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螢火蟲
想燉出一鍋好湯,有很多要素。首先要料好,上等原料和上等配料;其次要手藝精到,知道怎么搭配;第三要火候恰當,該生猛的時候生猛,該慢慢熬的時候就慢慢熬,有沖勁,更要有耐心。
打個不那么準確的比方,《白銀帝國》是一鍋好料、好手藝卻欠奉火候的湯。也許濾掉一些成分,集中一點火候,多付出一份耐心,它都能成為一鍋罕見的好湯??上У氖沁€沒有,百尺竿頭只差那么幾步。
導演姚樹華此前并未執導過電影,而專注于舞臺劇。不知道是否這一點影響了對劇本的改編,《白銀帝國》的直觀感受就是之前所提到的,犯了貪多的病。它有很多可以精簡的細節,也有很多本該進一步擴充的空間,如果苛刻一點去要求的話,現在的情況是大而不當,頗有有佳章、無佳句之感。
中國在明清以前并無真正成型的商人集團,這幾年返祖復古熱,晉商和徽商也作為傳統商業文化的核心話題,多次提上臺面。以質量而言,《白銀帝國》可延續晉商題材一直以來的優良水準。此片上映,也必然會重溫前不久的晉商熱。
有媒體稱張鐵林仍是以往的皇阿瑪套路,這不假,但他的角色就應該是大家庭中的權威象征,這種表演風格并無不妥之處。值得商榷的,是郭富城在電影獨特文化氛圍中的不融洽。
并不否認演員本身的努力,但郭本人有著濃重的現代感。盡管這幾年演技明顯進步,但對角色的演繹方式,和戲里周圍角色的表達,仍看得出不在同一個維度上。如果想要演好《白銀帝國》里的這位老三,他必須令觀眾放棄對其夸張表情的注意。 港星噴發力強,細膩感欠缺,在郭富城身上這個缺點同樣存在,他挑起《白銀帝國》大梁的風險,就是容易讓觀眾脫出全戲氛圍,而從實際效果來看,至少對我影響很大。
郭富城與郝蕾間的感情主線,一定程度上受此影響。郝蕾可說有一定古典氣,但郭身上遲遲未出,以至于兩人不見火花,空有干柴,卻沒有機會點上一把火。最終產生的問題就是,愛情游離于文化之外了。
晉商的時代,是波瀾壯闊的時代。資本主義萌芽,封建從內到外都走向末路,列強虎視眈眈,政權搖搖欲墜?!栋足y帝國》的開場,烘托出了一個內憂外患的時代,埋下了諸多伏筆,但要將這諸多伏筆一一展開,弄不好就是三部曲的容量。以我個人感受來看,愛情顯然是分量過重了。
如果將經商手法徐徐展開,比如說片中囤積居奇一段,足以描繪出中國古代土地為本的商品經濟萌芽生存狀態,而不是片中一筆匆匆帶過,論及銀號生意之時又每每簡短扼要,來龍去脈云里霧里; 如果大掌柜多一點故事,他的線索有希望展現亂世的危難;又或者多寫一寫那位背叛舊主的老部下,他的人生也許能折射出小人物不由自主的無奈命運。甚至是頭尾擔綱旁白的后代,也是語焉不詳,不知他的來歷和對于家族史的意義。
在最后俄狄浦斯式情結收尾的同時,《白銀帝國》顯然有些迷失了——不得不說,事先不了解晉商的我,也終于沒有樹起足夠的認知。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