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周刊309封面底圖
網絡就是新生活!
10月29日,相距610公里的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與斯坦福研究所,兩臺計算機之間首次實現網絡連接。這是1969年,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署(DARPA)資助建立的阿帕網(ARPANET)試驗。
阿帕網正是Internet的基本雛形。2009年,Internet覆蓋了25%的人類。全球互聯網用戶超過16億,3.38億中國網民的數量甚至超過美國人口,高居全球第一。
世界互聯網40年,中國互聯網15年,“比特之城”已漸成現實,分布、開放、互動、共享,從互聯網特質變成了人類生活和價值觀的特質。
互聯網攪動資本泡沫、互聯網推動階層演變、互聯網創立文化娛樂樣式、互聯網改變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中國人在現實中經歷30年巨變,在網絡里經歷15年的巨變,中國人生活方式和價值觀的演變在中國互聯網的發展中凸顯無疑?;ヂ摼W的精神氣質,必將成為未來中國人精神氣質的重要組成部分。
《新周刊》在1998年試探性地推出封面專題“網絡就是新生活?”,現在我們可以確定地說:網絡就是新生活!甚至可能是未來生活的引領者。為此,《新周刊》向互聯網40年的風云人物致敬,向中國互聯網15年的先行者致敬,聯合專家學者組成推薦委員會,共同梳理出正在為當代中國人生活提供新價值的網站和網絡工具。
今年起,《新周刊》將與業界和網民聯合評選出年度“網絡生活價值榜”,以評估、獎掖和推廣那些深入人心并把國人的生活帶往自由、快樂和溝通新境界的互聯網新秀。
相對互聯網經濟,我們更關注互聯網生活價值。
2009中國網絡生活價值榜
年度中國首頁:新浪新聞
新聞無窮動,新浪宅急送。十年來,它一直是中文網絡的第一新聞門戶;它的海量資訊所聯系的世界,仍是中國人的視覺焦點和話題來源。它確立的“首頁大信息量”和“標題開新窗口”的互聯網新聞標準,已成網民習慣;它對傳統媒體“欺壓”的同時,也為后者提供了新的標準和傳播空間。
年度網絡創想家:侯小強
他是中國名人博客的推手、Web2.0時代的先行者、網絡文學商業化的領軍人。他洞悉網絡的質地和可能性,擅長整合社會優質資源,將隱形于民間的原創勢力與個人趣味,通過網絡生成更具建設性和傳播力的正面能量。他制造了華語文學夢工廠,充當著文學與互聯網的最大經紀人。
年度最有價值網站(資訊類):譯言
提名:財經網、FT中文網、維基百科、譯言
上個世紀梁啟超曾將翻譯作為救國之道,在信息時代的今天翻譯則是打開世界的一個重要途徑。不是每個人都能毫無障礙地閱讀外文資訊,不是所有的資訊都有價值,這就是發現、翻譯并傳播有效資訊的譯言的價值所在。
年度最有價值網站(商務理財類):淘寶網
提名:安居客、東方財富網、記賬網、京東商城、淘寶網
這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城、中國最大的在線交易市場,它一頭連接著“Made in China”的世界工廠,一頭連接著世界上最大的消費市場。它是金融寒潮中絕無僅有的一支“口紅”。它給年輕的創業者以夢想,給宅男宅女們以希望,給互聯網業者以鼓勵,給政府管理者以信心。
年度最有價值網站(言論類):天涯社區
提名:百度貼吧、凱迪社區、貓撲、天涯社區、新浪微博客
以全球華人網上家園為目標,它的議題設置能力來自網絡公民的信任、參與和表達意識。這里自發生成了最多的草根明星、最具時代氣息的天涯劇和最直率的話話場。針砭時弊有真知灼見,風花雪月又雷人無數。它形成了互聯網界絕無僅有的“天涯教”:有自己的嘔像、雷點、囧話語。
