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踏丁世忠:走自己的路 不羨慕別人的成功

2009-09-30 11:10:19      胡軍華

  丁世忠在福建安踏總部的工廠旁開了家很大的門店。公司的人說,這家門店是全國銷售最好的門店之一。與市中心繁華地段的門店相比,這家原本是為了做展示的門店因為品種的齊全,反而更受當地老百姓的歡迎。

  丁世忠經營民族品牌自成一個體系,面對別人都推崇的“輕公司”模式,他并不盲目跟風,而對國產體育用品品牌在奧運會期間的超常增長速度,他也較早就有了反思。在安踏總部,一向低調的丁世忠接受了CBN記者的專訪。

  “輕資產”不是萬金油

  耐克奉行的輕資產戰略曾經大獲成功,并在國內風行,包括美特斯邦威、中國動向(5.21,-0.03,-0.57%)都是這種戰略的實踐者,它們沒有自己的工廠,生產環節外包,只負責產品的研發和銷售,又被稱為“啞鈴模式”,安踏則走了一條不同的路。

  丁世忠介紹,安踏現在還有40%左右的鞋類產品由自己的工廠生產。在福建晉江總部,安踏今年上半年招聘了2000多名工人,工人總數在1萬人左右,在工人宿舍的對面,就是安踏的自有廠房,在丁世忠看來,這樣做有不少好處。

  “每一個品牌都有自己的成功模式,你要完全照搬別人的模式,很難成功。安踏的產品能夠做到物超所值,因為自己生產可以控制好成本。安踏是從工廠發展起來的,在制造業有競爭優勢,實際上在未來十年,傳統制造業還是中國最有競爭優勢。保持一定的自產比例,可以幫助我們權衡跟供應商之間的關系,輸送我們的管理標準。此外,我們的終端庫存比別人的壓力小,自己的工廠可以隨時補單,我們能做到10%的補單水平。”丁世忠說。

  正是保留了自己的生產工廠,安踏的利潤率在行業內可以名列前茅,但是丁世忠也強調,自產鞋服的比例并不是越高越好。

  專注體育用品市場

  “晉江這種中小城市,到晚上所有的健身館、公共場所,沒有閑的地方,到處都是密密麻麻的人,都在健身。中國體育用品市場高速增長的空間很大,體育用品的普及率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差很多。”說完這句話,丁世忠從頭到腳打量了一番記者,接著說:“像你們媒體工作者,采訪時一般都會穿休閑裝、休閑鞋,很少穿西裝。”

  耐克總裁馬克·帕克(Mark Parker)認為中國25歲以下的人群有5億,如果每人買一雙運動鞋,將達到10億只。在中國運動用品市場前景的判斷上,丁世忠與馬克·帕克并沒有差別。

  2007年在香港上市前后,安踏的門店數量只有4000家左右,截至今年6月30日,已上升至6129家。丁世忠的計劃是10000家。

  在市場定位上,安踏一直都是走大眾路線。據丁世忠介紹,安踏的市場,一線占20%,二、三線差不多占到60%,四線占20%,“這樣的市場組合相對比較完整。”

  而在丁世忠看來,本土品牌憑借奧運會飛速增長的事實卻也未必是件好事。“2008年北京奧運會,許多品牌對業績的增長過于樂觀,大量品牌透支了未來的發展。在正常情況下,2008年一般企業的增長率最多40%~60%,但是有些增長70%~100%,這就是品牌透支。安踏的業績增長計劃做得很謹慎,所以我們受到的影響要小一些,有些品牌現在還在忙于清理庫存。”

  國內有大量的紡織服裝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后,開始走多元化的路子,進入金融業、新能源行業,但是丁世忠至今不為所動。

  丁世忠明年就40歲了,不過按照晉江當地的慣常做法,他在今年就要提前慶祝自己的40歲生日。這個深沉卻非常有主見的草根企業家在江湖上打拼了20多年。今天的他,應該說可以很好地詮釋“四十不惑”這句話。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