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英語有望與國際先進評估標準接軌

2010-03-01 14:05:20      挖貝網

  六大權威機構在華發起中國兒童英語語言應用能力調研及評估項目———

  ●專家觀點

  中國兒童英語教育應該怎么搞

  中國兒童英語語言應用能力調研及評估帶來的啟示和影響

  據了解,此次研究項目是HMHG在華搭建暢通交流平臺與學術研究的一部分,HMHG從全球戰略高度看到隨著全球化加速,經濟對接、教育模式接軌、全球精英人才素質一致將是大勢所趨。2007年,HMHG攜同質同步“美國小學”課程體系瑞思學科英語進駐中國,以浸入式學科英語的教學理念和未來領導力培養體系在國內迅猛發展。而此次調查結果顯示,參考美國公立小學的教學目標,以及對比美國同年級孩子的標準,瑞思學員中有50%以上孩子的水平達到了美國標準的平均水平,有23%以上孩子甚至達到了美國標準的優秀水平。調查結果還顯示,瑞思學員的閱讀能力處于同齡美國學生平均水平,語言理解技能甚至略高于美國學生。數學測試中體現出來的優勢不僅僅在計算能力上,在數學思維及運用數學知識思考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上也表現優異。

  對此,瑞沃迪國際教育高級副總裁趙勇女士表示:“這可能得益于我們不是以分數為培養目標,而是以最終孩子能夠獲得英語語言應用能力并用它展示自己的才華和素質為最終培養目標有關。”說到此次白皮書的推出將給國內兒童英語學習帶來哪些影響時,她認為,這次美國專家帶來了很多東西,包括評測方法、思維角度等等。“它使我們重新審視和思考少兒英語培訓這個領域,為了適應整個時代變化,適應整個經濟全球一體化的形勢,我們到底要在少兒英語基礎教育這塊為孩子做些什么,能夠讓他們具備哪些應對未來的能力。我們發現他們用了很多不同的評價和調研的方法,包括他們去審視某些反映出來的結果,更加客觀和全面。他們的評價不僅僅從一個單純語言或分數的角度,而更多是從語言應用和能力的角度出發。HMHG之所以做這個事情是因為他們對教學結果非常關注,而這種教學結果不僅僅體現在分數上,不是傳統的那種衡量標準,而是追求現實教學的成果。國外專家學者通過采用國際領先的測評系統,全方位的去評價孩子英語應用能力,評價的結果將更為真實、全面,加上英語教育專家對于中國少兒英語教育現狀的研判,對于從事英語教育的工作者來說,有著很重要的學術參考價值和依據,相信將成為引領整個行業乃至中國英語教育的風向標。” 趙勇女士指出。

  瑞沃迪國際教育董事總經理夏雨峰也指出:“我們做這件事本身就是對這個問題的一個解答。首先,我們希望通過自身努力,真正把教育目標回歸到能力的本質上來。要解決孩子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問題,這才是教育本質的東西,才真正是教育工作者應該追求的東西。其次,我們一定要讓孩子學習學科知識,因為一種語言不結合學科只能講故事。第三就是要培養縱深學習能力。老師教的畢竟有限,很多東西是靠自學得來的,也就是說你學習能力有多強,意味著你今后能夠持續上升到什么程度,這個東西遠比不斷灌輸有用。瑞思課堂就非常注重孩子能不能培養出自己獲取問題、找到問題根源、再找到解決問題方法的能力。”

  專家指出語言環境、能力培養是兒童學習語言的關鍵

  教育專家王東異指出,對于兒童來說,學習外語的環境非常重要。比如,學校每天都有10個環節,其中可以固定兩個環節說英語;當積累到一定量之后,借用肢體語言再花三個月左右時間,孩子就會一些簡單英語;而在持續六個月時間后則能講一些詞或簡單句子。這種浸入式的應用學習方法在生活中一直被沿用,如果堅持在聽不懂的情況下也不說中文,日積月累就會將目的語言視為工具語言。他說,日常生活中如拿碗、筷、衣、帽等都說英語,如此循環使用,兩個月后孩子就會逐步掌握語言技巧,所以設置英語語言環境是關鍵所在。

  瑞沃迪國際教育高級副總裁趙勇女士也表示,此次研究項目中就包括有關兒童英語能力和領導力培養的綜合研究、接受過浸入式學科英語和未來領導力體系培養的學員與未接受過的孩子英語語言能力及綜合能力對比報告、接受過浸入式學科英語及未來領導力體系培養的學員語言和數學能力與美國同齡學生能力的比較以及發展中國兒童研究能力的計劃等等。她希望未來的研究計劃將幫助國人找到一種最佳的少兒英語教學及實踐方法。

