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江湖三十六計》之走為上:雷軍功成退泥潭

2009-08-28 17:22:12      程苓峰

  2008年年初一下午,約好跟雷軍在一家酒店大堂見面。幾個月前,他剛辭去金山CEO的職位。之前,他為金山一直工作了16年。最富激情最有銳氣的青春都給了金山,并且是第二大股東。金山在幾個月前,剛剛上市。

  想親口問問他:為什么要離開?

  一眼看過去:很憔悴。比一年前看見他瘦了很多。雷軍坐下來第一個姿勢就是撩起了手腕,露出上面的針孔和白色膠布。他說:“本來就是做個檢查,沒想到輸液要了兩個小時。”

  現在不用問那個問題,也該相信此前聽他說到離開金山的理由:太累了。而不用去猜測江湖上杜撰出來的逼宮之類的傳言。后來在跟易觀總裁于揚聊天時,他也說:“我相信雷軍真的是累了。”

  當然,如果問題問到這里就打住,明顯不夠。一個接下來的問題是:為什么雷軍會這么累。很明顯,他已經累到憔悴和虛弱了。

  雷軍的累,跟金山的歷史、金山的架構、金山的環境有著絲絲入扣的關系。意料之外,但情理之中。雷軍這個人,心思細密,邏輯性極強。離職這樣大的決定,應該早就在籌劃之中。興許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東風是什么?就是金山上市。[page]

  功不成,身不退

  金山一天不上市,雷軍一天不會離開。因為需要一個證明。證明你到底是落敗而逃,還是功成身退。

  雷軍是IT業的老輩,90年代就出山。十年前就掌金山帥印。后來出道的丁磊、陳天橋這些小弟都已經成就大業,但雷軍卻一直沒有。你更有經驗,更有資本,更有資源,為什么你不能?!

  成就大業的標志,就是公司上市。

  期間雷軍也算小成功過一次,用三年時間做出中國最大的B2C網站——卓越。不過最終賣給了亞馬遜。如果說賣掉卓越之前,雷軍手里有兩條路可走,那么賣掉卓越之后,雷軍就只剩下一條路來證明自己了。你做了16年的金山不能上市,你在江湖上沒法立足。

  除了在江湖上沒法立足,還有兩點細原因要講。

  第一,金山打拼整整19年,歷史太長,老人太多。這些老人,也包括雷軍自己,把最好的青春都獻給了金山。如果金山不上市,那就難以給這些老人足夠的財務回報。眼看著后來居上的網易、盛大這些公司的員工發財。我們憑什么就受窮!

  這些員工一天不能通過上市套現,雷軍就一天背著人情債,就一天被釘在江湖人心的恥辱柱上。雷軍這個人,既有好勝心,人又很不錯。不會容忍這種情況。

  第二,事關實際利益。一方面,雷軍自己就是金山的大股東,近15%的股份,僅次于求伯君。如果未上市就離職,難保自己的股份不被后來人稀釋。

  另一方面,雷軍從2004年開始做天使投資,越來越順手,需要越來越多的現錢。只有金山上市股票可兌現,雷軍才有更大的空間。此前,雷軍的工資一直都用來回購金山股份,口袋里沒有大筆現錢。卓越被賣給亞馬遜,所套現的錢經過幾輪天使投資,估計也沒剩下多少。

  所以,雷軍再苦再累也會撐到金山上市。接下來的問題是,為什么上市之后,一定要離開?

  原因很簡單:這看起來是一個泥潭。也就是雷軍必須“走為上”的理由。

  三座大山

  雷軍跟很多人說:自己跟打拼16年的金山有著非常深的感情。有多深,就是“親兒子”。這話說起來挺尷尬。求伯君才是創始人,金山只能算求伯君的親兒子。雷軍一進來就是打工者,是個幫忙的。

  但做著做著,雷軍開始全面打理、反購股份,再加上日久生情,也就把金山當成自己親兒子。這下就不好辦了。是親兒子就會負責到底,不會放棄。但事實是你又不能全權負責。金山有兩個親爹,到底聽誰的?

