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創投總裁李萬壽:期盼出現真正的天使投資人

2009-10-11 20:55:31      陳雙慶、胡中彬

  深創投總裁李萬壽在接受《經濟觀察報》專訪時表示,中國經濟進一步發展最迫切的在于產業升級和創新,而創投行業在推動產業升級中扮演重要角色;同時,他期盼出現真正的投資家,尤其是天使投資人。唯有此,才能出現像微軟、Google、思科等以創新著稱的全球性企業。

  剛剛走過10年的深創投是中國創投業從起步到蓬勃發展的縮影。

  李萬壽簡介:李萬壽現任深圳創新投集團總裁。1999年加入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西安交通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博士、中國社科院經濟學博士。李先生擁有十三年政府領導及宏觀經濟策劃、九年創業投資及基金管理經驗。

  走進位于深圳市投資大廈11層的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公司(下稱深創投)總部辦公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兩個液晶屏幕,上面滾動播放著深創投投資實現A股或H股上市的企業實時股價行情。

  民營資本走向前臺

  經濟觀察報:深創投成立十年來已經成為國內創投業的排頭兵。當時整個行業處于什么樣的狀態?

  李萬壽:當時國內風險投資(創業投資)基本處于空白,外資創投只有IDG做試探性的投資,民營資本根本沒有創投這一概念,沒有進入這一領域,只有政府愿意拿錢出來冒風險。

  更早之前,在1984年,中央提出關于體制改革的若干決定,明確提出發展風險投資。1985年成立中國新技術創業投資公司(中創),但由于國內當時并沒有風投的概念,中創不敢做投資,而是到海南投資房地產,直到去年或前年才清算完畢。

  這都是由當時的大環境決定:對風投沒有概念,沒有資本去冒風險,政府也沒有相關政策促進行業發展,沒有資本市場,沒有退出渠道,項目資源有限,沒有團隊經驗,最后變成創投公司投的項目跟傳統的投資沒什么差別。最后一點就是沒有形成機制,誰為風險買單,責任劃分不明確。

  這些決定了上世紀90年代初及以前,以中創為代表的若干個政府成立的創投或科技投資公司,都是名不符實的。

  當中國證券市場開始建立,科技產業開始成果轉化時,創投行業才迎來一絲曙光,有了成長的土壤。

  不過在成立之初,深創投也與多個好項目失之交臂,這些都是創投團隊成長的代價。當騰訊、盛大、百度、新浪這些項目出現時,我們無法判斷是否應該投資,錯過了中國IT產業發展的最初萌芽階段的機會。

  經濟觀察報:創投行業經歷了2000年前后的雨后春筍般冒出,到2004年股市低迷、納斯達克網絡股泡沫破裂陷入低谷,期間行業發展的最大困難是什么?[page]

  李萬壽:納斯達克和其他境外金融市場怎么潮起潮落,當時我們都還能置身度外。1999年至2005年,深創投和整個創投行業發展的困難,主要與2005年之前尚未實行股權分置改革,國內沒有順暢的退出通道有關。

  比如,2004年我們投資的第一家企業金正科技實現本土上市,作為其中唯一的風險投資方,退出時僅按照其溢價后的凈資產獲取收益。社會發行的20%股本產生的溢價,要作為公益金補充凈資產,也就是要靠20%股份的溢價發行來拉動剩下80%的凈資產增加。這個項目退出后,我們獲取了40%的收益,如果是在股權分置改革后才退出,收益將達到40倍。

  在股權分置改革尚未完成的2004、2005年,是外資創投獨領風騷的階段。民營資本尚未進入這一領域形成規模,而國有創投則受困于退出渠道不暢。外資創投具有兩頭在外的優勢,從國外引進資金投資企業,再把企業帶到國外證券市場上市,獲取高額回報,這條渠道對他們來說非常通暢。

  對于大部分國內創投來說,用人民幣投資的國內企業,除了少量大型國有企業經過特批可上H股之外,是無法實現這一模式的。盡管這一時期國內創投投資進行得熱火朝天,但民營創投和國有創投基本上只能作壁上觀。那時外資創投的可投資規模若以1億美金來計算,國內創投充其量只有幾百萬美金,談不上與其競爭,也沒有能力競爭。

  2006-2007年隨著國內A股的火熱,民營資本開始大量地進入這一行業,大量的創投公司成立,國有創投也開始從 “跟投”轉向 “領投”。

  推動產業升級和創新

  經濟觀察報:創投行業將在未來中國經濟中扮演什么角色?