年度最有價值網站(服務類):大眾點評網
提名:大眾點評網、都市圈、酷訊旅游網、籬笆網、我愛打折網
酒肉穿腸過,盡在dianping網。在一個盛產美食與老饕的國度,它就是中國的《米其林指南》與《查氏餐館評鑒》。它是美食主義+口碑經濟+Web2.0時代的成功典范,只效力于味蕾,只服務于中餐、晚餐及宵夜時段,它是萬千食客心中的那桿秤,讓“好吃懶做”成為一項美德而不是惡習。
年度最有價值網站(社交類):開心網
提名:Facebook中文版、海內網、開心網、摩爾莊園、人人網
它用組件構成半熟社會的黏合劑,用游戲調動屏幕土豆的積極性,在辦公室的垃圾時間里漸成氣候。它一方面用互動小游戲幫職場人士打通人脈,一方面又從轉帖、投票等功能展露出媒體的氣象。它精通中國式人際關系的方法論,又深諳網絡溝通的價值觀,把舶來的電子臉譜變作本土化的搭橋指南。
年度最有價值網站(視聽類):土豆網
提名:好聽音樂網、巨鯨音樂、土豆網、一起聽音樂網、優酷網
它是海量視頻的集散地,也是民間創造力的影像窗口。它在大媒體和小趣味之間左右逢源,搭建起一座影像樂活館,開啟秒殺郁悶的視聽盛宴。它告訴你,每個人都是生活的導演,互聯網上的每一幀畫面,都源自你對生活的投射。
年度最有價值網站(文學藝術類):起點中文網
提名:Artbaba、起點中文網、小說閱讀網、雅昌藝術網
文學沒有門檻,今天的讀者可以自創一派成為作者;文學也可以致富,讀者的點擊令作者贏來真金白銀入賬,成為百萬甚至千萬富翁。這家每日點擊超過4億次、每日文字更新量3800萬字的網站,已成當代中國文學最自由的文本實驗場和最大的閱讀供應商。
年度最有價值網站(時尚類):海報時尚網
提名:FTD觀潮網、海報時尚網、摩登夜會、onlylady
它是中國進入奢侈品時代前夜的一間國際品牌大教室,一本時裝版《海國圖志》,一位眼觀星座、心屬明星、外有服飾之艷、內有運動之美、擅長談情說愛又有交易能力的時尚達人。它的資訊有趣味,圖片有構思,街拍有風情,扮靚有心得,更新華服的風景,集聚時尚的張力,并持續提供令人目不暇接的生活好品味。
年度小眾網站:豆瓣
提名:豆瓣、科學松鼠會、孔夫子舊書網、色影無忌、小眾玩家門戶網
“從12703825名注冊用戶中找到和你臭味相投的人”,雖然注冊人數已超千萬,日注冊數以百萬遞增,豆瓣仍然是一個小眾網站,原因正在于它集合了太多非主流人群。他們隱身于各個豆瓣小組中,共享心照不宣的感受。“豆瓣”甚至已經成為一個形容詞,約等于“很文藝”。
年度博客:李承鵬
提名:韓寒、洪晃、黃集偉、李承鵬、連岳
他是演播廳里的足球評論員、業余時間的小說作家、互聯網上的公共知道分子。他的筆鋒一如四川人的辛辣本色,在嬉笑怒罵和情理兼備中審視這個社會。他為中國足球寫下怒其不爭的墓志銘,對“欺實馬”的真相執著追問,在文字背后,是一個社會公民的獨立思考。
[page]
從62萬到3億多,網民這一特殊群體的爆發式發展僅僅用了15年,他們的需求、消費、習慣和思維方式決定著中國互聯網世界乃至現實社會的方方面面。
文/陳漠
“中國人離信息高速公路還有多遠?向北1500米。”
任何時候、任何人要提起中國的互聯網產業,就必須提到這句話。1996年,張樹新的瀛海威公司在北京白頤路口豎起的這面廣告牌,不僅代表著她和瀛海威的宏大理想,也從此開啟了中國互聯網產業進程的大幕。瀛海威歷經電信骨干網、“中國百姓網”、金融服務等幾次轉型,從ISP做到ICP,但終于湮滅在互聯網的汪洋大海中。但這句廣告語卻把互聯網的火種撒播到中國,如今的許多互聯網從業人士在提到這句著名的廣告語時都會說:當年他們看到這句話的時候不僅沒有接觸過互聯網,很多人甚至連高速公路都沒有見過。
