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新財富;政策
2009年以來,經濟在危機中復蘇與A股市場的大起大落相伴而生,引爭論不止。中外大行圍繞未來的經濟走勢、股市走向、出臺政策等市場關注的熱點問題展開精辟分析,雖然各有側重,但都少不了對政策的關注與解讀。
摩根士丹利 王慶
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
中國的財政狀況強健,而且預期在未來數年中仍將保持健康。這將使中國更有條件實施反周期政策,以應對短期內的經濟下滑。并且,政府為實施經濟刺激計劃中的投資項目而產生的債務提供的顯性或隱性擔保是可信的。同時,政府應當有能力為以刺激國內消費為目的的中長期結構性調整提供資金。
德意志銀行 馬駿
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
在中國M2同比增長達29%,超過名義GDP增長率24個百分點的情況下(歷史平均僅僅超過5個百分點),貨幣擴張肯定會傳導到CPI。出口反彈將同時增加企業提價的能力。對決策層來說,應該充分估計物價上漲的壓力,準備適時退出擴張性政策的預案。
安信證券 高善文
首席經濟學家
未來1-3個季度內,盡管房地產投資的恢復情況、通貨膨脹上升形成的擾動和經濟政策的搖擺等不確定性值得關注,但總體上我們似乎有理由對市場的趨勢維持合理的信心。未來1個季度內的不確定因素相對較多,需要邊走邊看地做出判斷。
中信證券諸建芳
首席宏觀經濟學家
實地調研顯示,出口最差的時期在2008年11月至2009年2月,3、4月開始逐步恢復,目前處于進一步復蘇中。機電產品出口復蘇程度將趕上勞動密集型產品。金融危機加速部分行業國際產業轉移。出口復蘇具有明顯的行業差異。出口企業產能利用率水平穩步提高,盈利狀況止跌回升。
申銀萬國 袁宜
高級策略分析師
未來3個月影響A股市場的關鍵詞將是業績復蘇和政策正?;g的制衡。上市公司業績的復蘇,為股市提供了下檔的支撐。然而,在政策正?;膲毫ο?,股市估值大幅提升的空間有限。投資者的超額收益可能來自于,在整體業績復蘇的背景下,尋找結構性的機會,發掘那些業績復蘇程度被市場低估的品種。
長江證券周金濤
研究部副主管
中國經濟的此輪增長已經把經濟復蘇的動力依靠政策拉動做到了極致,天量信貸的投放、房地產的泡沫化,不僅拉動了補庫存,甚至使得鋼鐵等產業的產能利用率恢復到頂峰的狀態,只能說中國經濟復蘇是一個被濃縮的周期。后續的經濟運行仍帶有很強的可塑性,存在兩條路徑,一條路徑來源于通脹及資產價格的不確定;而另一條路徑來源于中美周期的不同步。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