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堅守”抑或是“涅”,只有在商業倫理的召喚下,中國乳業才會走向健康的復興之路。
■文/本刊記者閆芬 發自北京
2008年9月11日,《東方早報》刊登了記者簡光洲的報道《甘肅14名嬰兒疑喝三鹿奶粉致腎病》。從彼時開始,三聚氰胺乳業潛規則連同禍及嬰兒生命的慘劇大白于天下。除了那些痛失嬌兒的家庭,最受重創的,正是自毀長城的中國乳業。
時至今天三聚氰胺事件爆發一周年之際,元氣大傷的中國乳業仍未緩過勁來。僅河北一地就積壓了1.3萬噸奶粉,價值3.1億元。三聚氰胺這顆毒瘤至今讓人心有余悸。
讓人感到欣慰的是,在三聚氰胺乳業潛規則的背后,仍有一些人、一些企業堅守著商業倫理,不肯逾越道德底線。在以生命為代價換來教訓之后,很多企業開始深刻反思并有所作為。而無論是“堅守”抑或是“涅”,在商業倫理的召喚下,中國乳業走向了健康的復興之路。
社會良知
1906年,厄普頓·辛克萊寫就了《叢林》(或譯《屠場》)一書。這本書翔實記錄了芝加哥屠宰場令人作嘔的場面:染有結核菌的牛肉和帶有霍亂細菌的豬肉被制成香腸,用危險化學品處理腐爛的肉,老鼠猖獗,污物橫流。憤怒的美國人民將成堆的抗議信砸向了當時的美國總統羅斯福。不到6個月,美國通過了《純凈食品及藥物管理法》。這是美國歷史上第一部食品安全法,放任自流的美國食品產業從此套上了“枷鎖”。
百年后,在太平洋彼岸的中國,記者簡光洲成為了歷史的見證者,他第一個點名報道三鹿奶粉導致嬰兒患上腎結石,被譽為“英雄記者”、“中國的良心”。
事后簡光洲說:“在市場經濟的浪潮面前,記者們早就已經丟掉了先輩們具有的名譽和使命感?!薄靶侣動浾邆冊谄髽I面前就像是坐在被告席上一樣?!?/p>
注資8.64億元獲得三鹿43%股份的恒天然集團,主動向新西蘭政府通報三聚氰胺事件。通報的背后,是恒天然集團直接損失了9500萬美元。
恒天然集團駐中國總經理菲利普·特納說:“恒天然從來沒有后悔主動將三鹿事件曝光?!彼a充說,“對于一個以食品業務為主的企業來說,消費者的安全遠比財務的暫時損失更為重要。無論什么情況,都不會比消費者對恒天然的產品失去信任感更壞?!?/p>
彼得·德魯克早就說過,商業的目的是創造消費者。消費者對于任何商業企業來說,雖然不是唯一的利益相關者,但絕對居于首位。
而比媒體在地方經濟利益糾葛中陷得更深的是地方政府。三鹿的合資方新西蘭恒天然集團在多次通報當地政府無果之后,上報新西蘭政府。新西蘭總理克拉克下令該國官員越過河北地方政府,直接知會北京有關部門。
“你可以想象得到,新西蘭政府向北京拉響警報后,地方當局就遭到重手對付了?!笨死苏f,“我想,地方官員最初是傾向于試圖把問題掩蓋起來靜悄悄處理,避免公開回收。我們在新西蘭絕不會這么做的?!?/p>
狂飆突進中潛伏的危機
但是,地方政府監管、媒體輿論監督的缺失,并不是中國乳業捅出驚天婁子的根本原因。企業倫理的缺失與企業瘋狂吸金的速度,構成了中國乳業不可調和的矛盾。一些難以自律的中國乳品企業,在狂飆突進中始終潛藏著脫軌的危機。
一些缺少商業倫理約束的乳品企業往往是砸下重金進行廣告宣傳、炒作概念,瘋狂“吸金”。為了滿足市場擴張的需要,它們忽視產品質量,收購劣質、摻假原料奶生產乳品,以脆弱的生產基地支撐著不斷膨脹的品牌。結果是,三鹿僅僅用了50年時間,就讓品牌的價值高達149.07億元,可它只用了半年時間就讓149.07億元變成了零。
《每日經濟新聞》撰文稱:“歸根結底,三聚氰胺事件的起因正是由于中國乳品行業走上了一條營銷為王、速度至上的市場導向之路,而這種一味追求市場效應的‘速度’卻引領中國乳品企業走上了一條偏離自然發展規律的道路?!?/p>
