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理人與企業家:天生基因造就今日角色

2009-11-17 09:03:39      風里

  風里

  唐駿,保守估計有上億資產,卻寧打工不創業。

  馬云,沒錢,借兩千美元創業,寧創業卻不打工。

  唐駿,不是沒有夢想,非創業之夢想,打工皇帝之夢想也。

  馬云,不是找不到好工作,不甘為人下也。

  人各有志,因為人各有類。十年來,我接觸企業家,測評他們手下的職業經理人,我感覺,經理人和企業家是兩類人——不同品種,不同心理結構??鋸埖卮騻€比喻,是“馬”與“牛”的區別。

  企業家精神,80%是天生的,所以,創業者往往年紀很小就開始創業了。在創業環境好的美國如此,在創業環境不那么好的30年前的中國也不例外。何享健早在1968年就開創美的了!想想那個時代背景,簡直令人難以置信。

  何享健只有小學學歷。和他一樣的還有統一的高清愿、日發的吳良定……太多了。也許條件好,他們當初也會讀大學,但是更可能發生的情況是:內心創業的激情,會燒得他們讀不下去書。

  沒錯,輟學肄業的創業者也不是少數,比如上了兩年大學就輟學的比爾·蓋茨開創了微軟;上了一學期大學就輟學的史蒂夫·喬布斯開創了蘋果。

  真正的企業家,即便開始沒有創業,也必不愿久為人下。比如丁磊,在寧波電信局工作了兩年,就按捺不住創業沖動,創立了網易。

  相對而言,企業家和經理人天生的心理基因就不一樣。

  企業家和政治家(社會變革人才)最難得,社會變革人才、創業人才、管理人才以及銷售人才,對心理品質要求是很高的,這些心理品質,不可以通過正規教育培養。專業人才,因為對心理品質要求不是很高,所以是可以通過正規教育大批量培養的。

  企業家們,利用有限的資源創立了自己的品牌、產品和服務,從而為社會貢獻價值和就業機會。他們成功的概率不大。敢于創業的人不多。我們看到的都是成功者。他們中的失敗者,負債累累,犧牲了自己和家人的生活質量。企業家不用上班,也沒有下班,24小時工作,夢里都想著企業。成功企業家身體好的不多。

  職業經理人的任務,則是通過為眾人搭建工作平臺實現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經理人必須具備五項心理品質:“與人為善”(讓人信任)、“追求卓越”(內在的高標準)、“自信果敢”、“戰略思維”(知道企業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以及如何做)和“知人之智”(知道什么人能做什么事)。

  比較而言,創業人才不僅必須具備管理人才必須具備的五項心理品質,而且還要具備冒險精神:賭徒般的孤注一擲。他們敢賭的心理機制有兩個:第一,他們不怕輸的后果。第二,他們對風險的感覺比一般人遲鈍,或者他們對成功概率的估計比一般人樂觀一些。所以,創業人才能夠做出一般人做不出的犧牲,看到一般人看不到的機會。同樣一個商業創意,一般人看到的是失敗的種種可能性,而創業人才看到的是成功的種種可能性。企業家搞砸了企業,只能申請破產保護。

  經理人冒的風險,相比之下就不值得一提了。美國大公司CEO搞砸了企業,卷鋪蓋走人,還有金色降落傘(寫在聘用合同里的優厚的經濟補償條款)。

  至于勤奮,企業家把身家性命都搭在企業上了,不勤奮才怪!但職業經理人也不差,嘔心瀝血拼盡全力也是常事。

  最重要的也是我最想總結的,是企業家精神?!渡虡I周刊》(Business Weekly)采訪柳傳志,問他如何和杰克·韋爾奇相比。柳傳志謙虛地說,自己的公司沒有GE這么大,跟韋爾奇相比有差距。我不同意。在我的人才分類學里面,柳傳志屬于企業家,杰克·韋爾奇屬于經理人。一個成功的創業人才需要的心理品質,比一個成功的管理人才多。所以,從人才類別來說,柳傳志比杰克·韋爾奇更難得。

  具備企業家精神的人,在人口中是極少數。眾多頭腦發熱的企業要求員工具備企業家精神。他們想過沒有,有企業家精神的人都去創業了,沒有企業家精神的人才打工。連職業經理人都很難有的企業家精神,何況一般員工。

  李開復最近的跑道轉換給大家一個聚焦的機會。他一直在跨國名企做研發和管理,很晚才走上創業之路。不難看出,他積累了雄厚的創業資源,很可能成功創業,但是做了一輩子職業經理人的他,從心理基因上看到底是哪一類人?如果心理上不是企業家那類人,他真的會享受創業的樂趣嗎?

  走在街上,我看到那些烤地瓜的、賣羊肉串的,深感他們其實都是具體而微的企業家,我向他們行注目禮。插圖/蘇益

  [作者本名李峰,香港大學心理學博士,怡安亞太咨詢(Aon Consulting Asia Pacific)首席領導力顧問,他剛剛出版了《五大品質:卓越領導力心理基因解碼》]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