  孕嬰童商務網專家建議,對于有條件的家庭而言,應為孩子營造英語學習環境,包括選擇全英語環境的學校,或家庭成員中本身就具有多種語言基礎,應在日常生活中盡量用多種語言與孩子進行交流,把握住兒童在六歲之前學習多種語言的敏感期。教育專家王東異先生表示,中國兒童可以學英語,但應在浸入式的方式下循序漸進。比如有的幼兒園可利用午飯時間,刻意進行聽、說練習,且要求老師不講中文。語言應用是孩子未來發展重要工具之一,因此在教學方法上一定要科學、采取浸入式方式。否則會適得其反,讓孩子失去學習的興趣。文/李瑤琴

  一個由美國學者主持的中國兒童英語語言應用能力調研及評估項目,一場由中國4-12歲“小助理研究員”共同參與調研、分析、研究的項目管理實踐……看似沒有關系的兩件事情卻在中國英語教學界引起了不小的關注。

  一方面,在國內英語教育仍存在以考試、考級為主導、有悖兒童語言發展規律的今天,這一采用國際通用的測評系統,統合多種國際領先測評軟件和工具的語言評測體系能否“洋為中用”,能否對中國英語教育行業產生沖擊和影響自然會吸引大家的眼球。另一方面, “小助理研究員”的選拔和參與,不僅讓我們換個角度看兒童英語的評價標準,更為重要的是,為中國孩子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實踐機會和平臺,為他們申請“常青藤”等世界名校奠定了基礎,將成為未來精英培養的新嘗試,因此也引起了英語教學界以及兒童家長的強烈關注。

  ●新聞背景

  近日,由全球最大K12教育集團霍頓·米夫林哈考特HMHG聯合國際閱讀教學聯合會、美國教育研究聯會、美國國家教育評估委員會、美國國家閱讀委員會、美國德克薩斯州閱讀聯合會等六大權威機構專家團在華發起的中國兒童英語語言應用能力調研及評估項目暨《中國兒童英語語言應用能力白皮書2009版》發布儀式在京舉行。

  此次調研及評估項目主要以接受傳統英語教育的4-12歲孩子、剛接觸學科英語教育的孩子以及接觸過學科英語教育1年以上的孩子作為評測對象,從口語交流、學科語言的應用以及綜合能力等三大方面對中國現階段孩子的英語水平進行調研、分析以及評估和診斷,整個項目為期三個月。

  其間,教育專家團深入公立小學和英語培訓機構采集千余份有效樣本,保證了調研結果客觀性和準確性。此次調研及評估項目采用國際通用的測評手段,統合多種國際領先的測評軟件和工具,將常模參照式測評與標準參照式測評相結合,借鑒國外先進的觀察量表和檔案報告,把過程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

  ●新聞現場

  目擊:幾十名小助理研究員的“精彩表演”

  與一般項目報告會不同,《中國兒童英語語言應用能力白皮書2009版》的發布形式頗為與眾不同。

  在嘉賓致詞過后,幾十名參與研究項目的小助理研究員紛紛走上主講臺,對照他們自己精心制作的PPT,一邊用英語向來賓做著結題報告。小孩子們流利的英語和自信的表現令在場人士無不感到驚訝,而這些上臺演講的孩子最大不過14歲,最小的才只有7歲。作為此次中國首個兒童英語語言應用能力調研及評估項目的一大亮點,就是為中國孩子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實踐機會和平臺。項目開展之初美方就從該研究項目中方合作者——瑞思學科英語的在讀學員以及通過媒體邀請前來報名的瑞思體系外的4-12歲孩子中,選拔了100名孩子作為“小助理研究員”。

  這些小助理研究員在研究開始前每人得到了一份專門為此項目制作的材料——《A Handbook for Young Researchers》。通過這本手冊以及相關的培訓環節,孩子們學會了研究工作涉及的4個主要步驟:以一個研究課題或問題展開調查;收集相關的信息;分析收集回來的數據;最后總結并分享研究結果。助理研究員們通過專業的培訓,學會了做調查問卷和采訪的方法,從實踐中展開調查研究,每一個小助理研究員都要從他們的家庭、朋友、鄰居,甚至是陌生人中找此項研究課題的答案。他們獨立地完成收集數據的工作后,小助理研究員們整理了他們的研究發現、并將整理好的數據轉換為百分比、圖表等形式來歸納總結,然后得出結論。而每份已提交的研究結果都經由權威教育專家團和瑞思學術團隊進行嚴格審查,最后小助理研究員們還要將他們的研究成果以報告、海報、PPT等形式演講給大家。于是就發生了我們先前見到的一幕。

