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新技術”、“節能智能化”、“稻草麥秸木屑”等做燃料,幾分鐘就能產生燃氣、“做一頓飯只需1.5公斤柴草”……電視廣告上,這些詞句被用于修飾植物氣化爐這種“神奇”的產品。而用“火熱的發財傳奇”渲染的加盟、代理合作模式,吸引了眾多想科技致富的農民。氣化爐廣告如火如荼的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參與氣化爐項目的農民傾家蕩產,真正富起來的是生產氣化爐的人。中國農村能源行業協會節能爐具專業委員會主任郝方洲稱,生產植物氣化爐的,全是在騙人,其技術尚不完善,也無行業標準,不具備推廣價值。而全國各地指控植物氣化爐詐騙的消息一直不斷,僅北京,2009年至今就接案百余起。
在南海,這樣的騙局也在發生。南海稼燃、南海騰威等氣化爐生產廠家,在外地投放廣告,讓那些盼望改變窮困命運的農民拿出多年積蓄成為“代理商”后,最后發現自己買了一堆破銅爛鐵。
追討、投訴,路漫長。在受騙農民沉默以及無奈的背后,是亟須規范的制度。
神奇廣告和農民的致富夢
“只買爐子不買氣,點火即用天然氣。”這是南海稼燃機械設備有限公司對消費者的承諾。
南海稼燃在官網中稱,他們的氣化爐可制造植物燃氣,火苗呈藍色火焰達一尺多高,一般家庭一頓飯只需要1.5公斤左右的柴草即可完成,屬于“全新智能化技術”。官網首頁還有段視頻,循環播放著一個中年農民張云鵬的發家傳奇:張云鵬說,“在我們這里,這個爐子是供不應求的。”張云鵬自稱是氣化爐的代理商,他將成功歸因于南海稼燃產品先進。南海稼燃在廣告中稱尋找合作經銷商,根據經銷費用的不同,將經銷商分為省、市、縣、鄉鎮四個等級,并為經銷商進行了利潤分析,一個10萬戶縣市的經銷商,如果年銷售1000套,年利潤50萬以上。南海稼燃稱,這是“一個充滿暴利的行業”。
經過電視媒介的傳播,這樣的節能產品,這樣的致富傳奇,很快便延伸到它的接受群體。2010年5月8日前后,廣東陽江的邱原從某省級衛視看見南海稼燃的廣告,深信不疑,他對妻子說:“這種東西在農村一定能賣得好。”初中畢業后,邱原一直在服裝廠打工,年過四十的他渴望復制“張云鵬式”的成功。一個電話,聯系上廠家,5月25日,他來到了南海稼燃公司。
那是一個陽光兇猛的午后,33℃。但廠家的熱情比氣溫還高。參觀生產車間時,面對紅色而非廣告里所說的藍色火苗,技術人員說那是“紅外線的”。邱原要求買一臺回去試試,被拒絕“本公司的產品不可以零售,必須先簽代理合同。”
作為南海稼燃在陽江市的唯一代理商,邱原交了15800元。這筆錢對在服裝廠工作每月一千多塊收入的他而言,幾乎是全部積蓄。公司人員告訴邱原,交錢后,公司免費鋪送價值16000元的產品,銷售達160臺產品,公司全額返還經銷費15800元,“也就是說,賣好了,這筆錢還是自己的。”在“技術培訓”中,一位黃師傅讓他看產品安裝圖,教他如何放原料,如何點火,最后去技術部領取半張A4紙打印的合格證書。
邱原與南海稼燃簽約合同的最后一款寫著:“本公司所提供的宣傳、文字、圖片、廣告等不作為甲乙雙方的契約條件,亦不作為本合同的補充條款。”初中畢業的他并不明白這句話的實際意義。
繁忙的廠家和不完整演示
回到陽江的邱原,沒曾想,迎來的是親友們潑來的冷水,他們一致認為邱原上當了,這類產品“只能看看,不能用的”。邱原這才想起去查查互聯網,大量的負面評論,以及“騙局”的字眼讓他絕望。
與邱原類似,今年6月下旬,湖南邵陽農民鐘緯也在某省級衛視看到秸稈變燃氣的氣化爐廣告,不過廠家是南海騰威機械設備有限公司,他被“納米新技術”、“免費綜合培訓”等關鍵詞吸引了,帶著科技致富的愿望,來到南海里水鎮伴仙崗工業區,南海騰威所在地,雙方簽署代理合同。交了16800元后,鐘緯成為該公司在湖南邵陽、婁底兩市的“市級代理商”。8月2日,回到邵陽的鐘緯收到第一批氣化爐,25套,每套標價800元。按照從公司學來的技術,他安裝了一臺氣化爐試試看,結果與廣告大相徑庭。一連試驗了三天,最終得出結論:“16800元買了一堆廢銅爛鐵。”
