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炒樓、不炒股、不賺廣告費,我們就靠房地產服務掙錢。”世聯地產董事會秘書梁興安在接受《創業家》采訪時,如是介紹。從上市第一天起,世聯地產就打出了“房地產綜合服務第一股”的名頭,股價竟連續九天大漲,其中三天漲停。
世聯地產1993年在深圳起家,以顧問咨詢業務為主。1994年后開始探索新的業務方向——銷售代理,并逐漸成為世聯最主要的收入來源。2008年,這兩塊業務的收入占到總收入的90%以上。在招股說明書上,世聯將這種業務模式總結為“咨詢+實施”。
“就像券商做財務咨詢,也做股票承銷和經紀,我們是一個意思。”梁興安打了個比喻。不同的是,世聯賣的不是股票,而是樓盤。更具體地說,一棟商品樓從規劃、買地、建造、定價到銷售的一整套流程中,除施工建造環節外,其他環節世聯均可以為開發商出謀劃策甚至直接代勞??鋸堃稽c說,世聯更像房地產企業的“外腦”。
在很多人看來,開發商只需要打廣告就能賣房子,根本不需要顧問和代理,其實并非如此。2000年左右,深圳華僑城有一個樓盤,一期自己賣沒賣動,二期也已經開發出來了,這時世聯著手代理。在研究了市場之后,世聯制定了一個銷售戰略:不賣一期,只賣二期,并制定了詳細的營銷策略。隨著二期的銷量上升,一期的關注度和成交量也上來了。
世聯在深圳起家,2001年和2004年分別在北京和上海成立分公司,業務迅速由珠三角擴張至華北和長三角區域。根據業務發展的情況,世聯地產以區域管理模式替代了業務線管理模式。在深圳、北京、上海三大核心城市,以代理銷售業務為主,配合開發商進行項目的前期策劃和后期的代理銷售。而在核心城市的輻射區域,則以顧問策劃業務為主。由于房地產開發業務鏈的連續性,世聯的很多客戶在前期接受了咨詢策劃服務后,后期的代理也就自然而然地交給了世聯。
這種管理模式強化了世聯“咨詢(顧問策劃業務)+實施(代理銷售業務)”的經營模式。從2004年至2007年,世聯的顧問策劃收入躍居國內同行業第一,年均復合增長率為94.45%。代理銷售業務也取得珠三角區域市場的領先地位。
但不容忽視的一點是,世聯今后的發展與其擴張速度緊密相關。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