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創辦五星電器到淡出后二次創業,再到現在熱衷于股權投資,汪建國正在由當年的家電老兵蛻變為資本新玩家。
今年2月底,汪建國宣稱,其與阿里巴巴的馬云、巨人網絡的史玉柱,以及聚眾傳媒的創始人虞鋒等聯袂創立了“云峰基金”,該基金將投向新能源、高科技和消費領域的新模式三大板塊,汪建國本人負責“消費領域的新業態”。
一年前,離開五星電器后,汪建國的身份是江蘇五星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五星控股)的董事長兼總裁。
3月3日,南京五星控股大廈6樓。汪建國辦公室的太陽房內有一扇小門,推開門,可見一處小小的園林,小橋、流水、涼亭,汪建國本人得意地稱之為“空中花園”。
不過,若在五星控股大廈樓下抬望眼,是看不見“空中花園”的,用汪建國自己的話來說:“為什么要讓外人看見呢?”這名一度與張近東、黃光裕齊名的家電巨人,仍不愿張揚自己。
淡出五星電器
汪建國早年從政,后從商。1998年,汪建國創建五星電器,不過當時還沒有一家正式的賣場,五星電器僅以空調專賣店的面目出現,這與另一位南京家電連鎖大亨張近東的起家之路如出一轍。
盡管五星電器創立于1998年,但汪建國更愿意將 “五星元年”鎖定為2001年。同年4月18日,五星電器首次以家電賣場的形態出現于南京。后來汪建國的五星電器始終被市場認為是業內除了國美、蘇寧外的老三。
“家電連鎖走得注定是擴張之路,而人力、經驗積累到一定程度,企業再進一步擴張布點,最需要的就是資本的支撐。”汪建國表示,五星電器一直未曾放棄過上市融資的打算。為此,五星電器一度引入了世界銀行等投資者,最早在2004年就圖謀上市。
不過由于外資背景,擬作為紅籌股在香港上市的五星電器,卻被有關政策擋在大門外。與此同時,國美和蘇寧卻先后成功上市。五星電器與 “蘇美”的差距由此拉開。這一點,汪建國并不諱言。
上市路行不通,汪建國只得為五星電器另謀出路。2006年5月,美國最大的家電連鎖企業百思買以10億元人民幣注資,覓得五星電器51%的股權。五星電器有了一個“洋爸爸”。爾后,百思買又將股權比例增值75%。
盡管百思買入主后,五星電器已經不再姓“汪”,但幾乎所有的員工,都沒有感覺到有什么變化,談起五星電器時,五星電器的員工都依然認為汪建國才是企業真正的主人。直到2009年2月,五星電器被百思買100%控股,汪建國選擇了離開。
“不能說,我對五星電器是沒感情的,我選擇離開,有兩個原因:第一,老大老二的位子已經被蘇寧、國美坐了,五星電器盡管緊跟其后,但其間的差距卻有不少,既然無法帶領五星電器沖至業內第一,不如選擇放手;第二,百思買注資后,五星電器成了合資企業,盡管我不是說合資企業的形式不好,但畢竟中西方的企業文化是有差異的,這也是我最終選擇離開的原因之一。”
跟隨汪建國多年的一位秘書稱:“汪一直很低調,離開五星電器,也沒有過多地渲染,更沒有高調宣稱自己的新動向,這和他的性格有關。”
離開五星電器后,汪建國將手上的五星投資改名為五星控股,該企業與五星電器再無任何關系。此“五星”已非彼“五星”,但汪建國仍是那個汪建國。[page]
二次創業
“五星控股以投資主體,分直接投資和間接投資兩塊。”汪建國所謂的“直接投資”指的是實業投資。比如房產領域,盡管項目不多,但地塊都比較大,如在江蘇溧陽和宜興的項目等。
較之地產,汪建國更看好他新創辦的兩家連鎖業態的公司,一為孩子王,二為好享家。前者專攻母嬰市場,后者專攻高端家居市場。五星電器出身的汪建國并沒有放棄他所熟悉的商業零售領域。
“母嬰商品市場和高端家居產品的市場,目前可以說是一片藍海,比利潤微博的家電連鎖業態,這幾乎是一塊未開墾的處女地。”汪建國稱。
汪建國的孩子王除了嬰幼兒商品外,還提供早教、英語教育、游泳教學、餐飲等,第一家孩子王2009年12月在南京落地營業,經營面積達6000平方米。
至于好享家的高端家居用品市場,汪建國自己打了一個比喻——“舒適的家居環境服務商”。
“再拿飲用水來說,現在的自來水污染嚴重,如何將水凈化、軟化、酸堿調控,這些都是問題,但我們可以解決。簡單地說,好享家可以提供一攬子家居環境的解決方案。”好享家2010年剛剛在南京落地,1個月就接到了200個訂單,“我們都忙不過來了,接了訂單,卻沒時間去做。這至少說明一點,市場還大有可為。”
按照汪建國透露的計劃,2010年,好享家和孩子王都將在年內增開至5家連鎖賣場。先布局江蘇和浙江,2011年開始進軍上海。
資本玩家
五星電器的經驗已經告訴汪建國,連鎖賣場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是資本為王,先有資本,后有擴張。因此,汪建國、馬云、史玉柱等聯合創立了“云峰基金”,而前者又負責“消費領域的新業態”,這很容易讓市場聯想到,云峰基金即將布局汪建國自己的好享家和孩子王。
但汪建國卻予以否認,“至少暫時沒有考慮。”和馬云、史玉柱、虞峰等商界巨頭聯袂,并沒有什么傳奇故事,“很簡單,我們都是長江商學院的同學和校友,我和馬云很熟,馬云和史玉柱很熟,一來二去,三談四論,我們就拍板決定了。”[page]
對于云峰基金的總體資金規模、汪建國等人各占多少股權、目前有何投資項目,汪建國守口如瓶,“我們有保密協議的,不能對外公開,手上的項目肯定是有的,集中在新能源和高科技領域,但具體的不便透露,云峰基金的投資最終是以企業上市為目的的。另外,還可以透露的是,云峰基金的資金規模不是一般的大。”
汪建國強調,由他與馬云、史玉柱等人創立的云峰基金與其他投資基金所不同的是,“我們都是企業家出身,且各人所在的行業不一樣,企業家去做投資人,和純粹意義上的投資人,看問題的角度會完全不同。”
其實,早在云峰基金創立之前,汪建國就已經悄悄布局了資本市場。2009年12月9日,南京上市公司焦點科技(002315.SZ)在創業板掛牌上市,發行價42元,但開盤價卻高達78.55元,截至2010年3月4日,收盤價達69.45元,公司的第九大股東江蘇信泉創業投資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信泉創投)因持有70.50萬股,賬面市值逼近5000萬元。但鮮為人知的是,汪建國本人就是信泉創投的董事長和第一大股東。
值得一提的是,汪建國的信泉創投在焦點科技2007年8月24日增資時,取得上述股權的成本僅有400萬元,3年不到的時間,便實現賬面浮盈12倍以上。
只不過,信泉創投與五星控股并無關系。除了焦點科技外,汪建國通過五星控股和信泉創投還投了多家擬上市公司。
如今投身資本市場中的汪建國依然保持著慣有的謙遜,就連接電話時,50歲的他仍然自稱:“我是小汪”。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