事實上,關于指控植物氣化爐詐騙的消息一直不斷。新華網8月19日報道,2009年以來,北京共接到以“加盟銷售秸稈氣化爐”為名實施合同詐騙類案件100余起。
近日,南都記者以買家身份與南海稼燃一名自稱張經理的中年男子電話取得了聯系,并受邀來到該公司參觀。當時,張經理的辦公室內一片繁忙景象,大門內右側,坐著四排、20多名男女忙著通電話:“你是在廣州嗎?我告訴你怎么過來……”張經理說生意很好,他們的客戶一般是在外省,遍布廣西、湖南、安徽等地,幾乎每天都有新的加盟商增加。
在氣爐演示房,南都記者看到,該氣爐由一個高約1米的鋼質圓柱筒,連接兩根鐵管到煤氣灶上組成,圓柱筒下方有個密封的小閥門。站在旁邊,能感受到一股熱氣,屋內也有一小股煙。“可以炒菜煮飯,跟用煤氣一樣”,一名工人介紹,只要把秸稈、木屑等物放進去燃燒就可以了,火的大小可以通過煤氣灶的按鈕隨意調控,“可以管好幾天,不用的時候關了灶,就行了。無煙,無味,無焦油產生,經久耐用。”不過,點火還沒有十分鐘,張經理就催促南都記者離開,去辦公室談談代理事宜。
作為中國農村能源行業協會節能爐具專業委員會主任,郝方洲從1980年代便關注氣化爐項目。9月21日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郝方洲稱,“該項目技術本身就沒有過關。”北京市曾有嫌犯在演示氣化爐燃燒時,在爐內燃料中加入助燃劑,讓事主誤以為氣化爐可正常使用且節能環保。關于連續穩定燃燒2小時的廣告說法,郝方洲稱,“我們做過大量試驗,三個小時后,屋子里全是焦油味。”
郝方洲透露,早些時候,北京警方曾建議北京的電視媒體不要再播放此類廣告。而北京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就氣化爐問題,2008年便出臺北京市地方標準,明確指出爐灶分離的氣化爐,由于技術不成熟,不應推廣應用。對于此類產品的成本,郝方洲說很難統計,如果是自己生產的,不到300元;如果是從別人那里轉手,一般在300到800元之間,與批發多少有關。“政府應該全面禁止氣化爐的生產、宣傳和銷售,因為他們在騙人。”[page]
違約金轉讓費和無果的舉報
邱原再次來到南海稼燃,要求退貨。接待他們的黃姓業務經理說,“貨可以退,但錢就沒有了。先要扣30%違約金,再扣技術轉讓費12000元。”邱原懵了。
同是看到南海稼燃電視廣告的江西安義縣農民黃芳,也曾與南海稼燃簽約,交了900元押金后,成為“縣級代理商”。黃芳的一位在檢察院工作的親戚稱,幾天后南海稼燃并沒有按照約定,先交一臺氣化爐試用。黃芳要求對方退回押金,則被拒絕,“我指責他們詐騙,對方說騙你900元又怎樣?人家兩萬都騙了。”
投訴,成了必然途徑。
2010年6月1日,南海區工商局舉報稱,南海稼燃銷售劣質“稼燃”牌多功能柴草氣化爐。南海區工商局透露,該爐具的廣告對外宣稱,爐具在一次投料后,燃燒時間可持續6至8小時。舉報人購買使用后發現,爐具的燃燒時間只持續6至8分鐘,與廣告宣傳不同。
隨后,執法人員對南海稼燃進行檢查,該公司經理張某表示,“公司的內部測試顯示其生產的氣化爐一次投料后,燃燒時間可持續6至8小時。舉報人的爐具燃燒時間短,應該是燃料投放不足,或者燃料存在問題。該公司不存在虛假宣傳情況。”
在對南都記者的復函中,南海區工商局說:“由于缺乏檢測條件,我局無法對舉報人舉報中提及的柴草氣化爐進行相關檢測。為此,消委會工作人員持續與舉報人聯系,希望舉報人提供進一步詳細的投訴資料,協助開展相關工作,但舉報人至今仍沒有回復消委會工作人員。”
投訴,似乎效果不大。
在順德打工的農民路言曾花了9800元,成為南海騰威在貴州畢節的縣級代理商。之后的情節可想而知:連呼上當,找到企業,沒有結果,去找有關部門,同樣沒有結果。最后好不容易,才拿回南海騰威1800元的“補償”。
