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資金PE投資將開閘 中小險企難進首批名單

2009-10-09 10:47:23      陳植

  知情人士透露,保險公司投資非上市企業股權的試點細則已完成意見征詢,很可能于近期頒布。

  “不過,這份細則的公布日期,應該會排在保險公司投資不動產投資試點管理辦法頒布后,因為保險資金進行PE(私募股權)投資,還需要等待國家發改委頒布《股權投資基金管理辦法》作鋪墊。”他續稱。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年初,中國平安即先行一步,成立平安創新資本公司;去年多家保險公司也在金融危機中暗中招攬PE投資人才。但一位已經與保險公司有接觸的PE人士透露,目前保險資金投資PE,仍存在前期投入、回報不匹配,投資方式兩難,中途無法套現退出等顧慮。

  中小保險公司或被擋“門外”

  前述知情人士說,保監會對保險公司投資未上市企業股權試點細則至少進行長達3個月的意見征詢,并先后多次召集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人保等大型保險集團相關負責人深入探討。

  “探討的主要內容,是對保險資金PE投資設定相當嚴格的準入標準,包括償付能力、公司利潤及保費增長等。”他透露,這些關鍵指標的嚴格程度,比投資股票及基建項目要求更甚。

  以償付能力為例,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充足率達到150%以上的,可正常開展股票投資。“保險資金投資PE的償付能力充足率要求更高。畢竟投資未上市公司股權,資金沉淀期更長,經營風險更大。”一家保險公司資產管理部人士說,對償付能力的動態監測,也給保險公司PE投資的準入門檻帶來變數。他預計,首批試點會選擇大中型保險公司。

  對公司利潤的考核,更可能直接將中小保險公司擋在門外。“通常一家壽險公司要經營6-8年才盈利,如有硬性的年度利潤要求,一些規模不大、經營時間不長的保險公司基本難以進入首批試點。”一位中小型保險公司資產管理部負責人說。

  再者,保險資金投資PE業務,需充分評估保險產品存續期限能否與投資PE的期限匹配,否則容易形成資產錯配,增加自身拆借資金支付客戶保險金的額外成本。這一點上,大中型保險公司亦更有優勢。

  實際上,制約中小型保險公司投身PE的最大阻力,還是投資規模。前述保險公司資產管理部人士透露,試點初期,將只允許保險公司利用自有資金投資,而不允許動用保險產品賬戶資金。

  前述保險公司資產管理人士透露,首批試點保險公司在PE業務的投資比例,將低于壽險資金基礎設施債權投資的6%上限,單個項目比重上限將更低,“一些中小型保險公司即使能參與PE投資,可能也得把資金委托給10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

  三個顧慮

  截至6月底,保險公司資金運用余額達3.4萬億元,若以5%的PE投資上限計,將有最多1700億元注入PE市場。

  在海外金融市場,保險資金作為LP(有限合伙人)投資PE已司空見慣。歐洲創業投資協會對歐洲股權投資基金募集資金來源結構的分析顯示,商業保險公司約占12%,僅次于銀行系資金(24%)與養老基金(22%)。

  然而,這并不意味著PE能輕松拿到資金。一位已經與保險公司有接觸的PE人士透露,目前保險公司投身PE業務,仍存在不少顧慮。

  首先,由于PE基金成立的前3-5年屬于投入期,一般不予分紅,保險公司如何計算此段時間的投資收益與現金回報,雙方需深入協調。

  其次是保險公司選擇投資的方式。有限合伙制PE則屬于非法人機構,巨額保險資金的安全性難以保證;而選擇公司制PE,也可能出現投資公司利潤繳稅、LP投資所得稅的雙重繳稅問題。“比較可行的合作手法,是保險公司作為LP投資PE基金時,同時也持基金管理公司股份,以監管保險資金的使用,并有決策否決權。”上述PE人士說。

  再者是中途退出問題。PE基金存續期基本高達10年,如果保險公司中途需要資金而套現PE份額,目前國內尚無相關渠道。“海外發達國家則已形成專業的PE份額二級市場,去年次貸危機爆發后,部分保險公司就將部分PE份額通過這一渠道套現。”上述PE人士續稱。

  “短時間內,保險公司招募足夠PE專業人才有難度。不排除保險公司把部分資金交給PE基金管理。”上述PE人士說。

  國內保險公司選擇PE時,傾向看重投資成功案例數和市場知名度。但在海外成熟金融市場,保險公司選擇PE,不僅要關注IRR(內部收益率)及CASH RETURN(現金回報率)等長期表現,還重視團隊穩定性及投資思路是否和自身資產配置相吻合。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