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管委會黨組書記主任郭洪17日表示,在中關村1.8萬家企業中,符合創業板發行上市條件的企業達到1000余家。下一步,中關村管委會將做好五方面工作,迎接創業板啟動的機遇,“爭取形成創業板市場中關村板塊”。
郭洪說,根據中關村管委會的調研,新興產業的創業企業大致有五方面的共性特征:一是企業核心資產主要是人才和知識產權。二是企業的商業模式新,新興業態層出不窮,有些新業態甚至聞所未聞。三是非線性高成長,“產品推向市場當年營收可能就會達到5000萬、一個億,成長規律和傳統產業企業成長規律完全不一樣,不是線性增長方式”。四是企業固定資產比重比較低,主要依靠研發和服務,對流動資產的依賴比較高。五是依靠多企業和多技術形成產品,所以企業之間,企業與大學、科研機構往往組建標準聯盟、技術聯盟、產業聯盟,構建專利池,專利往往交叉許可。
截至去年年底,中關村銷售過億元企業有1018家,過5億元的有261家,可為創業板提供豐富的上市資源。除符合發行條件的1000余家企業外,目前中關村還有已完成改制企業300余家,正在改制的企業500多家。在已過會的28家創業板公司中,中關村企業有6家。
郭洪表示,創業板市場的推出,為實現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戰略目標提供了重要機遇,為迎接這一機遇,中關村管委會下一步將做好五個方面工作:積極發掘培育,為上市企業創造資源。有針對性地組織投資銀行為企業做好改制上市輔導,避免企業發行上市走彎路。培育壯大天使投資、創業投資和私募股權投資等多類型的股權投資隊伍。給予證券公司和創業板上市企業一定的資金支持。協調政府相關部門為企業在創業板市場上市做好服務。
郭洪認為,創業板的推出,有利于科技創新體系的完善,“創業板的推出不僅拓寬了創新創業的融資渠道,更搭建了高效的、與資本對接的動態機制”;有利于增強創新創業企業技術創業者的創業能力,為這些往往由技術人員出身的創業者提供管理、市場、資本運作等方面的學習和實踐機會,幫助技術創業者轉變為創業企業家,進而提高企業的持續創新能力和競爭力;有利于為企業做強做大提供資本運作平臺,促進創業企業的價值發現,并基于市場的價值發現、利用資本運作推進并購、重組活動。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