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8日,經歷兩個季度大幅虧損的聯想集團(00992.HK)宣布了2002年以來最大規模的重組計劃。飽受金融危機摧殘的聯想,此次重組以兩個關鍵詞重新定義未來的疆界:中國和消費業務。
在一個PC產業的變局中,聯想希望通過快速轉變重新抓住市場發展的脈搏。
作為第一家走向全球的中國消費產品品牌,在國際市場奮斗四年的聯想,有過成功也有失敗。與華為、中興等以技術為主的B2B公司走向國際相比,聯想這樣一個中國消費品牌,走向國際,外國人與中國人、文化與理念的沖突尤其明顯。
聯想現在很“中國”,經過近一年的努力之后,聯想也開始實現贏利,但一家國際化的跨國公司,聯想的中國團隊積累了一定的國際化經驗之后,勢必將中國的變成世界的。
當PC產業利潤日漸微薄、越來越像制造業的時候,整個產業正面臨挑戰,未來三網融合、云計算、3G等所帶來的產業革命正在顛覆PC產業。
而應用也正從以PC為主,向移動終端為主的多終端過渡,使智能手機和中間產品上網本大行其道。特別是近兩年來上網本作為一種新興的產品形態在市場上獲得了爆發式增長之后,來自臺灣的宏碁、華碩等主要依靠上網本獲得了大量的銷量和市場份額,延緩了金融危機的影響,但聯想在這方面比競爭對手有些慢。
當宏碁于2007年收購Gateway時,這家臺灣電腦公司急切希望超越聯想,之前兩家公司一直難分高低。不過,從那以后,兩家公司之間的差距顯著拉大:如今宏碁在全球個人電腦市場中占有12%的份額,僅次于惠普和戴爾,而聯想的市場份額雖然也有增加,但其8%左右的市場份額已經排名宏碁之后。
在這個PC產業轉型時期,單靠PC打天下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在上網本上取得成功之后,宏碁已經大力開始向智能手機進軍,期望占據PC業轉型的制高點。
過去幾年來聯想在國際市場上過多地依靠了IBM的高端商用產品線和IBM原有的商業模式,一直忙于整合,由此產生的一些問題給經濟衰退時期的聯想造成了比許多競爭對手都更加沉重的負擔。而向多元化轉型的聯想運作上相比競爭對手有些慢。
好在,回過頭來的聯想也認識到了只專注PC沒有未來。聯想以2億美元重新購回賣給弘毅投資等投資者的聯想移動業務,開始進軍智能手機市場,抓住產業的變化。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