15年后,2009年7月16日,CNNIC發布《第24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09年6月30日,我國網民數量達到 3.38億人。中國人在現實中經歷30年巨變,在網絡里經歷15年的巨變,中國人生活方式和價值觀的演變在中國互聯網的發展中凸顯無疑。
從理想主義到資本狂潮
由瀛海威開始,隨后數年里的中國互聯網進程堪稱啟蒙時代,充滿了理想主義和浪漫氣質。1997年11月2日,老榕在當時的四通利方體育沙龍發表《大連金州沒有眼淚》,成為中國互聯網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帖子之一。新浪、搜狐、網易相繼成型,展開門戶爭奪大戰。水木清華、北大未名成為最早的網絡言論聚集地,搶整、建樓的網絡文化在小范圍開始流行。碧海銀沙、163聊天室等聊天平臺服務大行其道,很多人都從GGMM開始進入網絡生活。QQ的雛形還叫做 OICQ,樣子也不那么Q,至今仍沿用的“滴滴滴”提示音據說是馬化騰的摩托羅拉BP機的聲音。1995年5月17日,互聯網接入服務才對公眾開放,到 1997年11月CNNIC發布了第一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1997年10月31日,中國共有上網用戶數62萬。
如果說此前的中國互聯網還是小眾和專業人士的興趣游戲,那接下來幾年中國互聯網則突然發現了資本和注意力的經濟魔力。還沒有找到盈利點,但點擊率已經成為網站融資的要素。三大門戶還在鏖戰,新網站也無不帶著成為門戶的豪言壯語而出生。那時候的戶外廣告處處可見網站,酷必得、炎黃在線、億唐、網大、藝龍等網站如今已經有的消失,有的轉型。“燒錢”、“互聯網泡沫”這兩個詞匯隨著“互聯網第一次寒冬”進入了中國人的視野。
對于網民個體,互聯網則在此時展露出它的迷人魅力。陸幼青因《死亡日記》備受關注,慕容雪村因《成都,今夜請將我遺忘》一夜成名,安妮寶貝、孫睿等寫手都因在榕樹下網站的連載而享有盛名。2002年8月,方興東創建博客中國,這是中國第一家博客網站。2003年,木子美的博客《遺情書》火爆到讓博客中國的服務器癱瘓,也讓博客這種自媒體表達廣為人知。竹影青瞳、流氓燕等以裸露為賣點的網絡紅人,引發了一系列網絡道德和社會底線的爭論。芙蓉姐姐從水木清華紅到貓撲,成為眾多網絡名人中至今仍能保持知名度的唯一一個。
和網絡紅人的社會影響相似,各種網絡產品的社會問題也隨著推廣熱潮而顯現。2005年,陳天橋家族登上胡潤IT富豪榜首位,而這幾年里網絡游戲《傳奇》所引發的社會事件和討論一直源源不斷。QQ成為中國市場占有率最大的IM(即時聊天工具),而QQ空間、QQ秀、QQ游戲等衍生產品所導致的Q幣風波也一直未平息。據CNNIC的統計,2005年中國網民人數已經突破1.1億人。
1.1億網民的背后蘊含著巨大的文化變革和商業機會,此后的中國互聯網發展前所未有地多元化起來。博客成為了常見形態,播客(視頻分享) 隨之曇花一現,新浪博客憑借名人效應成功登頂。卓越被亞馬遜收購,易趣被eBay攬入旗下,本土化的淘寶則屹立不倒。門戶之爭仍在繼續,搜索引擎的戰斗又開始打響,Google、百度、搜狐混戰一場。百度貼吧、天涯社區、貓撲、凱迪社區憑借超強人氣成為網絡話題的策源地,各種網絡用語、網絡行為層出不窮。百度知道、天涯問答、新浪愛問,因百科全書式的知識匯集而存在。2008年被稱作“視頻網站元年”,視頻網站風起云涌,版權糾紛也此起彼伏。網絡和手機的合體成為最新趨勢,“流媒體”一詞開始走紅,海量資訊的新聞網站成為了報刊等舊媒體的“殺手”,電視開始試圖和網絡融合,門戶網站也從游戲、短信、彩鈴、廣告收入中發現了自己的錢袋。開心001、開心網、海內網、人人網等SNS網站成為辦公室人群的新寵,豆瓣用幾年時間成為了最大的小眾網站,各種個人網站、博客都用自己的特色維系著不同的受眾。
