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經歷過小企業人才之痛的郭廣昌,從小企業的成長架構中得益,堅定了今后仍然大買賣小做的決心。
以前我認為,應該選擇職業經理人,讓他想辦法融入企業里面。后來發現這樣想錯了,現在越來越感覺,企業在開始做大的時候就要始終提醒自己,像小企業那樣思考問題,這反而能讓我們活得更久。
小企業條件有限,但利用好這些有限條件,小企業也可以有一條很好的發展道路。大企業要復雜得多,反而因為條條框框不好發展。小企業有什么好處?每個人做的貢獻可以清晰地看到,員工會感覺是在價值觀的改造下自己在創業。而在大企業里,自己的努力是不容易看到的。這不是好與壞的問題,關鍵是你的結構和體制能不能把這個現象加以利用。每個人都想創業,每個人都想成為億萬富翁,為什么企業不能給這些人更大的空間讓他有創業的感覺?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小企業在人才問題上,我覺得最痛苦的是自己的吸引力還不夠。沒有長大,也沒有長好,家里沒有足夠的錢,怎么辦?一個是賣股份,第二個靠個人魅力,這些都賣了之后還要賣理想,你要會“忽悠”。用價值觀、用理想,把一些學歷并不是那么好,但是學習能力不錯、又能堅持的一幫人團結起來共同努力。超理想主義和超實用主義,要統一起來。人才有進、有出,都很正常,流失率太高不正常,沒有流失率也不正常。每一個員工進來,都有職業培訓計劃、職業生涯設想,讓個人職業生涯的發展跟公司的發展相匹配。如果十年后還只想待在這個崗位,這對他自己不利,對企業也不利。
郭廣昌上海復星高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