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和地方政府利益博弈的角度看,一旦引進外來資本,地方政府再想要干預也就力不從心了
文/本刊記者 陳捷
白酒,這個高度控制、腐敗頻現、治理低效的政府搖錢樹行業,如今面對加速前行的市場經濟似乎顯得力不從心,體制機制的痼疾頻頻曝光,因而五糧液事件的發生絕非孤立和偶然。日前,《董事會》記者專訪資深消費品專家、北大縱橫副總經理杲占強,在他眼中,政府松開有形之手,換取企業從產權到機制的深度變革機會已迫在眉睫。
過度干預引發治理困局
《董事會》:從古井貢、酒鬼酒、茅臺,直至仍處漩渦中的五糧液,造成白酒業今日發展困局的根源是什么?
杲占強:試從兩方面解析:表面上看,品牌和營銷是影響白酒企業績效高低的重要因素,很多專家把白酒企業取勝之道歸結于品牌建設與渠道管理,當然也有專家指出產品香型、口感等能否具有超越地域性對獲取更大市場份額的重要性。但從全國整體來看,白酒業“滯脹”的根源主要在于其治理結構,即產權和機制的問題。很多企業的產權不明晰,權責不明確,這些深層次的問題是造成白酒業發展困境的核心要素。白酒業出現的一系列事件,包括去年古井貢事件以及此前的茅臺接班人問題,我們都能看到地方政府利益在博弈中所起的壓倒性作用,這其實是白酒業向現代化管理轉變中面臨的最大瓶頸。不難想象,一個行業如果是由政府主導,那這個企業是絕對做不到“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在未來影響行業發展的諸多因素中,基于地方財稅格局的利益之爭是個關鍵問題,在短期內可能無法解決。
同時,酒企的管理,尤其是戰略、人力資源、企業文化等方面也存在著問題。如果這些管理經營中的基本問題不解決,而僅僅把目光聚焦到品牌造勢中去,企業往往走而不遠。
《董事會》:根源在政府干預上?
杲占強:在當前政府因素主導行業發展的情況下,企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必然大打折扣,白酒企業不作為或者亂作為的背后總能看到政府的影子,所謂鬼影瞳瞳也??陀^講,近年來很多白酒類公司在內部管理上做了不少工作,也在積極的向現代管理轉變。但是由于產權機制的不完善,進一步引發了內部權力制衡、對股東信息披露、職業化團隊建設等方面的問題。不少企業內部的董事會格局、董事會和總經理之間的配置,還是形式大于實質。反觀家電等行業,由于地方政府干預相對比較少,加上具有良好的管理水平和技術支持,經過與跨國企業浴血奮戰后能夠獲得立足之地。
《董事會》:那么,如何紓解政府干預帶來的治理困局?
杲占強:既然行業自身無法突出重圍,我希望白酒企業能進一步引進外來資本,通過資本的力量進行有效的股份改造:企業發展壯大并在國內乃至國際具有影響力,一定是管理、產業及資本的三方合力打造而成。對于白酒行業而言,運用外來的資本力量,迅速對其自身的內部治理結構進行完善,并能有效的擺脫地方政府的利益桎梏。從而獲得更大空間的戰略可能。
當然,一家上市公司的董事會、監事會能不能真正運作起來,除了相關的監管機構會對它提出要求外,中小股東的力量也不容忽視。中小股東應當真正關注企業發展而不是短期投機,真正要對企業的發展不斷地提出要求,比如要求董事會在開會、議事規則,甚至包括內部管理、股東大會、信息披露各方面都要健全,要完善,要公開,要透明。沒有要求就不會有這種意識。解決治理困局一定是一個系統的工程,需要各方積極力量都參與進來。
規范整合方能善治
《董事會》:從國際酒業格局被保樂力加、帝亞吉歐等巨頭壟斷的情況看,您對中國白酒業的發展趨勢有何判斷?
杲占強:中國的白酒行業大有機會,但是需要進行一輪甚至幾輪的產業整合,實際上,這種產業整合已經開始但還遠遠沒有結束。產業整合的背后其實就是資本運作和管理能力的博弈。不管我們愿不愿意,不論有多少利益的紐結,白酒業的產業整合總有一天會讓少數企業突出重圍并一躍龍門,但是大量的企業則會灰飛煙滅。這種呈螺旋式往上走的產業整合對行業發展大有裨益,比如貴州董酒引進外部資本的力量,企業治理有明顯改善。我們期待更大范圍的產業整合,在優化資本的條件下進行有效的產業整合,在產業整合的基礎上大力提升管理水平,這樣一定就可以提升產能創造價值,從而獲取更大范圍的影響力。我的判斷是,那時在全球將形成一批具有一定影響力的中國品牌,中國白酒業的競爭力會大大的提升。
《董事會》:提到整合,不少現金流過剩的白酒企業會理解為應該多元化。
杲占強:多元化確實是企業戰略規劃的有效路徑之一,企業集團如果發現規模經濟甚至產業鏈經濟,完全可以進行相關多元化,這是做大做強主業的有合理選擇。但是包括絕大部分白酒公司在內的諸多國內企業,盲目進行多元化,大量投資于自己不熟悉的行業,比如投資房地產或炒股票,這些副業帶來的收入短期看比較可觀,但從長期看卻得不償失。我希望中國的白酒企業在經過一兩次的教訓之后能夠轉到自己的主導產業上來,把自身的潛能和聚集的優勢充分轉化出來,把這個產業做大做強,我覺得這樣比較好。
《董事會》:那么,我們能從國際酒業巨頭身上獲得怎樣的管治借鑒?
杲占強:一定要承認:我們在管理和經營上都與國際巨頭存在很大差距,從“內圣外王”的角度來看我們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我們一定要謙遜的向國際酒業巨頭學習管理、產業、資本結構等。保樂力加、帝亞吉歐等酒業巨頭的管理相當規范運營也大有章法,無論是外面聘請職業經理人還是內部人員的提升,還有對外的品牌建設,都做的很穩健,這正是我們學習的重點所在。另外,對于中國企業來說,管理既是一個很基礎的問題,也是一個跨越不過去的坎,對中國的白酒業來說,我建議從人力資源和企業文化建設著手,在做好戰略定位的情況下,致力于人力資源的崗位、績效、薪酬建設,解決好人員的選用育留問題,同時關注企業內部的文化建設,酒的屬性決定了它首先是一種文化的附屬品,如何通過文化與品牌結合去對接顧客的消費利益點、關注點、情感訴求點,是我們企業必須思考的問題。 我們可以有超越夢想的雄心,但是我們要從腳下一步一步走向未來。此后山高水長九死一生,我們惟有以堅韌之心一路耕耘而已。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