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領招聘變奏:從“崗荒”到“人荒”

2009-09-14 08:29:27      張天闊

  與被廣泛討論的白領裁員和大學生就業相比,勞務工市場對經濟環境變化的反應往往更為直接,當然,也更為殘酷。從2008年年底的“崗荒”,到2009年年中的“人荒”,在金融危機爆發至今的一年里,西陸打工俱樂部全國電視服務聯播網負責人(下文簡稱:西陸),廣典傳媒總裁李久鑫經歷了一場中國勞務市場供需的劇烈變化。

  2007年年底,獲得聯想控股1900萬美金投資的廣典傳媒推出了依托電視、互聯網以及呼叫服務平臺建成的全國性勞務交易平臺——西陸打工俱樂部,為用工企業和第三方機構招聘勞務工人。根據廣典傳媒提供的數據,截至今年8月,西陸打工俱樂部的會員人數已超過100萬。憑借這一業務,李久鑫獲得了2008年CCTV三農人物創新獎。

  “藍領、灰領的招聘趨勢正在發生變化,這些變化不是我們坐在寫字樓里能想象得到的。”李久鑫說。

  需求“過山車”

  事實上,藍領招聘市場真正變冷,并沒有發生在金融危機初生端倪的去年9月,而是舉國皆談金融危機的11月份,在西陸,最先受到影響的是出口加工型企業的普通生產工人的需求,進而波及到了除了服務行業及食品加工企業外的其他行業,此前招工需求最為集中的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經濟區的訂單都紛紛萎縮,例如招聘需求旺盛的山東,這一時期就有幾十個訂單突然取消,用李久鑫的話說,“好像是一夜之間大家都不招人了。”

  “一夜之間”的形容并不夸張,2008年年底,一個山東威海的碼頭裝卸企業因為生產需求,需要招聘100多名普通男工,10月左右協議簽訂后,西陸著手招聘,1月份就將100多名工人拉到了碼頭,結果接到了這家民企突然取消招聘的通知,對方的態度很明確,賠償沒問題,但人一個都不要了。這件“重大事故”被迅速上報,西陸只能在威海本地以及臨近的江蘇、河南、上海等地消化工人,其中,部分工人就被轉入了食品企業白象。這樣的例子,在舊歷年前非常普遍,李久鑫忙于四處“救火”。

  跟白領需要面對的公司裁員、降薪不同,企業一般會選擇取消加班的辦法控制藍領員工的人力成本,藍領的基本工資只占收入的一部分,其他則是連續加班帶來的績效工資,所以,在藍領和灰領層面,員工往往愿意加班,而企業降薪的辦法就是削減加班,所以,將原來的三班倒變成一班,所以,停止招聘并取消加班,是大多數用工企業靜觀其變的辦法。

  受到這種態度的影響,2009年1月,成為藍領招聘市場真正的冬天,西路開始收縮戰線,放棄受影響較重的電子、紡織行業,將主攻方向圈定在服務行業,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然而,市場的復蘇遠比西陸所預計的迅速。

  “復蘇3月份就開始了,前段時間新聞說山東用電量一直在增長,其實我們3月份就發現,山東的企業開始拼命招人。”李久鑫說。就是這家年前剛決定放棄招聘的威海裝卸企業,不到3月又重新恢復了招聘,并表示如果當時那批工人愿意過來,他們可以承擔路費,原因很簡單,這家企業主要負責裝卸的貨物是散裝的化肥,年后發現并沒有受到經濟環境太大的影響,當初取消招聘更多是因為心理恐慌,直到年后發現活一直沒停,才放心重新招聘。這類情況不止這一起。2008年年底曾經大量裁員的玖龍紙業,在2009年3、4月份的時候就提出了500人的招聘需求。

[page]

  在西陸的客戶中,環渤海經濟圈藍領招聘市場需求的恢復最為迅速,大量的招聘需求在3月份就已出現,長三角則是在4、6月份左右回暖,8月份需求增長已經非常明顯,最晚的是珠三角,但到了8月份,就有了爆發性的增長,其中包括之前萎縮嚴重的行業。今年,西陸就接到了“廣東富士康給的1000個人的大單子”。