財經作家吳曉波曾在文章中提到,瀛海威雖然不復存在,但張樹新近幾年卻一直在思考:“互聯網對中國社會階層的衍變會帶來怎樣的影響?在公共治理的意義上,互聯網是一個怎樣的變數?數以億計的網民部落將帶來怎樣的眾聲喧嘩?互聯網該如何監管,網民又該如何解放?在公共話語權的爭奪上,怎樣構筑一個理性的平臺?網民意見的真實性存在該如何評價和看待?”這是作為中國互聯網開拓者的張樹新正在思考的問題,也是互聯網發展到第15個年頭所要面對的問題。
網絡就是新生活
1998年6月15日,《新周刊》出版專題《網絡就是新生活?》。彼時的中國互聯網世界,正是一切都還懵懵懂懂、蓄勢待發的階段,但網絡所開創的新的生活方式已經向人們打開了大門。
如今,疑問已經不復存在,在網絡的世界里,新的生活方式包括了從衣食住行、文化資訊、交際溝通、消費交易等等各方面的人類需求,一個全新的虛擬生活社區正在全面形成。
2009年3月30日,之前一直寂寂無聞的巨鯨音樂網推出了正版音樂免費下載業務。和巨鯨綁在一起的是搜索引擎巨擘——谷歌。巨鯨拿到了百代、索尼、環球、華納四大唱片公司以及140多家獨立唱片公司的正版授權,共計110萬首音樂。正版授權,這個在以往的網絡視聽下載領域不可能的名詞,在巨鯨和谷歌的推動下似乎變成了可能。以往視網絡下載為仇讎的唱片公司,如今卻甘做網站“背后的女人”,這背后蘊藏的絕不僅僅是渠道的演變。
和唱片公司的傳統銷售方式日益萎縮不同的是,視頻網站所依賴的內容來源依然強勢。搜狐、激動網等網站發起的“中國網絡視頻反盜版聯盟”起訴還未塵埃落定,2009年9月24日,廣電總局又下發了《關于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許可證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關于視頻網站的許可證,已經是老話題,但視頻網站歷經多年仍然沒有找到和內容提供方共贏的辦法。在網上看電視劇、看賽事直播,已經成為網民的習慣,可付費或者享受正版觀看卻沒有成為習慣。
2009年5月20日,開心網(kaixin001.com)起訴千橡互動不正當競爭,矛頭直指后者所持有的開心網(kaixin.com)。 SNS(社會性網絡服務)網站所帶來的人氣旋風,從2008年蔓延至今,終于擺上臺面。從kaixin001到kaixin,從海內網到校內網(現改為人人網),乃至更早的中國緣等,SNS從全部照抄Facebook到如今走出自己的本土化路線。在中國成功的SNS網站,必然要照顧到中國人的交際需求和利用辦公室的垃圾時間,看似無聊的組件卻正黏合了無聊的中國人際關系。
2009年8月20日,淘寶網公布上半年業績報告(截至2009年6月30日):2009年上半年淘寶實現交易額809億元,逼近去年全年的 1000億成交額;淘寶網共有注冊會員1.45億,占中國網民數的43%。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58711億元,淘寶業績在其中就占到1.4%。在金融海嘯的全球大背景下,淘寶卻找到了自己的路子,用網絡鏈接最大的世界工廠和最大的消費市場,把內需變成網頁上的一樁樁實在的交易。它既改變了消費、交易方式,也給創業者以夢想,成為“宅經濟”時代最大的贏家。淘寶的魔力甚至影響到現實社會,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為創業開網店的學生免費準備了“創業園”,學生在學校的“地位”由他所開店鋪的級別決定,一個鉆頂兩個學分。
