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01:潲水油是用剩飯剩菜等餐廚垃圾加工處理而成的油脂,含有大量的細菌和毒素,一旦被人食用將對人體產生很大的危害,東莞、深圳等地的工商、衛生、環保和市場監督管理局等部門也屢次進行打擊,但為什么就屢禁不絕?
圖片02: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辦公室副主任吳勝斌告訴記者,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的態度非常明確,對這種無證無照非法經營的這些行為是堅決打擊毫不手軟,實際上這個東西完全可變廢為寶,作為工業原料,但現實中還是有一些不法商人可能會又重新把它流回餐桌流向餐館,作為一個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要把這個路給它堵死。
圖片03:中國農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加工中心主任黃鳳洪告訴記者,廢油脂加工是暴利行業,每加工一桶毛油再加上“精煉”成所謂的食用油,總成本僅有100多元,但售價高達四五百元,暴利使得不法商販不顧百姓的身體健康,利用某些餐館經營者為降低成本而不惜一切的心態,悄悄地形成了一個產業鏈條。
你吃的油臟嗎?
你吃的油臟嗎?
今天我們來聊一個非常特殊的話題——潲水油。眾所周知,潲水油是用剩飯剩菜等餐廚垃圾加工處理而成的油脂,含有大量的細菌和毒素,一旦被人食用將對人體產生很大的危害。
我知道了,除了你說的潲水油,還有另外一種叫地溝油,就是從飯館地溝里掏出的油脂,名字不一樣但都夠讓人惡心的。食品衛生部門早就嚴格禁止使用,然而近日,我們的記者卻在廣東發現了幾個規模龐大的、制售潲水油的窩點。
記者發現廣東潲水油制售窩點,潲水油產業鏈還有哪些環節?
(廣東省東莞市大嶺山鎮)
11月7號,在接到知情者提供的線索之后,記者在東莞市大嶺山鎮矮嶺冚村發現了這個大門上沒有任何標識的院子。記者一走進院子,就馬上引起了老板的警覺。
“干什么的?!?/p>
打消了老板的疑慮之后,記者在院子里赫然發現,寬闊的空地上堆積著大量污跡斑斑的油桶,數量有數十桶,地上到處都是黑色的油漬,整個院子里也散發著一股難聞的氣味,隨后,記者見到了這里的老板,他告訴記者,所有油桶里裝的都是潲水油。
記者:“你們這兒都有什么油?”
潲水油銷售點負責人:“都有地溝油還有潲水油?!?/p>
當記者提出要看一下油的成色時,一個工人打開了一只油桶,并用棍子挑出油來,記者看到,油桶的底部還沉積著大量的食物殘渣,油也顯得非常渾濁,然而老板介紹,在對這些潲水油再次進行沉淀和提純之后,油的成色將會變得和普通的食用油那樣相像,因此,不管潲水油來自哪里,他們一概都要。
潲水油銷售點負責人:“反正有什么油我們就做一個回收,有幾十塊一噸賺的,一百塊錢一噸賺的都做?!?/p>
老板告訴記者,自己并不加工潲水油,而是從別處收購過來,再集中轉賣出去,現在的生意非常紅火,每天的進貨和出貨量都非??捎^,目前整個院子里的潲水油有10噸以上。
記者:“每天能收多少?”
潲水油銷售點負責人:“每天有幾十桶,70桶左右?!?/p>
記者:“一桶多少斤?”
潲水油銷售點負責人:“一桶300斤左右?!?/p>
其實,早在今年2月份,東莞市工商、衛生等部門就曾組織聯合執法,查處了大嶺山鎮的這家潲水油窩點,窩點負責人也被行政處罰。但在本次采訪中記者發現,這個窩點不僅死灰復燃,而且搖身一變,成了一個合法的經營單位。
“東莞市摯友生物能源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經營范圍是生物能源、技術開發,銷售潤滑油、生物油脂?!?/p>
在這份營業執照上記者看到,工商部門允許其經營的產品是潤滑油和生物油脂。老板也辯稱自己收購的這些潲水油最終都賣到了福建龍巖一家名為卓越新能源的公司,用以制作生物柴油。然而東莞市工商局的工作人員卻認定其屬于違規經營。
東莞市工商局工作人員:“根據廣東省這個條例的話,你收集跟銷售這個潲水油這是作為工業廢物垃圾的話,它有一個嚴控廢物許可證的,他沒有這個許可證,如果他是加工,生產加工潲水油的話肯定是超范圍經營的,違反這個國家規定的?!?/p>
一天七十桶,一桶300斤,東莞市大嶺山鎮這個潲水油窩點一天經手的潲水油就超過十噸,它的規模確實驚人。
這么多的潲水油顯然僅靠這個窩點老板一家是沒辦法搜集到的,他剛才也說了,他這里只做中轉批發,那么在他的上下游潲水油產業鏈上還有哪些環節呢?