  李萬壽:這次金融危機讓更多的地方政府感受到產業升級、產業創新、產業換代的迫切性。而創投行業無疑將在未來中國經濟中扮演推動產業升級的重要角色。

  比如,2006年我們是第二家入駐蘇州工業園的創投機構,另外一家是其本地的基金,深創投目前主要投向新能源、動力汽車、風能、太陽能、高端的裝備業、儀器儀表等方面。

  風投的資金會自然流向高技術門檻企業和朝陽行業中,比如一個新興產業一定會外現為活力,這種活力就會吸引風投的注意,投資會向其傾斜,當一兩家企業成功時,就會帶動整個產業的投資。

  創投行業的這種選擇方式,可以推動產業往更高端方向發展,在未來經濟中將發揮其重要作用。中國目前是風險投資最活躍的地區,但還遠遠滿足不了企業發展的需要,現在創投的發展還僅僅是春天,未來還有一個大發展時期。[page]

  經濟觀察報:創投行業本身的發展方向在哪里?

  李萬壽:現在包括深創投在內的許多創投與外資頂尖級創投之間還有相當差距,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增值服務,投資不僅僅是資本的介入,而是一種綜合立體服務。

  未來創投會朝立體式服務投資機構發展。當選定一個企業時,就要根據它的具體發展階段制定策略,必須把精力集中在與該企業相關的那個專業領域,提升這方面的識別能力、服務能力,增加這方面的服務渠道和資源積累。

  對于企業來講,在產、供、銷等方面包括公共關系維護、上下游企業關系建設等確實需要外來的幫助。如果投資機構給企業帶去的不僅僅是資金,更多的是整合資源的能力和渠道,就會非常受歡迎。

  比如,我們在湖南投資的一家非常傳統的企業,主要生產搪瓷粉體材料,規模很大。經過接觸后發現,其不能僅局限在做搪瓷杯子等業務,而應該借著搪瓷的特性拓展多種業務。一些需要耐酸作用的管道,里面通過噴灑搪瓷粉體材料可以實現;北京奧運會前許多地鐵的立柱墻面都噴上這家企業的搪瓷粉產品做一些藝術色彩的圖案,不僅鮮艷,還持久耐腐蝕。

  期盼天使投資人

  經濟觀察報:中國互聯網的第一代創業者總是習慣于學習美國的模式,現在出現了越來越多中國特色的商業模式。如何看待不同時代創業者身上的這種差異?

  李萬壽:網絡經濟泡沫破滅后,新一批創業者大多有很長的工作經驗,但創業時間并不長,他們站在高起點創業,并且成功的速度很快。

  比如我們投資的太陽能、機頂盒、網絡游戲的一些企業,他們之前工作經驗豐富,技術優勢明顯,只用了兩三年時間就把公司做起來。唯一的不穩定就是團隊磨合的時間短,企業發展進入下一個階段能否勝任尚待時間驗證。

  經濟觀察報:在美國,培養一名優秀創業投資家通常需要10年以上,而在中國一些創投成長速度非???。如何看待這種超常規發展?

  李萬壽:現在許多投資團隊都不能稱為投資家,包括深創投。成為創業投資家還有一段距離要走。

  投資家必須具備幾個特征,一是團隊的培養,使之對企業的直接判斷,十有八九是準確的;二是要很短時間內切中要點,對企業的發展提出方案,雖然我們有會計事務所、律師事務所來配合,但主要是由我們發現問題并要求相關方對其進行改善;三是要有很豐富的項目資源。這體現在與LP(出資人)關系牢固,有一批人信賴與支持,融資渠道通暢。還有是項目資源豐富,有一批人包括項目經理、政府部門、商界提供“項目情報”;四是能夠幫助企業整合上下游,使原料更便宜、更好,訂單更多,同時幫助企業通過技術革新開拓新業務。比如我們投資的一家網絡企業,不僅要幫其開拓下游,往上還必須幫其爭取國家政策的支持或者相關許可。[page]

  經濟觀察報:創業板即將正式推出,創投行業下一個期盼會是什么?

  李萬壽:納斯達克市場因為微軟、Google、思科等高新技術企業而著稱全球,這些企業背后都有天使投資人的身影。美國早期投資在扶持新興產業的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這與目前中國的創投行業還有很大的距離,現在的投資偏向于中晚期,對新興企業的支持力度不夠。

  今后如果能夠出現明顯的階段性分工,能夠在各地出現很有影響力的天使投資俱樂部;在各個城市都有以投資早期階段著稱的機構,有相當一批以某行業專業市場著稱的投資公司出現,就標志著中國的創投行業已經成熟,將對符合國家未來發展方向的一批新興產業起著扶持的作用。

  這就是我們的期盼。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