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社收費因人而異 教師和記者被加收團費

2009-09-20 16:22:14      的。

  山東旅行社因人而異 教師記者加收團費

  中廣網北京9月20日消息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7時42分報道,國慶、中秋雙節合璧,成就了今年“十一”長達8天假期的“史上最長黃金周”。中國旅游研究院日前發布的報告預計,今年“十一”黃金周,國內可能有2億多人次選擇外出旅游,同比增長13%;而黃金周8天,旅游收入有望超過1000億元,同比更是增長25%。

  隨著十一黃金周的臨近,國內不少市民都開始著手籌備為期8天的境外旅行計劃。與此同時,多條國內游線路也空前火爆。國內旅游搜索引擎“去哪兒”,對用戶搜索行為進行數據分析顯示,上海、北京、成都、重慶、杭州、昆明是黃金周期間最受關注的國內旅游目的地。

  但是,在旅游市場一片火爆的同時,出游高峰如何保證旅游質量,開始令人擔憂。山東省旅游局近日發布的旅游質量公報透露,山東上半年長線游投訴上漲了近200%,其中旅游亂加價、誘導、強迫游客購物,成了游客投訴的重點。

  今年19歲的小夏準備和幾個同學一起參加某旅行社推出的一次“超值香港品質游”,卻被告知21歲以下必須多加200到300塊錢。

  我就問他為什么,他就跟我說,我消費能力不夠。我一想就算了。

  隨后記者來到這家在國內規模還算比較大、管理相對規范的旅行社。

  工作人員:如果沒有超過21歲的(旅行者),總體來說超過30%,整體團都要加錢。

  記者:要加多少?

  工作人員:這很難說,但是正常孩子最少要加200元,就咱們實打實地說,(跟)這種購物團玩的話,您出去肯定不是很舒服,純玩的和購物的,一個人能差1400塊錢左右。

  同條線路、同樣地點、相同的旅游項目,卻“因人而異”,報出不同的價格,而問題的關鍵就在于“購物能力”上。那么,還有什么人是旅行社不歡迎的“購買能力弱勢群體”呢?

  工作人員:教師團每個人要加兩百。

  記者:為什么教師團加200元?

  工作人員:因為教師的購物能力很差。教師、沒有超過21的、55周歲以上的都要加錢。

  據了解,向游客加收“老年費”、“兒童費”、“夫妻費”已經成為了各大旅行社的“潛規則”,一些游客因職業原因也被列入其中。除了剛才這家旅行社提到的教師外,保險業務員、律師和記者等職業的人因購物比較理性,維權意識強,也被列入“購物能力弱”、需額外加價的“黑名單”中。而夫妻二人同游,則被看作是家庭型購物,算共用一個錢包,所以也要加收團費。

  目前,額外加價已經成為旅游者投訴的焦點。山東省近日公布的第二十一期全省旅游質量公報顯示,今年上半年,盡管山東省旅游投訴數量比去年同期下降22.01%,但伴隨出境游居民人數增多,“長線游”投訴數量比去年同期上升200%。而在上半年接到的173件旅游投訴中,有近一半是投訴旅行社的。一些組團社違規操作,不按規定派領隊,不與游客簽訂合同,額外加價,或者誘導、強迫游客購物,是引發投訴增多的主要原因。

  記者了解到,在國內旅游行業,因購物能力弱而加收補償費幾乎成為“地下行業準則”。更讓人不可理解的是,許多游客發現,在忍氣吞聲交了這人平幾百元的補償費之后,仍然可能被強制進店購物。面對旅游者的質疑,濟南的這家旅行社是這樣為自己開脫的。

  不是強制顧客,但是您必須進店。因為你選擇便宜,我們本來讓你去趟港澳才1000多塊錢,飛機票都不夠用,現在市場競爭,所以造成了這個局面。我價格便宜,我競爭市場,我就是通過進購物店彌補我的支出。

  其實,在旅行社強制游客購物的背后,是旅行社、導游和旅游景點一環扣一環的緊密的利益鏈條,這個利益鏈衍生出很多危害整個旅游行業的惡習。一家銷售旅游品的店主告訴記者,他們的生意靠的就是導游領來的游客;而清水無魚,導游掙的就是提成,雙方皆大歡喜。

  記者:咱們這邊算導游帶的人數?

  店主:你說導游賺什么錢???導游賺個人頭費什么的。

  記者:來的人越多賺的越多?

  店主:是的。

  針對這種現象,記者撥打了濟南市旅游投訴中心的電話進行投訴,工作人員是這樣回答記者的。

  記者:就是潛規則嗎?

  工作人員:對對!

  記者:咱們怎么處理?

  工作人員:不行!他這種現象不能加價了,沒有消費能力加價是不允許的了,簽訂了合同以后,你投訴他就行。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