2009年9月4日,盛大互動娛樂有限公司公布截至2009年6月30日的今年第二季度財報。在第二季度,在線文學業務達到了創紀錄的每日4億瀏覽量;在手機寫作與閱讀的無線平臺方面,截至6月30日,日平均瀏覽量已經接近2000萬。9月17日,盛大又和諾基亞公司聯合推出手機閱讀。從 2008年開始,盛大所謀劃的文字版權多平臺銷售格局終于開始顯現力量。早幾年,網絡寫手一度抱怨網絡無法保證版權,無法為作者帶來收入,但隨后的玄幻小說熱潮立刻讓點擊率變為真金白銀,而如今盛大的空前理想則讓文字和收入、作者和讀者通過網絡等多媒體的搭橋聯系在一起。
互聯網塑造全新語境
2009年7月16日,百度貼吧的魔獸爭霸吧里發表的一個名為《賈君鵬你媽媽喊你回家吃飯》的無內容帖子在短短幾小時內有超過40萬人次瀏覽量,引來超過1.7萬條回復,被網友稱為“網絡奇跡”。
眾多評論者發動了自己的全部腦力來對這一現象發表評論,有人認為“由此可看出中國網民的集體智慧與娛樂精神,這在深層次反映網民集體有意識的、無惡意的調侃和惡搞”,有學者認為“富有溫情的字句引起了大家的共鳴和解讀,是因為沉溺于網絡游戲的玩家其實內心對家庭是有愧疚感的”。后來甚至出現有網絡推手出來冒領功績,說是自己推動魔獸爭霸游戲營銷的神來之筆。
詮釋與過度詮釋在對網絡文化的討論中從來沒有缺席過,“賈君鵬現象”堪稱互聯網無聊文化的頂峰。實際上,魔獸世界吧是不討論魔獸世界這款游戲的。創建后不久,魔獸世界吧就漸漸脫離了純游戲的討論,而變成網絡娛樂方式的策源地。魔獸世界吧(吧民們往往稱作WOW吧、窩窩吧)出現了很多流行詞和娛樂方式,夜姐、二樓、IP黨、手機黨、深夜黨等等,都是源自貼吧本身的程序特點,玩家再加以發揮而成。最后,形式變成了內容,過程取代了目的。這是網絡文化的一般特性,從天涯到貓撲,從凱迪網絡到寬帶山,各有各的規矩,各有各的玩法。在這里起推動作用的,可能是玩家的無聊感,可能是網絡交流的碎片形式,唯獨沒有現實世界所必需的意義。這帖子本身就是它出現的理由,因為它有強大的存在感,它的趣味在眾多碎片的累積過程中體現出來,它可以被看到、被傳播、被模仿,這就夠了。至于它的原意,任何的猜測都是過度詮釋。
“不要迷戀哥,哥只是個傳說”、“哥抽的不是煙,是寂寞”這樣的句式為“傳說黨”、“寂寞黨”所樂于模仿;“有愛”、“內涵”、“圍觀”、“坐等”這些詞義被變造的詞匯在網絡上大行其道。它們傳達的不是意義,而是趣味;它們成為小圈子內的溝通密碼,在意會之中得到言傳。
最近的一個例子是“苦等5年的回帖”。2003年12月27日,一個名為“騎士精神”的ID在百度“音樂吧”發表了題為《喜歡周杰倫的請來》的帖子,但無人回應。5年后的2009年9月24日,這個ID“騎士精神”在該帖子里留言:“麻煩大家回帖。我打了這么多字,我等了5年多了也沒有人回,我很失望!”隨即引發網友“圍觀”,從9月24日上午開始,來自百度各個貼吧的網友以及站外網友紛紛跟帖,截至9月27日21時,該帖吸引近22萬瀏覽人次,5065名網友跟帖“圍觀”。
要分析“騎士精神”和眾網友的行為完全是徒勞,翻動自己數年前的帖子、隨手回上一句完全是隨機行為,推動它成為互聯網文化事件的完全是網絡語境所造就的無聊感。網絡文化就是這樣改變人的行為方式和思考方式。
用網絡影響現實
2009年2月,云南“躲貓貓”事件引發全國關注,云南省宣傳部破天荒邀請網民組成真相調查委員會,“躲貓貓”也成為網絡流行語。2009年5 月,“鄧玉嬌案”在網上引起強烈反響,鄧玉嬌最后被免予刑事處罰,網絡言論的表達和傳統媒體的跟進在事件中起到很大作用。2009年5月,因對杭州 “5·17”交通事故的警方鑒定結果不滿,網友創造出“欺實馬”這一虛擬的生物,諷刺肇事車輛的車速認定。2009年7月,“脫褲門”等視頻流傳網絡,關于90后的議論和爭議在網絡不絕于耳。
如今的網絡已經不再只是一個虛幻的世界,它不僅在某種程度上對現實造成影響,更為現實提供一個有效的情緒宣泄出口。