當然,也不能一概而論。不可忽視的是,在狂飆突進的中國乳品行業里,仍有一批沒有被貼上“三聚氰胺”標簽的企業,它們堅守社會良知走上了另一條道路:自建奶源基地,堅持產品至上。而這些企業的一個特點就是,在三聚氰胺事件之前,它們位居中國乳品企業第二陣營,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奶源基地建設上。在三聚氰胺事件之后,因未被查出含三聚氰胺產品,這些企業贏得了消費者信任,進入快速發展期。
飛鶴乳業就是其中的一家。飛鶴乳業相關負責人說:“企業不僅應對自己生產的每一滴奶負責,也應對自己采集的每一滴原料奶負責?!彼硎?,飛鶴與其他品牌的不同之處,是它將80%的資金用在了奶源基地建設上,而非投放在廣告上。
飛鶴原生態牧場坐落在黑龍江克東和甘南??藮|、甘南位于北緯47°,這是國際上公認的黃金奶源帶。當地的土壤是黑土,富含有機物和氮磷鉀,適合牧草、玉米等飼料作物種植。
同時,克東、甘南一帶屬于丹頂鶴棲息地—扎龍濕地自然保護區范圍。丹頂鶴對環境的要求很高,要求無污染、空氣清新、水質潔凈。濕地被稱為“地球之腎”,可以凈化水質。當地出產一種天然的弱堿蘇打水,有利于人體健康。飛鶴原生態牧場的奶牛均飲用當地的純凈地下水。而只有在空氣好、水好、草好的自然生態環境中飼養奶牛,才能產出最優質的奶粉。
“雖然建設牧場投資最大、回報最慢,但事實證明優質奶源就是奶粉企業的生命線?!边@位負責人對《新營銷》記者強調。
前不久,紅杉資本中國基金注資6300萬美元,獲得飛鶴乳業10.5%的股份。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創始人兼執行合伙人沈南鵬表示:“選擇投資乳業是看好中國嬰幼兒奶粉行業。隨著中國GDP的持續增長、不斷加快的城市化進程,以及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的穩步提高,導致了對嬰幼兒奶粉的需求不斷提高。另外,不像其他快速消費品,嬰幼兒奶粉的消費很剛性,除了母乳以外幾乎沒有可替代產品??旃澴嗟纳顚е略絹碓蕉嗟哪赣H產后放棄傳統的母乳喂養方式,而選擇嬰幼兒奶粉喂養?!?/p>
“與飛鶴乳業合作,很重要的一點是,飛鶴是第一家在中國建立萬頭歐美示范性牧場的嬰幼兒奶粉企業,在上游奶源方面有很好的質量安全保證?!鄙蚰嚣i稱。
得人心者得天下
據國家工信部統計,目前中國乳制品市場消費量已從2008年10月的50%恢復到70%。蒙牛、伊利等一線品牌的銷售額也恢復到原有的七八成水平。中國乳業發出了復蘇的信號。
與此相對應的是國家相關政策、法規的出臺。去年11月19日,三聚氰胺事發后,發改委頒布了《奶業整頓和振興規劃綱要》。這是國家第一次制定如此詳細、清晰的乳業發展規劃。長達數萬字的《奶業整頓和振興規劃綱要》描繪出了3年之后的中國乳業圖景。
《奶業整頓和振興規劃綱要》將整頓奶源作為關鍵措施,要求“到2011年10月底前,乳制品生產企業基地自產生鮮乳與加工能力的比例要達到70%以上”。
“得奶源者得天下”的觀念開始深入人心,中國乳品企業競相發力建設奶源基地。在中糧集團、厚樸基金注入資金后,蒙牛表示將加強奶源基地建設。伊利則在推行“奶聯社”新型奶源管理模式。
1840年美國爆發泔水奶事件,1955年日本爆發森永砒霜奶粉事件,之后,美國、日本乳業痛定思痛,以商業倫理規范經營行為,進入良性發展之路。
“不作惡”是企業應該恪守的最基本的商業倫理道德。喪失了“商業操守”的三鹿,最終落得個破產的下場。這也印證了一個道理,如果企業只追求利潤而忽視商業倫理,終究會為時代淘汰。
以痛苦的嬗變為代價,中國乳業步入了正軌。一位業內人士意味深長地說:“中國乳業的現狀,就好比在高速公路上開車,超速的、超載的汽車熄火了或者撞車、翻車了,但是那些守規矩的,一直穩穩當當地跑著,有一天它們會后來居上的?!?/p>
坦誠做事,是一切企業發展的正途。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