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者的生活注定不會平靜與安分。先后帶領兩家企業在美國上市的印度人古普塔,再次證明了這一點
創業者的生活注定不會平靜與安分。先后帶領兩家企業在美國上市的印度人古普塔,再次證明了這一點。
在美國拿到MBA學位之后,古普塔進入IBM工作了一段時間。幾年后,他返回印度成立了自己的第一家計算機公司。然而硅谷的魅力吸引他再次回來,他意識到那里是個不僅能獲得成功,而且可以享受技術本身的地方。這次他加入了Oracle公司,作為第17名員工參與了首期市場開發計劃。后來他握緊雙拳對自己說:“好吧,如果他們能成功創業,我也能。”于是他在個人電腦興起的時候開發出相應的數據庫管理軟件,1984年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Gupta Technologies公司。
由于領先的開發和生產實力,該公司在成立前10年時間里相當成功,并于1993年順利上市,古普塔本人的身價一度漲到1億美元。事業達到了高峰的他有些沉湎于技術當中,卻忽略了市場的變化。公司里缺乏對外界環境高度敏感的人才,古普塔本人也過于相信自己的直覺,這使得他的雙眼被蒙蔽,錯過了蓬勃發展的互聯網產業所帶來的機會。
1994年,古普塔手下有人跳槽到網景公司,事后他很懊悔當時怎么一點也沒在意。“除非有一隊忠實的伙伴,靠個人理念成立的公司遲早要失敗。”他認識到沒有誰能夠聰明到感知每一次的技術變動。與此同時,微軟、Oracle等大公司隨即盯上了這一市場,在強大對手的夾擊下,Gupta Technologies的銷售額連續下跌,股價也一路下挫。
此時古普塔又犯了一個錯誤,Oracle發來收購邀請,但他一口回絕。這些問題直接導致了1996年公司的管理層動蕩。古普塔得到的教訓是:作為小公司,在市場中犯的錯誤有時是不可原諒的。Gupta Technologies最終還是在2001年被Platinum公司收購,不過此時古普塔本人早已經辭職離開。
這次失敗并未摧毀古普塔對創業的堅定追求。辭職后他周游世界,并投資了一些小公司。其中有一家名為Keynote的公司董事會,邀請他任CEO.他有些猶豫,因為該公司當時的情況并不好。但“用技術改變世界”的想法促使古普塔再次開始了創業之旅,他承認,自己是個有些理想化的人,并且很執著。
當然,這次古普塔已經學會了避免以往的錯誤。他發現不斷發展的軟件行業已經發展到了一個新階段,對于小公司,賣軟件的利潤已不是很高,反而第三方軟件服務更有發展潛力,Keynote的業務正是為網站的經營效果提供評估。更重要的是,他認識到單獨的一項技術創新不足以撐起一家公司的發展,時刻關注技術與市場的最新發展,提供多樣化的服務才是有效之舉。如今,無線領域繼互聯網之后成為又一個熱點行業,而Keynote開發的無線業務也在飛速增長,還收購了一些相關領域的優秀公司。古普塔用自己的實踐說明一位堅韌的創業者不會被輕易打敗,他覺得自己還有很多事情可做:“Keynote不一定是我的最后一家公司,我很有可能還會創業。”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