  紡織行業歷年的招聘高峰為2、3月份,對于今年3月,西陸原本沒有期待,可發現需求還是很多,經過普查,發現支撐不同紡織企業招聘復蘇的原因各不相同,河北的一家企業,因為要為60年大慶趕做軍裝,人手嚴重不足,以前只招聘熟手,現在生手也愿意培訓。

  水漲船高,“心理恐慌期”結束后,“人荒”的現象在各地藍領招聘市場中陸續出現,在2008年年中,金融危機爆發以前,珠三角普通生產工人的“基本工資+加班費”的總收入在1200元左右,而用李久鑫的話說,“現在少于1500元的,我們已經不接單了。”

  “支撐著企業重新恢復招聘的原因很多,根本上說,中國市場的需求太大了。”李久鑫說。

  從“編織袋”到“拉桿箱”

  藍領招聘市場雖然重歸火熱,但情況已經在悄然發生改變。

  在2007、2008年,李久鑫曾在南京等地多次看到農民工為了能進一些條件稍好的工廠,需要交給招聘中介幾百甚至上千的介紹費,而如今,廣東一些從來不愁招不到人的“花園式工廠”,也開始尋求西陸這樣的中介機構的服務,為空缺的崗位買單。不止是傳統的用工大省,安徽的出工大省,很多地方也出現了招人難的局面,這樣的情況,同樣發生在了中西部的一些城市。

  在李久鑫看來,這一變化,是企業生產需求的增加和農民工就業意愿的減弱共同發生作用的結果,突如其來的金融危機,只是讓這種變化更富有戲劇性而已。

  事實上,在西陸的崗位庫里,無論金融危機發生與否,有一些工作始終乏人問津。例如,水產加工企業在處理三文魚時,有一個重要的環節是摸魚刺,這種工作必須找17到21歲的女工來做,因為她們的手指比較細膩,卻沒有女工愿意長做,還有一些中國在海外的漁船,需要漁工殺魚并作簡單的處理,一年工資3萬,還是招不到人,為此,船務公司已經給西陸開出了2500元招一人的高價。

  那么,工人都到哪兒去了?

  答案可能出乎你的意料:創業。

  “你很難理解農民工的創業熱情,開個飯館、加盟個連鎖,他們在滿世界的‘找項目’。”李久鑫說。越來越多的農民工打電話到西陸,尋問有沒有好創業項目,有的農民甚至開著車來北京找工作,點名要做養殖工,他的目的很簡單,不為工錢,就是為了學好技術回家鄉開養殖場。

  加盟找項目的電視廣告越來越多,其背后最大的動力,就是農民工的創業需求。跟在工廠找份工作相比,農民工越來越傾向于選擇自雇傭,而創業則是自雇傭最直接的方式。

  “以前人們離家打工是求生存,換三餐一宿,過年寄點錢回家,是提著編織袋的一代,而現在的年輕人打工,是為了求發展,是拉桿箱的一代。”李久鑫的概括非常形象。在他看來,80后已近而立之年,成為了藍領的主流,而90后們也開始逐漸步入社會,這些年輕人的家庭條件、受教育程度以及對互聯網信息的接受程度,都與自己的父輩有很大的不同,包食宿、加班帶來的有限工資已經很難吸引他們,他們更關心的是提升自己的機會。

[page]

  換言之,經濟波動帶來的一時的“人荒”往往容易解決,而人口結構變化帶來的挑戰,卻需要用工企業花更多的時間適應。一些及早注意到這一趨勢的企業,已經做出了改變的嘗試,一家公司通過西陸招工,待遇并不高,但是很多年輕人愿意去工作,原因就是這個公司提供四人間的宿舍,并為每個宿舍配上了可以上網的電腦。

  “企業最需要做的,首先是去研究,接下來就要去改變。”李久鑫說。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