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徐暢
弘毅投資CEO、北京股權投資基金協會輪值主席趙令歡在日前舉行的“2009全球PE北京論壇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全球經濟的見底恢復、國內經濟結構調整、中小企業發展、國企改制和中國企業走向海外都將給PE帶來新的機會,在經歷金融風暴之后的短暫下滑后,未來中國PE市場將再次經歷高速增長期。
全球PE公司更加穩健
“上周澳大利亞加息已引起全球資本市場的關注,”趙令歡表示,這是全球經濟見底恢復的明顯信號。在業務方面,此前交易中極高杠桿率在今后出現的概率將少得多,全球規模較大的PE公司未來的業務發展將更加穩健。
談到下一輪全球經濟的增長點,趙令歡認為,首先,中國等新興市場未來五到十年的發展速度會明顯高于發達市場,已成為全球投資人的共識,這將吸引大量資金投資于新興市場。其次,不管是在新興市場還是發達市場,新的行業、新的技術、新的經營模式等的突破,都將是可能的增長點。例如,新能源雖然在技術和可用性方面目前還處于風險比較高的階段,還沒有建立其經濟適用性,但是由于環境問題越來越重要,所以這一行業未來不斷發展已經是大勢所趨。第三是經濟衰退情況下的產業重組和結構調整不可避免。這次經濟危機對于整個經濟結構造成了很大的沖擊,未來全球經濟的發展模式肯定需要進行優化和調整。
中國PE面臨四大機遇
“凡有結構調整的時候,對PE都是機會。目前,經濟結構調整、中小企業發展、國企改制和中國企業走向海外已經為PE的發展增添了新的動力。”趙令歡認為這是國內PE面臨的四大機遇。
中國市場已經成為世界最重要的市場,中國經濟結構的重新調整將帶來眾多投資機會,趙令歡表示。經濟結構的調整需要外力的支持,PE恰恰是帶著資源的資本。歐美金融危機提醒我們,我國以往的經濟模式對出口的依賴過大,而內需雖然一直快速發展,但是在高速增長經濟體里的份額不夠。把這些出口依賴型的企業轉化為對內適銷對路的企業,如果有PE或者戰略投資輔助,成功率就會比較高。
PE對于中國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尤其重要。中小企業的基本特點就是處于信譽度還沒有大到銀行愿意毫無條件地支持他們的時期,因此PE對其資本金的補充就如雪中送炭。在主板IPO重新開閘和創業板推出后,很多中小企業在上市前的融資需求也很活躍。
作為我國經濟舉足輕重的一部分,國有企業要在市場競爭激烈的領域獲得發展,都面臨股權多元化以增強競爭力的問題,PE是優秀的戰略投資者。隨著中國經濟的擴展,越來越多的大型中國企業也希望從中國走向世界。很多大型PE,都具有較強海外背景,人才也具有國際化特征,能夠通過參股合作,幫助國企出謀劃策。
從監管層面看,以前我國沒有專門去支持和約束PE的法律,而現在不少制度和法律也在積極推進中。
不過趙令歡也提到,未來中國PE市場的一個瓶頸是有專業能力、又懂得中國國情的職業管理經理人數還不夠。所以對于PE而言,不單要做投資,還需要大量培養人才。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