東莞的潲水油窩點僅僅是負責收購和銷售,而在深圳市公明區大圍村,記者發現了一處規模更大的、集加工和銷售于一身的潲水油窩點。從旁邊的住宅樓上向下望去,這個黑窩點與住宅區僅有一墻之隔,在圍墻內還緊鄰著一個垃圾場和一個白灰加工點,環境極為臟亂。
附近居民:“這是真的在明目張膽地搞,大家哪里會不知道呢?!?/p>
記者看到,窩點里的人各司其職,有的正在冒著黑煙的棚子里煮潲水,有的正在把加工好的潲水油裝到桶里,有的在稱潲水油的重量,還有的人正在把裝滿的油桶抬到前來拉貨的卡車上。附近的居民告訴記者,這個窩點已經存在了很長時間。
記者:“他們弄了多長時間了?”
附近居民:“很久了,反正我到這邊都快兩年了,反正我來的時候他們就在這里?!?/p>
這個窩點的規模非常龐大,每天來到這里的貨車也絡繹不絕,在窩點大門外蹲守的三個小時里記者發現,有的人騎著三輪或者兩輪摩托、帶著裝有潲水的桶前來送貨,還有來自東莞和深圳的貨車,其中有的貨車甚至來自臨近省份江西和福建。
附近居民:“每天都有好多車啊,你看底下停的一排車都是他們的?!?/p>
所有參與這樁買賣的人都顯得神秘和小心翼翼,當一輛拉著潲水油的卡車駛出這個窩點時,為了探明這些潲水油的去處,記者決定跟蹤這輛粵B牌照的卡車,然而在緊跟了一個多小時后,卡車似乎注意到有人跟隨,開始加速并繞路行走,最終擺脫了我們的跟蹤。
第二天,在接到記者的舉報后,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緊急出動了20多名執法人員,對位于公明區的這個窩點進行了查處。
記者:“對于這個場所我們應該怎么具體操作?”
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辦公室副主任吳勝斌:“立即取締,堅決打擊,我們的執法車輛正在往,運輸車輛正在過來,我們要把它拉回去,統一做銷毀處理,交環保部門配合一起來處理?!?/p>
在查處這個潲水油窩點時,執法人員共查獲油桶220只,其中171桶裝有潲水油,按每桶380斤計算,共計32.49噸。在查抄現場記者看到,在加工潲水油的過程中,不法分子使用了包括天平、燒杯、滴管在內的工具,目的就是改善潲水油的純度和外觀。
對于這種加工和銷售潲水油的窩點,吳勝斌告訴記者,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的態度非常明確。
吳勝斌:“對這種無證無照非法經營的這些行為,我們一向是堅決打擊毫不手軟,實際上這個東西完全可以變廢為寶,作為工業原料是可以的,但是還是在現實中還是有一些不法的商人還是可能會把它又重新的讓它流回餐桌流向餐館,這個我們作為一個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要把這個路給它堵死?!?/p>
其實,這樣的窩點還只是潲水油加工鏈條上的一部分,更多的潲水油來自廣州增城和惠州博羅等地大大小小的養豬場。在博羅一家養豬場,經過長時間的說服工作,負責人終于同意向記者介紹潲水油是怎樣被制作出來的。
這位負責人還告訴記者,不同餐館、不同類型的餐廚垃圾含油量有著很大的差別,這直接決定潲水油的產量。
“廠那個食堂沒什么油的,就是那個餐館如果到了冬天開火鍋什么的,那個油就很多的,一般到了夏天沒有什么火鍋,又會少一點?!?/p>
養豬場負責人還表示,他的養豬場雖然只有100頭豬,但在正常情況下,每天都可以加工出幾十斤潲水油,而每次加工出來的油都會很快被專門負責收購的人買走。
記者:“那像他們收的規模有多大?”
“收的就很大了,收的規模很大,看他一開那個車,一天都收一車,應該收得到400斤那個桶可能有十幾桶一天他們收?!?/p>
就這樣,來自各家餐館的潲水,一部分被分離成為潲水油,去向不明,而另外一部分在拌入一些飼料之后,被眾多養豬場用來喂豬。
“剩飯剩菜,拿回來燒開就可以了,燒開就拌點飼料給豬吃就可以了?!?
(來源:中央電視臺-經濟半小時 )
12后一頁 >>
新能源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