財務不規范。大信會計師事務所李洪與華泰證券張偉總結和列舉了一些不規范典型現象:
一是原始出資不規范,如虛假出資、代出資、出資方式有問題、出資不實或不到位、以公司自已的資產估值出資、資本驗資手續不全等。
二是采購、生產、銷售等主要經營業務不規范,如采購時為省錢而不要發票、銷售為逃稅不開發票、聘請工人不交社保等。
三是投資活動不規范,如購買設備不取得合法票據,購建廠房不辦理法定登記手續等等。
四是資金管理不規范,如公司資金與股東資金不分、公司資金與個人存款不分;公司沒有獨立的財會部門,未建立獨立的財會制度;公司沒有在銀行獨立開戶,與控股股東共用銀行賬戶,將資金存入控股股東的財務公司或結算中心賬戶等。
五是會計主體不清,存在完整性問題。多個會計主體相互混淆,個人收支與公司收支不分,設多個賬戶等。
六是產權問題。公司房屋、土地、設備和知識產權等以個人名義登記或無法取得產權等。
七是納稅不規范。業務不規范導致公司納稅不規范,存在偷、漏稅或不及時納稅行為,公司未依法獨立納稅等。
八是違規占用資金。以借款、代償債務、代墊款項或者其他方式占用公司資金等。
九是其他違規行為。如存在違規進行委托理財、違規借款擔保與訴訟、違規發行過證券等行為,部分商業企業發行代幣券和購物卡。此外,諸如資產不完整、人員不獨立、財務不獨立、機構不獨立、業務不獨立、員工持股或管理層持股不規范、內部控制制度不能有效執行等問題都會對財務規范性造成困難。
其次,由于企業經營活動的財務不規范,導致更為嚴重的財務處理不規范。換句話說,賬務不按會計準則處理形成的不規范,也就是會計處理、賬務處理錯了。據專家反映,財務處理的不規范也有一些典型表現:
其一,會計政策、會計估計方法不正確或隨意變更。如隨意改變折舊方式;利息資本
化、收入實現確認不合理等。
其二,資產減值準備計提不規范。如隨意計提資產減值的8項準備,短期投資、委托貸款、壞賬、存貨跌價、固定資產、無形資產、長期投資等減值準備的計提與公司資產質量狀況不相符,存在利用資產減值準備的提取和沖回調節利潤的情況。
其三,銷售收入確認原則不規范。不按收入確認原則確認收入,比如,按收付實現制確認收入,按開具收款發票確認收入等。
其四,隨意費用計提和攤銷。通常表現在公司廣告費用、研發費用、利息費用、開辦費用的確認與攤銷不符合會計制度規定,將收益性支出作為資本性支出,有關成木、費用明顯低于相關資產的攤銷,且公司無法對其進行合理的解釋。
其五,投資收益確認不規范。通常表現為投資協議中投資回報率太高,投資收益的確認時間早于實際投資的時間。
其六,忽視關聯交易的處理問題。低價向關聯方購買原材料,高價向關聯方銷售產品;無償占用關聯方資金或資產;將不良資產委托母公司經營,定額收取回報;控股公司將高獲利能力的資產以低收益形式讓股份公司托管,直接填充公司利潤。信息披露含糊,回避敏感事項。
其七,會計核算處理隨意、會計基礎工作不規范。會計報表編制前后相互矛盾,漏洞百出。會計報表之間缺乏合理的勾稽關系,或財務數據相互矛盾,使得不能對公司的資產或收益的真實性和完整性作出判斷。重要會計項目出現重大異常變動,且公司無法提供充分的依據作出合理解釋。
“造成此類不規范的原因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主觀故意造成的,財務人員出于某種或多種目的,采用不正確的財務處理方法,改變公司財務報告;另一類是由于業務水平不夠,不熟悉會計準則、會計制度等導致財務處理不規范。”安信證券國夏表示。[page]
二重門
股權激勵核算
在創新型企業的發展初期,如果公司不能通過提供高額薪酬的方式來吸引、留住人才,那么,股權激勵就是非常重要的手段。
但據浙江天健東方會計師事務所韓厚軍反映,財政部等相關部門對股權激勵的規定,從公平性角度出發,這些處理規定是正確的,但這些處理方式在體現公平與會計原理的同時,卻可能一定程度上限制期權制度的實施,制約期權的激勵作用。