8月30日,投訴與等待3個月后,南海稼燃退還邱原6300元。盡管,針對合同書中的“本公司所提供的宣傳、文字、圖片、廣告等不作為甲乙雙方的契約條件,亦不作為本合同的補充條款”,暨南大學法學院陳紹方教授認為,此款違背《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規定,南海稼燃的廣告、宣傳材料應該列為雙方的邀約條件,否則商家就涉嫌欺詐,構成根本性違約;而合同書中的規定,“違約方承擔相應的責任,并支付合同標的30%違約金”,陳紹方認為,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則,如果甲方提供的產品不能達到其聲稱的水準,甲方應負違約責任……邱原還是接受了部分退錢的結果,“他們要是跑了,我一分錢都拿不到。”
據悉,此類問題在全國多個省市均有發生,未受到有效打擊。
合同詐騙和整改停產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警方近日抓獲8個以“加盟銷售秸稈氣化爐”為名,進行合同詐騙的犯罪團伙,這也是北京警方首次以涉嫌詐騙罪處理此類案件。
而南海區質量監督局稱,今年6月以來,該局先后收到對南海騰威、南海稼燃和佛山市烽火環??萍加邢薰?南海公司)的投訴,反映其生產銷售的秸稈氣化爐存在質量等問題。“我們多次到此3家公司進行檢查核實,認定此3家公司存在企業產品標準不規范的問題”。該局稱,曾先后向3家企業發出《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責令改正(更正)通知書》,或辦理企業產品標準備案登記手續,或宣布停產。
9月8日,質量監督局再次進行檢查,南海騰威已沒有生產跡象;烽火環保大門已鎖,外有告示稱已停產;南海稼燃仍有生產,質檢人員對該企業生產的氣化爐產品進行了監督抽查,樣品送檢測機構檢驗,“將視檢驗結論,根據相關法律法規進行處置。”[page]
還有疑
專利審批不管質量
質檢項目缺了關鍵?
在南海騰威,該公司一位負責人曾向南都記者出示了國家知識產權局批準的發明專利、東莞市質量監督檢測中心提供的質量檢測報告,以及佛山市南海區質量監督局發布的機構代碼證。在專利證書中描述說,“本發明所述的植物氣化爐灶解決了現有秸稈氣化爐灶存在的諸多問題,使爐體重量<35kg,氣化率>75%,連續產氣穩定在2小時以上,火焰呼呼有聲、溫度達650℃以上,使用簡單方便、安全衛生、年使用費36元左右、壽命達10年以上、質量好、品位高,很適合富裕起來的農戶和集鎮餐飲業使用。”
南都記者隨后從國家知識產權局官方網站了解到,2004年6月21日,湖北荊州人李錫斌向該局提交植物氣化爐的專利申請,2005年3月16日,國家專利局在批準該專利后予以公示。記者隨后連線國家知識產權局客服熱線,對方稱,如果受害者發現產品的實際效果與專利內容相距甚遠,可以向專利復審委員會申請該專利權無效。針對為何批準該專利申請時,對方稱知識產權局“在審批專利時不能100%保證質量沒有問題,質量問題由質量監督部門負責”。
而東莞市質量監督檢測中心一位負責人對南都記者稱,“目前氣化爐并無行業標準”,該中心在檢測南海騰威提供的樣品時,是根據對方的檢測要求,“按照廠內技術條件檢測的。”該中心檢測了外觀、焊接等16項指標,檢測結果“符合廠內技術條件要求”。該負責人同時表示,“符合與完全合格是兩回事”。值得注意的是,這16項指標中,沒有檢測燃燒時間和燃燒溫度。
騙局解析
廠家在外地做廣告,宣稱氣化爐高科技、環保,植物做原料,加一次料能燒好幾個小時,無焦油、無污染。
消費者上門咨詢,廠方演示氣化爐過程中,只讓觀看一會兒,就急切要求消費者簽加盟合同,并以賣多少臺就返款等說法做誘餌。
“加盟商”回到家發現,使用氣化爐會產生大量致癌物焦油蒸汽,非常刺鼻。且用段時間就不能用了,維持燃燒時間僅幾分鐘。
因為路途遙遠、勢單力薄,眾多消費者上當后只能認倒霉。
(注:除受訪專家外,其他人物均為化名)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