“網絡三大體育運動”是“打醬油”、“俯臥撐”、“躲貓貓”,皆來自現實中發生的新聞事件。“網絡十大神獸”由“草泥馬”領銜,是民眾情緒的種種表達。“人肉搜索”從2006年黑龍江的“虐貓女”開始顯現威力,發展至今,幾乎每一個現實新聞事件發生,都會有不同程度的“人肉搜索”。網絡爆料也日益流行,全國的娛樂記者都會到天涯社區尋找新聞源,新浪博客上明星的發帖也正式成為傳統媒體報道時的內容。“天價煙”、“天價吊燈”、“最年輕市長”等社會、時政事件的社會關注,也無不從網絡發端,這種“網絡輿論監督”的趨勢從2008年一直蔓延到2009年,“網民議政”也成為最熱詞匯。
從現實到網絡,每出悲劇都有一個喜劇結局。中國人在現實中經歷30年巨變,在網絡里經歷15年的巨變,網民們從看客變成演員,成為互聯網的內容制造商、現實社會的監督員。
網絡制造機會也制造矛盾,中國人生活方式和價值觀的演變在中國互聯網的發展中凸顯無疑,網民性也在這一進程中漸漸變成一種國民性。
[page]
網絡是真正的“以人為本”,是人性的延伸。它是迄今人類最好的發明之一,是中國人收到的最好的禮物。從社會正義到社區重建,沒有網絡,不可想象。
文/肖鋒
過去國產輸入法中沒有“手淫”這個詞。如果用王碼五筆打“手淫”這個詞,跳出來的是“熱血沸騰”。手淫=熱血沸騰,反映出五筆制造者的舊思維,習慣性屏蔽了這個敏感詞,也習慣性無視我們這個人口眾多的民族有手淫這回事。舊版《現代漢語詞典》對“手淫”一條的解釋是“成習慣后,有害健康”。這種對簡便易行、成本低、風險小的人性行為的習慣性忽視,令我輩汗,令天下笑。
“手淫”一詞的人性釋放直到谷歌、搜狗輸入法才得以解決。新式輸入法“以人為本”,承認人的所有習慣和習性。搜狗為你的習性度身定制,在虛擬空間中保存慣用詞組,隨時隨地更新下載,還有“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這樣的流行妙語。
科技與人性從未貼得這么近,人性在電腦和互聯網上釋放、延伸或泛濫,這個世界才有幸逃脫單一模板的格式化。
網絡是人性開放的實驗室
芙蓉姐姐宣稱自己已是藝術家,她每一次招搖都招致網民潮水般的調侃。我曾好奇這種看似弱智的游戲是怎么玩下去的,漸漸明白這其實是各取所需,芙蓉與網民都展現本性,都得到釋放。
懷疑論者稱,互聯網是一個充滿謊言的地方。人們可以隱去真實身份,用化名上網,肆意妄為。不過這正是互聯網的好處,人們可以試驗自己的多面性。
每個人都是自己的盜版。盜版可能更真實,更展現你的本質。仿照佛理,每個人都有多種化身,如虛擬王國《第二人生》中的Avatar,化身展現了你現實生活中被遮蔽的一面。
人從來就不是單向度的人,只是被工業文明壓抑已久。Blog、Wiki、SNS正是人性的多面性反映,人們尋求認同感、成就感和偷窺欲,不滿足現實為他們既定的安排,他們要全方位綻放。
互聯網是人性開放的實驗室。是人性就有惡,不唯互聯網才如此。虛榮、性、貪婪、詐騙貫穿人類文明史,互聯網不是釋放魔鬼的咒語。讓法律來解決一切問題,而不是簡單地靠網警或綠霸。如果法律不能解決現實世界的問題,也就不能解決虛擬世界的問題。把話說到底,虛擬空間抒發、釋放、緩解人的負面情緒,那些漫罵和發泄是社會的減壓閥、減震器,還更有利于社會穩定呢。
互聯網給網民提供了巨大的信息空間和寬廣的意見平臺。這是科技帶來的福音,也是人類的進步。誠然每一個網民理當自尊自愛,珍惜這個民意表達平臺。但漫罵和發泄也是一種表達方式。善惡的根子在現實世界而非互聯網。手淫是釋放,互聯網是釋放,改革開放也是釋放。
網絡讓生活更人性
我們過往的閱讀是被篩選的閱讀,被報刊或出版社的主編們篩選的閱讀。今天的網絡讓我們迎來《明朝那些事兒》的當年明月,迎來盛大文學的那些“鬼吹燈”式的寫手們。網絡造成年入百萬級寫手,更拓展了我們的閱讀空間。
譯言網、新浪新聞拓展了人們的新聞空間,開心網拓展了上班族的精神空間。打折網、淘寶網拓展了買家的選擇空間,校友網、嘀咕網拓展了網友的擇友空間。而Google地圖讓我們像上帝般審視這個地球家園。
