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人擁有這家保險公司(有分紅)
陳維祥/文
你別看這家公司很老,但它卻有一種很酷的商業模式(因為過去我沒聽說過),叫作:互助保險!投保人買了保單后,就成為保險公司的所有者,可根據保額,享受分紅。也許你,根本就不想辦一家保險公司(想做也有難度),但借鑒這種組織形式,改變一下貴公司的商業模式,或創建一個有趣的合作組織,是不是也很令人興奮?
2005年初,法特瑞互助保險公司(FM Global)的一個客戶,選定一個新廠址。法特瑞的財產防損工程師經過研究認為,初選廠址處于洪水頻發區,建議重選新址。
該企業接受了建議。一個月后,一場25年一遇的洪災,將初選廠址完全淹沒,而新廠址卻未受洪水影響。
“財產損失不是必然發生的,它可以被避免。但如果你不去避免,大多數損失就可能發生?!?法特瑞大中國區總工程師姜馮輝說。
這家保險公司,把大部分資源放在如何避免損失上。他的每筆業務都有工程師參與,而且居然近三分之一員工都是工程師(全球4800名員工中1500人是防損工程師)。
為什么客戶愿意接受這種“提前預防”的保險呢?至少有一個原因是,這是由投保人持有的互助保險公司。
買了保單的人就是公司的所有人,可以分享利潤。只是分享的方法,被稱作“成員獎勵機制”。最近10年,法特瑞通過這種方式,已將10多億美元分配給投保人。
話說1835年,美國一家紡織廠業主,叫撒加利亞·艾倫(Zachariah Allen)。此人對自己的廠房進行了防損改進,大大降低了潛在的火災隱患。這個人很可愛,他去找保險公司,要求降低保險費。這個無理要求,自然遭到拒絕。
艾倫召集那些接受他這種防損理念的紡織廠業主,創建了一家保險公司,承保那些“風險狀況良好”的工廠。年底,剩余的保費都以分紅的方式,返還給被保險人。
也許你沒聽說過這家保險公司,但在《財富》1000強企業中,超過三分之一的企業,是他的客戶。
我們常見的財險公司,多以“大數法則”和“費率精算”設計出合適的保單,賣給客戶就算完事。
但法特瑞的目的在于避免損失,因此每筆業務的主導者,都是工程師(他們進行的工作有風險評估、風險管理、客戶培訓等)。這成為法特瑞商業模式的核心。
這樣做對客戶是有利的。
想想看,雖然通過理賠,客戶可以將財產損失轉嫁,但諸如股東利益、市場占有率、投資者信心、公司聲譽等,這些“隱性損失”卻是無法通過保單獲得補償的。
法特瑞的理念,就是這樣。而且卓有成效。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