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人合伙做生意如何設計制度

2009-11-17 00:44:08      戴天宇

  戴天宇/文

  編者按:一幫聰明人合伙做生意,誰都不想吃虧,都想占別人便宜,結果生意做不成了。怎樣設計一種制度讓大家都有好處呢?本文作者為最聰明的一群人設計了一套制度,讓銀行、擔保公司、中小企業老板相互博弈,最終辦成一件大事。雖然文字顯得枯燥、講的又是挺專業的事,但內在邏輯卻妙不可言,對設計企業制度大有幫助。

  中小企業融資問題是個世界性難題,也是金融市場化必然的副產物。

  這是因為,市場經濟是“嫌貧愛富”的,所謂市場配置,說到底,就是跟著利潤走,哪里利潤高就流向哪里,哪里風險低就流向哪里。信貸資金作為一種稀缺資源,在配置時必然會嫌棄資產實力較弱、信用等級較差、抵押質押不足、信息獲取困難的中小企業,從而導致中小企業“融資難”。

  但在政府方面,考慮到中小企業在解決國民就業、維護社會穩定、促進技術創新等方面所起的巨大作用,因而必須對中小企業融資給予扶持。

  為此,就要設法引導信貸市場上的資金流,使它在一定范圍和程度上發生轉向,更多地流入中小企業。

  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的政策性意圖,只能借助市場這一“上帝之手”來實現。所以,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成為多數國家扶持中小企業貸款的通行做法。

  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本身就是一種巧妙的制度安排。其依托杠桿效應,以少量擔保資金帶動大量金融貸款投向中小企業,通過市場化手段實現政策性目標。

  然而,中國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已經走上了一條區域化、商業化發展道路。民間資本大量涌入,自身實力較弱,經營不太規范,一旦發生代償就有可能虧損甚至破產,因而銀行不信任、不配合、不愿分擔貸款風險。

  在此情形下,擔保機構為避免風險全部壓到自己頭上,只能減少對中小企業擔保,或要求中小企業提供更多抵押質押,市場越做越小,自身難以壯大。

  擔保行業的這種惡性循環,靠政府的行政指令、道德說教,是難以解決的。

  顯然,要解開這個死結,誰來為擔保機構提供擔保就成了關鍵,這就是“擔保的擔?!薄贀?。

  所謂再擔保,就是在已有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的基礎上,政府建立再擔保機構,為擔保機構提供擔保,分散擔保風險、提高償付能力,使擔保機構更容易獲得銀行的信任,從而通過雙層杠桿效應(再擔?!獡!y行),起到放大中小企業信用貸款的作用。

  然而,一提到再擔保,問題馬上就來了,一些專家學者慷慨陳詞,提出“信息不對稱”、“道德風險”、“逆向選擇”等等的質疑。

  “哎呀,如果擔保機構和銀行聯起手來騙政府,再擔保豈不就成了唐僧肉?”

  “哎呀,如果給擔保機構提供擔保,擔保機構豈不就會追求高風險,放松風險管理(逆向選擇)?”

  怎么解決?辦法其實很簡單。

  信息不對稱?那就把再擔保機構、擔保機構、銀行放到一個相對封閉的體系中,把彼此間的相對不透明變得相對透明。

  道德風險?那就讓擔保機構、銀行出資參股再擔保,和再擔保機構拴在一根繩子上,形成利益共同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逆向選擇?那就讓這樣做的擔保機構和銀行“享受”更低的再擔保分擔比例、更高的再擔保保費,同時發生代償時,賠就先賠他自己的,想占便宜,只會偷雞不著蝕把米。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