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黃 婕上海報道
狼終于來了——數度傳聞之后,“半導體強人”張汝京,還是離開了他一手創辦的中國大陸最大半導體代工企業中芯國際(00981.HK)。
11月10日早間,中芯國際公告,公司CEO張汝京因“個人理由”辭任,同時委任王寧國為董事會執行董事、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即時生效。
此刻,沒有鮮花和掌聲。就在幾天前,中芯國際與“宿敵”臺積電的專利侵權官司,被美國加州法院判決敗訴,市場一度傳言中芯可能因此面臨10億美元的巨額訴訟賠償。
“我盡力了。官司的事讓我精疲力竭,對這個結果我也感到很失望?!碑斕?,張汝京在電話中向本報記者確認,他已經辭去中芯國際一切職務,目前在家中休養,至于未來,可能接受朋友建議去教書或者從事慈善事業。
然而,張汝京閃電離職并不是中芯國際專利官司敗訴的終點。11月10日下午,距離發布張汝京離職公告僅數個小時,中芯國際再次發出“重磅”公告——與臺積電就專利訴訟達成和解,代價是向臺積電分期四年支付2億美元現金并發行新股及授予認股權證,交易完成后臺積電將持有中芯國際10%股份。
加州敗訴:律師誤判?
11月10日,對于辭職的具體原因和其他問題,張汝京在電話中對記者表示,不便發表任何評論。
而一位接近張汝京的知情人士則向記者透露,中芯國際在與臺積電的美國加州訴訟中敗訴,是引發張汝京離職的直接導火索。
“他是主動辭職的?!痹撝槿耸空f,由于官司敗訴讓中芯國際受到了傷害,張汝京覺得應該承擔起這個責任,“判決出來以后一直在跟臺積電接觸?,F在也已經跟臺積電達成了和解,把損失降到了最低,所以決定主動離開”。
自從2003年臺積電針對中芯國際部分產品涉嫌侵犯其專利提起訴訟后,這兩家分別在全球半導體代工領域位居第一和第三的巨頭,就開始了針鋒相對。雙方本在2005年達成和解,中芯向臺積電支付1.75億美元。豈料一年后臺積電“反水”,以中芯國際違反2005年協議再次向美國加州法院起訴。中芯國際隨后反擊,分別在美國加州和中國北京反訴臺積電違反合約和公平交易。直到幾天前,美國加州法院判定臺積電勝訴,事情才有定案。
據上述知情人士透露,一直以來張汝京都認為和解是對雙方最有利的結局,并稱三個月前本來有個非常好的機會達成和解,不過中芯的律師團隊對形勢過于樂觀,中芯國際最終輸掉了官司。
有業內人士認為,從中芯國際于11月10日發布的最新和解協議來看,與臺積電有著“宿怨”的張汝京離職,很可能是雙方和解的一個必要條件——敗訴賠款數額巨大,而中芯國際已經連續十個季度虧損,其甚至不得不“賣股和解”。
“能人,好人”張汝京
對于上述說法,中芯國際和臺積電都不做任何評論。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認為,張汝京由于加州敗訴引咎辭職只不過是表象,長期以來張汝京與中芯國際董事會之間已然存在隔閡,“敗訴不過是讓董事會最終下定決心而已”。
“張汝京離開并不意外?!币晃徊辉竿嘎缎彰臉I內人士說,“我跟中芯董事會人士有過多次交流,兩年前董事會已經產生了換掉張汝京的念頭?!痹撊耸糠Q,從表面上看,董事會是因為股價低迷、企業持續虧損不滿,不過最根本的原因還在于張的個性過于強勢,很多重大決策比如在武漢、成都建廠等一個人決策,董事會沒有決策權。甚至,兩年前業界一度盛傳特許半導體某高管可能接任張汝京。不過,這最終并未成為現實。
針對這一說法,上述接近張汝京的人士表示不完全確切,“海外董事看股價,國內董事看策略,有分歧是正常的。不過中芯的大部分董事還是很支持張汝京,盡管連續十個季度虧損,但現金流一直為正。如果不是折舊,中芯國際早就開始盈利了”。
十季虧損:中芯下一步
創始人黯然去職,面臨巨額賠償,中芯國際何去何從?
在中芯國際11月10日發布的和解協議中,臺積電作為新進股份持有者,僅擁有股票持有及買賣權利,既不進入董事會,也不參與中芯的日常運營。不過,考慮到雙方的競爭關系,臺積電的入主仍然為中芯國際的未來蒙上了一層“憂郁的面紗”。
而隨著張汝京的離去,“張氏風格”烙印明顯的中芯國際也將迎來公司歷史上第二任CEO。與張汝京擁有傳奇的創業背景不同,現年63歲的繼任者王寧國是半導體業內的明星經理人,擁有輝煌履歷。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材料科學及工程系博士畢業的王寧國早年曾在貝爾實驗室從事研究工作,個人擁有100多項專利。他曾是全球最大半導體設備供應商應用材料公司的全球執行副總裁以及亞洲區總裁。
王寧國被國內半導體業熟知是在2005加盟國有企業華虹集團之后。當時華虹集團試圖成立國內第一條12英寸芯片生產線,并借機學習英特爾向IDM模式轉型。王寧國被任命為華虹集團首席執行官及華虹集團旗下華虹NEC董事長,負責12寸芯片生產線的全部建設運營事宜。不過,由于后期因為華虹集團內部對轉型戰略的搖擺導致12英寸芯片生產線建設計劃的擱淺,兩年后王寧國及其團隊黯然離開華虹集團。
“企業需要與時俱進,不同階段有不同風格的領導人?!敝袊雽w行業協會信息交流部主任李珂接受采訪時說,張汝京在中芯國際的股份并不多,應該說是奔著事業而來,“他是個能人,短短八九年時間就做出了一個全球第三的企業,對大陸半導體產業貢獻重大;張汝京也是個好人,經常聽說他捐資建設希望小學”。
但是,中芯國際現在已經過了創業階段,需要更加務實地考慮盈利問題。與張汝京“締造者”的角色不同,王寧國應該說是個“執行者”,從這個角度看王寧國的經驗也許更能幫助中芯國際。
對于繼任者王寧國來說,上任后的首要任務是盡快擺脫棘手的專利糾紛所造成的困擾,其次是盡快幫助中芯國際實現盈利。
“我認為首先應該是盤活資產?!崩铉嬲f,中芯國際未來的重點不應該是繼續布局生產線,而是將這些散落在各地的生產線盤活;其次,是要在管理方面盡快向“內資企業”靠攏,實現“本地化”。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