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袋裝米包裝不規范 往往短斤少兩

2009-10-13 19:02:12      王烽

  福州連日檢查袋裝米規范包裝,要求市場僅執行9種規格,檢查發現

  本報訊 從本月起,福州對不規范包裝大米下了封殺令。過去幾天,福州市質監局、市糧食局組成聯合執法隊對福州零售市場進行檢查,對不規范包裝大米提出整改意見。檢查中發現,一些不規范的包裝往往附帶著短斤少兩的現象。

  福州市在執行首日即10月1日的檢查中發現,晉安區三八路的天平糧油店、臺江區寧化路的益民糧行、金山金祥路的群眾糧油店,3家糧行共被查出仍有逾200包不規范包裝大米在售,被警告。執法隊登記了不規范包裝大米,要求商家小批量的不規范包裝袋裝米予以拆封零賣,大批量的不規范包裝袋裝米則退回廠家重新翻裝。

  “包裝規格繁雜,誤導消費者,損害的是消費者利益?!睋榻B,消費者買米只注重“一包”大米的總價,很少去注意實際的凈含量,更少去過秤加以核定。而部分不法經營者就抓住消費者的這種消費習慣,不按額定包裝,而是減少凈含量,借以壓低每包大米的價格,惡意參與市場競爭。不少團體采購也滋長了這股風氣。記者從福州市質監局、市糧食局了解到,為減少浪費,允許商家在原有不規范包裝袋貼上不干膠“糾正”,前提是大米需足量,但這一過渡期僅到11月30日止。市民在購買大米時遇到不規范包裝或短斤少兩的情況,可向市糧食局或市質監局舉報,舉報電話為(0591)87535562、83441648,12365。一經發現,生產廠家將被吊銷生產許可證,批發商、零售商則將按國家計量包裝規定予以查處貨值的1到3倍罰款。

  記者了解到,在對福州糧食市場進行整治前,從批發源頭到零售店,往往不規范包裝的大米占比會高達八九成,除多數超市銷售的袋裝大米外,其他批發市場、街邊零售店等銷售的袋裝大米普遍存在包裝混亂的情況,9種定量包裝竟衍生出30來種的包裝規格。

  不過,有批發商對記者反映,不規范包裝大米在福州漸漸失勢后,但周邊的市場如寧德等地,原先從福州走貨的部分已改走浙江市場。針對這一新情況,記者昨日獲悉,省質監局、省糧食局已著手起草關于向全省推廣規范包裝的整治方案。

  □

  相關鏈接9種包裝規格

  此次在福州進行強制實施的標準,是此前國家質檢總局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聯合發布的《糧食銷售包裝》國家標準,其中規定大米執行9種包裝規格分別為:1kg、2kg、2.5kg、5kg、10kg、15kg、20kg、25kg、50kg,此外均屬不規范包裝。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