生活進入一個無限可能性的時代,進入了選擇的天堂。達爾文在150年前告訴我們,物種進化的前提是多樣性選擇。另一個英國人羅素告訴我們,參差多態才是幸福的源泉?;ヂ摼W容許異類有生存空間。記住,起初那只站立的猴子,那個異類使猴子得以進化為人類。
《長尾理論》的作者讓我們留意那個長長尾巴的大多數。人類的所有記錄都只為所謂成功者服務,歷史是一只旋轉木馬,只看到名人。沉默的大多數從來沒有發言或露臉機會,仿佛不曾存在過?;ヂ摼W改變了這一切,無數個豆瓣網致力于發現小眾,小眾才是真正的進化力量。所謂大眾,多數時候等于操縱與愚弄?;ヂ摼W試圖沖破人為操縱與愚弄,這就是互聯網民主的本質。民主的本質是讓生活充滿可能性與選擇性。容許異類生存,讓這個群種進化,才會興旺發達。
網絡讓社會更人性
回龍觀社區網注冊用戶33萬,等于在虛擬空間里再造了北京這個超大小區。無意中瀏覽到社區網《救助最小的白血病患者》的帖子,回帖達到數百條,可分為呼吁、組織或聊表同情三類:有人呼吁走正規途徑獻愛心,有人幫助聯系讓媒體介入,更多人只是頂一個。最后一個人出來說:“我來組織吧,我們有合法的基金會,有有經驗的志愿者,基金會可以給大家開捐助發票。”
這樣的公益事件每天都在各類小區的社區網上發生。社區網還充當了結識鄰里、組織活動、互幫互助、交換二手貨的平臺。當然,眼下中國的社區網更多的是住戶的維權訴求。
一個名為“鼓浪語”的社區文化社群,以QQ群串起,在鼓浪嶼“申遺”過程中充當民間力量。文化遺產保護不再只是政府職責,原住民更要有所作為。鼓浪嶼原住民厭倦了日益喧囂的商業旅游和對岸的石屎森林,鼓浪嶼意味著對家園的思戀和心靈港灣式的渴望。而政府主導下的“申遺運動”很可能將鼓浪嶼拖進悲情般的困局。于是,“鼓浪語”社區文化群從保護一座教堂開始行動,呼吁民眾,溝通政府,他們甚至提出了民間版本的“申遺”報告。
回顧廈門PX事件,“幸運的不只是廈門有一批捍衛廈門的良好素質的市民,還有一個能夠聽得懂市民話的市長”。廈門已發育出一個中產社會的雛形,這才是民間維權能說得通道理的社會基礎。維權QQ群是個擦邊球,數百人的群體如果在現實中早就被打為非法組織了,網民借互聯網很巧妙地躲過了現有的法律?;ヂ摼W真是上帝給中國的一份厚利,填補了中國社會中間組織的嚴重匱乏。
互聯網是社會變革的引擎
沒有哪樣科技發明能如此深刻地改變人們的生活,汽車縮短了距離,電話改善了溝通,但都沒有互聯網那樣廣闊無垠,無遠弗屆,滲透到生活方方面面。
科技本身是中性的,卻也能引發社會革命。網絡打破社會隔膜,突破僵化的社會管制,使過往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成為可能。
2006年“你”被《時代》周刊評為年度人物。“你”喜歡被認識,大聲說出自己的觀點;“你”喜歡創造價值和意義;“你”擁有強烈的創作欲,帶動價值革命,具有未來真正的影響力。以“你”為核心的小眾正在引領未來。小眾才是創新者,小眾引領時尚,小眾倡導新的生活潮流。
人類商業思想進化史,從“二八原則”出發,到達“長尾理論”走過400年,這是一段宏偉空前的進化史。不被放在眼里的異類顛覆了“二八原則”,其中“二”不再能壟斷“八”的份額?;ヂ摼W真正釋放異類,異類才是世界之“鹽”,人類進化回到小眾的原點。
互聯網是真正的“以人為本”,是人性的延伸。它是迄今人類最好的發明之一,是中國人收到的最好的禮物。從社會正義到社區重建,沒有網絡,不可想象。
互聯網讓人回到說人話、做人事的狀態。網民議政、人肉搜索、虛擬生活社區脫穎而出,電子商務改寫了人類傳統交易方式?;ヂ摼W哺育創業族,網絡文學創富民間寫手。網民才是真正的內容制造商,他們從看客變成演員……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