  這一點,就是雷軍處境尷尬的一種體現。背后潛藏的,就是雷軍必然離開金山的三個原因。

  第一,股權分散,多方制肘。

  金山沒有一個在股權和業務上都同時強力掌控的大股東,比如網易的丁磊和盛大的陳天橋。這導致相互制肘的局面。求伯君是最大股東,超過21%的股份,雷軍第二,近15%,另外還有三個投資方,各自持有10%左右,以及張璇龍等有巨大影響力的個人持股者。

  正因為不具體打理金山事務,這令創始人求伯君有天然的不安全感,如何駕馭雷軍,是求伯君必須要面對的問題。

  江湖上有人把求伯君形容成“不干活的太上皇”。雖然很少過問公司的具體事務,所有的一切都交由雷軍打理,但遇到一些具體決策時求伯君往往又會強力介入,讓雷軍有時頗為尷尬。[page]

  知情人士描述,“作為一家公司CEO,同時也是執行董事,在重大事件上無法做出決定,凡事還需要一個不干事的董事長點頭,這其實并不正常”。在網絡游戲的發展戰略、應用軟件研發及市場策略上,求伯君與雷軍都有過分歧,但最終都以雷軍的大幅讓步而告終。

  當然,這個狀況再正常不過。雷軍自己明白。

  但這樣的架構下,金山很難走出一個自相矛盾的邏輯。如果取得大發展,雷軍必然功高蓋主,這將置求伯君于何地?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是,雷軍通過多年反購股票,股份已經與求伯君相差無幾,并且求伯君多年賦閑,未有大功。如果金山發飆,雷軍的股票能否允許超過求伯君?

  這個內在邏輯所表現出來的現象,就是求伯君與雷軍之間必然存在戰略上的分歧,必然以雷軍的妥協,而按照求伯君的思路來執行而告終。

  CEO不能按照自己的方略來領導公司。所以金山一直不夠強,所以雷軍很累。佛家講一飲一啄,莫非前定。雷軍的苦與累,也是前定、股權架構所定。

  第二,人事泥潭。

  金山有19年歷史,老人太多。對于缺乏后進能力,但又為金山奉獻了青春的老人,只能養著。金山上市,一個1000多人的公司,竟給多達400人發了期權。對于后勁很強、不斷對上面造成壓力的新人,又沒有足夠的空間。

  以王峰為例。王峰離任時是高級副總裁,僅次于雷軍。他是2003年被安排管網絡游戲的,負責市場運營,做游戲事業部的副總經理,另一個副總經理張志宏,管研發。雷軍代理這個事業部的總經理。隨著網游業務在金山的地位越來越重,雷軍投入的精力也越來越多,而金山董事長求伯君也是一位骨灰級玩家,對網游時有介入。

  這樣,越到后來,金山的網游由求伯君、雷軍、王峰、張志宏四個人一起管,形勢很復雜。王峰能力很強,喜歡自己挑頭做事,這種感覺對他來說很難受。2006年,王峰“只是管1000多臺服務器”,每天似乎也很忙,加班到晚上十一二點,但都是些瑣碎事情。幾乎要憋悶至死,這最終導致了他在2007年從高級副總裁任上離開。

  據說,王峰在離開金山前曾有機會成為繼求伯君和雷軍之后金山的第三個合伙人,具體方案是金山成立一個網游子公司,獨立于金山運營,王峰個人持較高股份,掌握這家公司。雖然這個方案獲得求和雷的同意,但董事會認為,如果王峰這么厲害,卻又和金山從事類似的業務,這不是自己培養一個競爭對手?于是否決了這個方案。

  王峰就是一個標志,表明金山的股權激勵機制和上升空間已經不能容納足夠優秀的人才。他們的最佳選擇,就是離開。

  其實,江湖上有所謂“舊金山”創業的說法。就是一大批金山的老員工離職創業,這是現在互聯網上最興盛的一股創業力量和新興勢力。粗略一算,搞得有聲有色的就有不下十幾家。除了王峰的藍港在線,還有方唯和馮鑫的暴風影音,孔毅的幻劍書盟,劉陽的51WAN,尚進的麒麟網,裘新的夢工廠。

  第三,業務泥潭。

  這一點在“第11計李代桃僵”里有詳細闡述。不外乎是,金山19年歷史進入太多業務領域,除去網絡游戲之外的其他業務,都成了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這里面包括WPS、詞霸、毒霸等業務。

  而且正因為這么多業務線,金山難以專注做好網絡游戲這一個市場。這導致金山即使在網游這個實現自己上市的核心市場里,也只是個二流玩家。

  2006年的數據顯示,金山在國內網游市場的排名是第七。但是2007年,金山的排名跌到了第十。被諸如巨人和完美時空的后來者反超。2008年前三季度,金山仍然只是排名第九。