  解讀:推出“小助理研究員”意義何在

  “看到了小助理研究員們用心專注地做出數據統計分析,孩子們充分發揮創意和想象力去做PPT,他們自信大方地用流利地道的英語演講自己的研究成果……我的心情是非常欣喜和欣慰的。我們與廣大家長一樣,真切感受到了這些小助理研究員們的英語語言運用能力、學科知識駕馭能力、項目研究與管理能力、社會實踐能力以及演講演示等綜合能力都得到了鍛煉和提高。”在發布會現場,瑞思學科英語學術總監袁雪女士激動地說道。

  與她同樣激動的還有孩子們的家長,楊含嫣同學的家長就表示:“在這次活動中我深深體會到一個好的鍛煉機會和平臺對孩子的學習和成長多么重要。從磕磕巴巴到言語流利,從膽怯害羞到自信滿滿。當著美國教授和眾多小朋友的面流利地演示,我看到了她在語言、人際交往、學習方法和習慣養成等多方位的進步和提高。感謝瑞思提供了這樣一個鍛煉的機會,讓她終身受益。”

  瑞沃迪國際教育高級副總裁趙勇女士對此指出,在國際上申請“常青藤”等名校已不再是高分的較量,學校更看重孩子們的社會實踐能力、項目管理、與人溝通的能力等等,良好的社會實踐記錄將會為孩子們的未來加分。設計調查問卷、采訪搜集數據、分析數據等等,這些活動不僅是孩子們難得的社會實踐機會,還鍛煉了孩子們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團隊協作和溝通的能力等等。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不僅能運用學到語文、數學及科學等知識,還鍛煉了多元的能力。

  她還表示:“我們當家長的都希望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不僅有廣博的知識,還有引領世界的能力,不僅能肩負使命和責任,更有雙贏意識和創新精神。本次活動讓我們的孩子從現在開始就作準備,從現在起就站在世界的大舞臺上,參與國際社會的實踐活動,擁有成為世界公民的話語權和多元能力。相信很多家長送孩子來參加本次活動的目的,也不僅僅希望他們學到英語知識,更希望孩子能夠建立正確的思維方式,養成終生受益的習慣,成長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優秀人才,而這也是瑞思將承擔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我們相信這一切都將在不久的將來實現。”

  ●新聞調查

  造成中國兒童學習語言問題的主要“病因”何在

  談及HMHG集團為什么要發起中國兒童英語語言應用能力調研及評估項目的原因,瑞沃迪國際教育高級副總裁趙勇女士告訴筆者,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加速,良好的英語語言能力、豐富的學科知識以及優秀的綜合能力,已是“精英教育”大勢所趨,成為世界各國、知名企業對優秀人才的共同評價標準。與國際教育接軌,儲備孩子未來的核心競爭力,已不僅僅是中國家長們關注的焦點,也是整個社會的教育使命和責任,這是HMHG發起此次活動的初衷。說到這一點時趙勇女士對于國內目前兒童英語語言應用能力評價標準的現狀表示出擔憂:“國內對于學生英語水平的了解,長期以來主要是通過分數來判斷,其實國際上有一種感覺,高分低能已經成為中國孩子走向世界的軟肋。”

  瑞沃迪國際教育董事總經理夏雨峰也指出,中國兒童的讀、寫功底都較為扎實,這應得益于中國傳統應試教育的傾向性。但聽、說有所欠缺和不足,必然導致英語溝通不暢以及形成學術交流層面的障礙。其次,對異國文化的理解不夠。畢竟我們學語言的目的不能是只為了考試、考級,而是為了能交流或在國外工作生活,并在這種過程中創造價值。三是國人學習英語的知識、技能、結構都比較單一。以“藍海戰略”一詞為例,高中畢業的農民工都認識這幾個字,但由于欠缺學科知識,相信有很多人難以用語言來準確表達“藍海戰略”的真正含義。

  教育專家王東異先生也表示:“老師打開書本指著單詞‘蘋果’就讀‘apple’,還不如在每次孩子拿起蘋果吃時就說‘apple’簡單,因為重復十幾次后孩子就學會了。由此可見,如今的教學方法已經了違背兒童語言學習的發展規律,顯然不會有很好的效果。”

  中國少先隊工作學會理事廖祥兵先生對此指出,兒童學習世界語言是大勢所趨,同時也應該注重從小培養語言環境與學習習慣。但在以考試、考級為主的應試教育背景下,在我國學英語的人中有80%的時間都耗在了考試上。這樣把學習英語與考級、考試相結合,已經嚴重偏離了學習語言的目的。

  文/李瑤琴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