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模式需要創新,我們應該找到有自己核心競爭力的商業模式,這才是企業真正的商業模式。
金融風暴出乎很多中國人的意料。大家起初覺得跟中國沒關系或者說關系不大。
但是,當我們開始享受中國這個大國身份的時候,隱隱約約地我們這個大國也被拖下了水。而且,水很深,浪很高,躲都躲不過。
因為這一次不只是次貸危機造成的金融風暴,它還影響到了實體經濟,而且中國是遭重創的國家之一。這是因為,在過去的30年里,中國的經濟模式更多的是以外貿加工為主,以外需作為經濟的主要推動力。我們給西方國家做了一些嫁衣,沒有這些嫁衣,也就沒有我們改革開放30年的偉大成就。但是,如果中國仍繼續按照過去的模式發展,是成不了強國的。真正的強國經濟應是內需拉動的經濟。
在這次金融風暴中,我們已經卷入經濟危機的旋渦中。我們的企業怎么辦?我們怎么過冬?其實過冬沒有太多的好方法。那么,是不是要被冬天埋沒住呢?我們在講中國經濟整體的狀態時,需要了解一下中國的經濟發展概貌,看一下過去的企業,特別是中國的上市公司和一般的中小型企業。中國的企業幾乎都是90%以上的高負債率,這么一種企業經營模式是非常危險的,當資金鏈出現一點問題時,企業就得倒閉。
中國的很多企業都喜歡做多元化的經營,賺了錢馬上哪里火就往哪里去。其實,做一個產業就要真正了解這個產業,2006年和2007年,幾乎每一家房地產企業都在賺錢,很多企業為此紛紛進入房地產業,結果最后被拖垮的都是因為房地產。
怎么看待中國未來的商機?商機在哪里?產業會重新洗牌,由于經濟的影響、資金鏈的破裂,很多企業會倒閉,對于那些能夠過冬的企業來說,意味著在洗牌的過程中面對的競爭對手少了。
當前的經濟危機給企業帶來的震撼就是,我們需要思考一下企業的商業模式。過去我們企業的商業模式永遠是游離于盈利與虧本之間。勞動法規的改變可能讓有的企業變得虧本,人民幣的升值也可能讓有的企業變得虧本,或者物價的上漲也可能讓有的企業變得虧本。在這諸多不可控的因素下,把企業僅僅定位在盈利和虧本的平衡點之間肯定是會虧本的。所以,我們應該找到有自己核心競爭力的商業模式,這才是企業真正的商業模式。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