  歸結起來,太長的歷史讓金山很難改變公司架構形成有效的股權激勵機制,太低的軟件業利潤很難讓金山給出有競爭力的回報體系,太多的產品線很難讓金山發現和專注于最有潛力的業務。

  這直接導致“舊金山”們離職創業,后來是高級副總裁王峰,再后來,輪到了CEO和大股東雷軍。

  據說,在一次業內小范圍的聚會上,王峰提起金山里有兩派,“左派”和“右派”。所謂左派,就是“打天下”,而右派,是“坐天下”,左派的結果一般就是“離開”。而王峰戲稱自己是金山的一個“大左派”。說罷還補了一句:“那里做著最大的左派。”

  循著話音看去,正是坐在隔壁桌上的雷軍。[page]

  更大的前景

  雷軍離開金山,與其他“舊金山”的最大不同,不在于他的位置最高,而在于他在離職之前就為自己的前程鋪陳完畢。

  也就是說,雷軍早就開辟了自己的另一番事業,隨時可以展翅高飛。所謂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一旦上市這股“東風”吹過了,雷軍的江湖地位一朝確立了,他就可以飛了。

  簡單地說,雷軍從2004年就開始做天使投資,而且卓有成效,收益很大。其實,雷軍絕對是中國最適合做天使投資的人。有這么幾個原因。

  第一,雷軍是IT界老人,做了16年金山,混了16年江湖,所以人脈極廣。天使投資說到底就是投人,雷軍認識足夠多的人。

  第二,雷軍帶領金山進入過不下20個項目,看了太多成敗,有太多經驗和教訓。他知道什么市場能做不能做,什么雷區能闖不能闖。天使投資除了投人就是投項目。雷軍看過、做過足夠多的項目。

  第三,雷軍沒有大成功過。所謂金山上市,也是勉勉強強,在網絡游戲圈里只算個小弟。所以雷軍有著比別人更強的動力和心愿,要促成一家偉大公司的創立。其實陳天橋、馬云這些人也做天使投資,但肯定都圍繞自己的主業,盛大和阿里巴巴才是他們的命根子。但是,金山不是雷軍的命根子,也不是歸宿,甚至是他苦惱的來源。

  說白了,雷軍需要天使投資,來再一次證明自己,也為自己的將來鋪路。

  來看看雷軍投過的公司。

  第一個天使項目,是2004年年底投孫陶然的拉卡啦(wwwlakala com),做的是一個創新的商業模式:便利店支付。后來聯想投資追加了1000多萬元。

  2005年投資了李學凌的多玩游戲網(wwwduowancom),據說是100萬美元。兩年后的2007年,多玩網拿到了另外300萬美元的風險投資。2008年實現大幅盈利,并在流量上成為第一的游戲社區。

  2006年投資上海勤和(wwwiparkcn),做語音即時通信軟件ISpeak,是國內最大的專業游戲語音服務商,每天活躍用戶上百萬。2008年12月,這家公司被金山收購,作價800萬美元。2008年前9月,其營業額達到了250萬元人民幣。

  2006年初,投資200萬元給樂訊,這是中國移動互聯網上最大的手機社區。

  2006年中,投資200萬元給優視動景(UCWeb),一家提供手機瀏覽器的廠商。2007年就融到了1000萬美元。目前,UCWeb是國內手機瀏覽器份額第一。

  2007年10月,投資老搭檔陳年的凡客誠品(wwwvanclcom),做B2C。據說雷軍當初投資200萬元。一年過后就實現了盈利。在同類型的B2C廠商里,凡客至少排第二。

  從這些數據看,雷軍無疑是中國目前最成功的天使投資人之一。在最近兩年,其天使投資的公司完成融資不下10次,融資總金額超過1億美元。雷軍投資的賬面回報,至少超過5000萬美元。如果不出意外,未來三五年,這個賬面回報將會以10倍速的勢頭成長。并且,這些公司在其所在的行業,都處于數一數二的位置,一旦所處的行業成熟,它們最有可能成為新一代的巨無霸。

  跟這些成果比起來,16年苦熬金山的性價比確實不高。

  更重要的是,雷軍似乎已經在這一堆創業公司當中找到自己再度發力的著陸點,那就是UCWeb。2008年8月,雷軍成為這家公司的董事長,并且號稱要把UCWeb做成“比Google更偉大的公司”。

  好吧,移動互聯網確實是一個具有巨大前景的行業,比目前的有線互聯網有更大的想象空間。等著看16年苦練后的雷軍,能否修成正果吧。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