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機時代的七大潛力行業

2009-09-27 22:47:04      挖貝網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李佐軍

  每一次大危機都會孕育出一批新興潛力產業,本次危機也不會例外。

  當經濟開始復蘇后,將會有七大產業顯示出非凡的潛力,即新能源產業、環保產業、新一代IT產業、綠色制造業、文化傳媒業、醫藥保健業、現代農業。

  這七大產業大都屬于短缺型產業、內需型產業、知識密集型產業、實體型產業、政策鼓勵型產業或危機獲益型產業。

  新能源是指常規能源(煤、石油、天然氣以及大中型水電)之外的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海洋能、生物質能以及核能、氫能等。國際經濟危機爆發后,新能源產業成為許多國家走出危機的突破口和未來的經濟增長點。中國的新能源產業具有廣闊前景。截至2007年底,全國推廣農村太陽能熱水器4286萬平方米、太陽房1468萬平方米、太陽灶112萬臺。截至2008年底,我國光伏電池產量達到2500多兆瓦,居世界第一位。我國大型風電設備制造業也已進入一個新的高速發展階段。

  環保產業是指為防治環境污染、改善生態環境、保護自然資源而進行的技術產品開發、商業流通、資源利用、綜合服務等。中國從2007年開始將環保支出科目正式納入國家財政預算。在4萬億元投資中,資源環境投資占5.25%。中國環保產業2010年的年收入總值將達8800億~10000億元左右,其中資源綜合利用產值6600億元,環保裝備產值1200億元,環境服務產值1000億元。

  新一代互聯網技術已基本成熟,將可能達到每秒100M以上?!盎ヂ摼W”正在與“物聯網”(物與物之間的網絡)形成創新融合,這將成為新一輪世界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思科已推出“智能互聯建筑”,電網智能化改造已開始在美國實施,上海所在的華東電網也正進行試驗。同時,我們正在進入“云計算”時代,許多IT企業都在進軍“云計算”市場。美國國際數據公司預測,到2012年全球“云計算”服務市場規模將達到約420億美元,未來5年企業在“云計算”技術上花費的預算將是現在的3倍。

  綠色制造業是低消耗、低排放的制造業,是制造業發展的必然方向,所有的制造業都有可能成為綠色制造業。在危機影響下,發達國家會進一步把制造業向中國等新興市場轉移,這是中國強化制造業全球地位的好機會。危機也是我國制造業投資收購,引進技術和人才,進而參與國際產業結構調整的機遇。

  文化傳媒業包括文化創意產業、傳媒產業、教育培訓業、體育娛樂產業等。據預測,到2015年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占GDP的比重將超過5%以上。隨著電信重組、衛星直播、數字電視以及通信網、廣播電視網、計算機網“三網”融合的快速發展,文化傳媒產業將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同時,文化傳媒產業是提供精神糧食的產業,具有反經濟周期的特點。

  醫藥保健業包括醫藥業、醫療業、保健業及其相關行業,如醫療器械制造業等。新醫改以預防為重心,將給疫苗產業、普藥、中成藥、醫療器械等產業帶來新機會。醫藥保健產業也被普遍認為是抗周期或抗危機的行業,越是在危機時期,人們對醫藥保健的需求越是迫切。政府在4萬億元拉動內需投資中,明確投入醫藥行業的已有48億元,對醫療器械行業的拉動估計在0.8%左右,對藥品消費的拉動估計為0.77%。而2009年全年預計衛生總投入將達700億元左右。

  現代農業是相對于傳統農業而言,包括設施農業、觀光農業、旅游農業、都市農業、休閑農業、創匯農業等。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和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最近聯合發布的一份報告說,今后10年,迅猛增加的糧食需求將支撐農業發展勢頭,抵御經濟危機帶來的沖擊。由于國外農業受到國際經濟危機較大打擊,為我們農村吸引國外的現代農業人才和技術、承接國際農業產業轉移帶來了機遇。危機還會使那些有競爭力的特色農業受益,促進特色農業的發展。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