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財政金融司日前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二季度末,全國備案創業投資(基金)企業總數達440家。其中,國內公司型創業投資基金占據絕對主流地位。
據介紹,上述數據比上年末增加58家。在440家備案創業投資基金中,公司型431家,合伙型7家,其他非法人型2家。
考慮到備案創業投資企業約占市場全部創業投資企業的80%,可以認定當前國內公司型創業投資基金仍占絕對主流地位。
專家分析稱,公司型創投基金之所以仍占主流地位,除國家財稅部門出臺的稅收優惠政策和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對公司型創投基金構成有力扶持等原因外,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因為公司制形式在當前比較有優勢。
上述專家指出,按照新修訂的《公司法》,創投基金按公司形式設立時,股東并不干預基金的具體運作,甚至董事會(或執行董事)也通常是通過充分授權,委托專業管理團隊甚至獨立的創投管理公司運作,因而能夠實現“專家管理”。
與此同時,由于股東可以通過其所選舉產生的董事會對管理團隊的業績進行及時評估,一旦發現管理團隊出現未盡善管義務或是道德風險等情形,董事會可以隨時撤換管理團隊,因而能夠較好地督促管理團隊盡職盡責。由于公司型創投基金的法人治理機制比較適合當前中國的誠信條件,投資者相對放心。
該專家還表示,隨著我國個人財產制度和信用體系的不斷健全,有限合伙型創投基金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發展。北京大學創業投資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健鈞則指出,至于將來究竟是公司型占主流,還是有限合伙型占主流,這是一個不必要爭論的問題。他認為,中國的投資者有不同的偏好,單純的公司型模式或是合伙型模式均有局限性,所以,應為中國創投基金的多元化發展創造政策環境。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