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何仁(財經評論員)
江蘇政界總是領風氣之先,雖然遺產稅的問題還未提上立法議程,可江蘇省實施的“兩年內在全省培養1000名民營企業家后備人才計劃”已經在為改革開放30年來所創造財富的企業家們做“后事”安排了。此舉一出就引起了熱議,有媒體稱之為江蘇“富二代”問題的破局,與此同時,“富二代”進國企、上黨校也遭到了一些社會上的質疑,有人認為是多此一舉。
那么,“富二代”究竟是不是一個問題呢?
首先,“接班人”問題自古至今都是人類社會的頭等大事。在中國,自堯、舜、禹的禪讓,到夏、商之后的嫡傳,最后到明清交替,沒有一件改朝換代的大事與接班人無關。即使在社會主義革命時期,新中國建立了,毛澤東同志仍然把培養革命接班人的問題提到非常重要的位置。所謂“創業”與“守業”一直是貫穿中國歷史,甚至是人類歷史永恒的主題。人類的社會活動,無非就是創造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的過程,有什么樣的人,就會做什么樣的事。
這次江蘇省委組織部對省內前250強的民營企業和100家成長型民企進行調查后,企業上報后備人才294名,其中企業老板子女只有116人,占總數的39.4%;與老板是親屬關系(含子女)的有155人,占總數的52.7%??磥泶耸虏⒎侵皇恰案欢?,實際上是培養民營企業接班人的問題。
其次,用何種方式確定“接班人”。確定接班人,在人類歷史上大致可分為兩種方式:一種是西方式的,一種是東方式的。西方式的大概起源于古希臘、古羅馬時代。在古希臘斯巴達社會,我們會看到這樣的場景:成千上萬的公民聚集在一個露天大劇場,幾位元老被帶進一間沒有窗戶的房間。這時,另幾位執政官候選人先后被帶入場內。屋內的元老并不知道候選人的出場順序,但每位候選人出場時,群眾都會發出歡呼。元老們就根據歡呼聲的大小來投票決定誰是“接班人”。
以中國為代表的東方則選擇了另一種方式,就是指定,后來則發展為“立嫡以長不以賢”的模式,其重點在于對接班人的教育和培養。
這兩種方式并無優劣之分,而且這兩種方式在確立之初很可能受到了一些偶然因素的影響。如傳說中禹是禪讓與伯益,但眾人不服,才傳位于兒子啟。應該說這兩種方式都對人類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在現代商業社會,確定企業接班人的方式更是豐富多彩。由于有了《繼承法》,有了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既可以是子承父業,也可以是外請高明,甚至可以搞個財產信托。人們過去所擔心的“富不過三代”的問題會有多種解法,而不太可能成為一種規律。
第三,如何培養好民營企業的“接班人”。這次江蘇組織部門表示,培訓“富二代”不但要學習經營管理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學會做人,培養出對國家、對人民、對黨的感情來。這是抓住了問題的根本?;仡櫢母镩_放30多年來的歷程,我們學習到了很多科學知識,有關經濟管理、企業管理的書籍一直是熱銷書。但我們的企業經營環境卻一直得不到改善,合同違約、商業欺詐、破壞環境、勞資矛盾、官商勾結、不正當競爭。每年因企業違法給社會造成的損失數以萬億計。
所以,很多有成就的第一代企業家一再表示,“做事先要學會做人”。盡管江蘇省委組織部門此舉受到了一些人質疑,但這也確實讓人們從對物質財富追求的后面,看到了人的因素。這無疑是個非常積極的信號。天下洶洶,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言必經濟,動輒指標,顯然是顛倒了人與物的關系。如何培養人,培養什么樣的人,這當然不僅僅是“富二代”的問題,而是第三代、第四代,甚至是關系到整個社會大的問題,這也許是組織部門無法回答的。
作者郵箱:pk-qiyejia@vip.sina.com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