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別針換別墅”一樣看似遙不可及的換物電子商務正在中國市場悄然蔓延。
昨日,中國換物類電子商務網站舍得網CEO馬健在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專訪時透露,將于今年年底前啟動第三輪融資,用于未來舍得網建立線下實體店以及校園推廣。
舍得網于2008年初上線,截至2009年8月,舍得網的用戶已超過200萬,整個網站物品達到136.5萬件。雖然用戶和物品在持續增長,但舍得網一直面臨著盈利的難題。馬健透露,目前舍得網每個月網站運營成本在50萬元左右,大規模推廣后將增加至80萬元,而目前舍得網每個月固定收入僅維持在10萬元至20萬元之間。據第三方咨詢公司預測,換物類電子商務網站每年的基本運營與推廣成本大約在700萬元。
在入不敷出的情況下,舍得網正努力引入投資。去年5月,舍得網接受了時任TOM集團首席執行官王雷雷400萬元人民幣投資;在不到3個月前,馬健又獲得了風險投資商SIG的400萬美元投資。
針對第三筆融資的用途,馬健透露,將為舍得網在線下的定點提供資金支持。據介紹,舍得網計劃在一些城市的居民區設立線下的服務點,吸引更多用戶為個人閑置物品拍照,并傳到舍得網上等待買主,還提供飛信、快遞等其他增值服務。“另外,引入投資還有助于提高換物類網站的行業門檻。”
實際上,“換物”并非馬健的原創,但昔日的 “易物網”和“1515.com”在走紅一陣后,如今都落入了閉門停業的境地,“帶頭大哥”的失利似乎使換物領域成為風投的禁地。
馬健認為,之前的換物網站雖然解決了物品交換信息的問題,但總是無法對交換物品進行合理定價。“如果用貨幣定價,買賣雙方對價格總是存有異議,交易就很難進行。舍得網采用的“舍得券”正好解決了這一難題。
針對舍得網當前的運營模式,易觀國際分析師曹飛認為,舍得網現有的交易過程稍顯復雜,未來須多加簡化,才能滿足更大規模的需求。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