“創新型企業向其雇員支付期權作為薪酬或獎勵,是目前具有代表性的股權激勵方式,通過股權激勵的方式給予員工報酬,也有利于創新型企業在發展階段將有限的現金流用于企業發展壯大,減少職工薪酬的現金支出。”韓厚軍表示。
據了解,對于跨越多個會計期間的期權費用,一般可以按照該期期權在某會計期間內等待期長度占整個等待期長度的比例進行分攤。由于創新型公司給予高管和核心技術人員的期權費用經常會有較長的等待期,在等待期內按時間進行分攤,將期權費用遞延,對于減少公司當期的費用
壓力是比較有利的。
另外,對于上市公司大股東將其持有的其他公司的股份按照合同約定價格(低于市價)轉讓給上市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其實質是股權激勵,應該按照股份支付的相關要求進行會計處理,依據是《企業會計準則第11號-股份支付》及應用指南,對于權益結算涉及職工的股份支付,應當按照授予日權益工具的公允價值記入成本費用和資本公積,不確認其后續公允價值變動。
韓厚軍建議:“監管部門的規定是為了規范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的行為,但出于促進創新型公司發展的目的,是否可以允許符合一定條件在創業板上市的公司,在股份公司成立前或上市前執行股權激勵計劃涉及的大股東將其持有的其他公司的股份按照合同約定價格(低于市價)轉讓給上市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的行為時,在上市公司賬面不進行處理。”而另據了解,在股份支付的確認和計量中,應當如何正確運用可行權條件和非可行權條件也存在類似問題,亟待進一步解決。
[page]
三重門
收入確認與研發費用資本化
對于創新型企業而言,諸多特點導致其收入確認方法、確認時點與傳統行業可能有所不同,這就需要企業和中介機構做出靈活的專業判斷。而對財務專家而言,另一個難題則是,研發費用哪些部分可以資本化的問題。
針對收入確認問題,深圳信永中和會計師事務所鄭馥麗、中匯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宋新潮等財務專家認為,創新型企業的若干收入確認原則還是可以把握的,譬如:
其一,采用“買一贈一”方式進行銷售。贈送的商品或勞務不做捐贈處理,而是視同降價銷售。
其二,“以貨易貨”的情況。針對此類業務只有在所交換服務項目不相同或相似、而且符合收入確認條件時,才能確認收入,該收入一般應采用所提供產品的公允價值進行計量。
其三,獎勵積分的情況。應將銷售取得的貨款或應收貨款在本次商品銷售或勞務產生的收入與獎勵積分的公允價值之間進行分配,將取得的貨款或應收貨款扣除獎勵積分公允價值的部分確認為收入,獎勵積分的公允價值確認為遞延收益,在積分兌換時轉為收入。
除此之外,專家們還對創新型企業比較常見的預售充值卡、同時銷售商品和提供勞務的情形、電子商務服務商收入的確認、網游公司收入的確認、公益性質文化類企業收入的確認、動漫企業收入確認及與成本配比等,給出了專業性的確認意見。
而判斷研發費用資本化的問題,也令不少財務專家難下結論。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馮定豪認為,研究階段的有關支出在發生時應當費用化計入當期損益;而開發階段如企業能證明為無形資產,則開發支出可確認為無形資產的成本。
但當前的癥結在于,研究與開發階段往往具有緊密的聯系,準確進行劃分的難度較大,且判斷開發階段支出是否滿足資本化條件(如技術上的可行性和可靠性等)也存在較多難點。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