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走進甘肅省天水市的街頭鬧市,有著工會標識的冰柜、桌凳、遮陽傘隨處可見,儼然成為城市的一道“亮麗風景”。這是從6月10日開始的、由市總工會全程援助開辦的冷飲攤點,獲得援助的包括天水市的100位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和困難職工未實現就業的大學畢業生子女。
“冰柜、桌凳和遮陽傘都是市總工會免費為我們提供的,同時,工會還聯系有關部門為我們找場地、減免稅費,讓我們順利實現了就業。”面對越來越好的生意,困難職工陳利說起工會的就業援助,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陳利是天嘉交通運輸公司的一名待崗職工,每月只有300元生活費。丈夫去年12月患肝癌去世,兒子大學畢業后又沒有找到工作,母子二人生活艱難。不久前,天水市總工會從企業上報的困難職工檔案中了解到她的情況。天水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總工會主席馬銳當即表示:“解決好職工的就業問題是工會的重要任務。要通過扶持創業,支持創業者逐步提高經營水平,擴大企業規模,以創業帶動更多的失業人員實現就業。只有這樣,才能幫助他們從根本上擺脫貧困。”
為此,天水市總一次性拿出了20多萬元的幫扶資金,為10家企業及秦州區石馬坪社區、麥積區紅旗社區的100名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困難職工未實現就業的大學畢業生子女,發放扶持創業冰柜100臺、遮陽傘100把、桌椅200套,扶持他們走上就業創業之路。
此前,為了促進就業,天水市總工會在全市建立了50個市級工會就業安置基地、10個市級工會職業技能培訓基地。市總工會常務副主席郭慶來說:“我們的目標是,全年實現崗位援助、就業指導和扶持創業帶動就業5000人,組織5000名職工參加職業技能培訓、5000名職工參加安全生產知識培訓。”
在扶持職工創業的過程中,天水市總還加強與工商稅務、衛生監督、城市綜合執法等有關部門的溝通協調,幫助落實創業就業的各項優惠政策。在工會的支持下,一批具有創業能力的失業(或內退)人員、困難職工子女未實現就業的大學畢業生,正通過開辦冷飲點、餐飲點、小店鋪、小超市、小加工等多種靈活就業形式,成為當地的創業帶頭人。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