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單一DM制作商發展成為一站式服務提供商
羅險峰的日程表上,排滿了密密麻麻的工作節點,除了重要的節日促銷外,中國節氣也列在了他的計劃書上。譬如現在,他正在準備即將到來的圣誕促銷。
作為上海四維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四維傳媒)的董事總經理,羅險峰幾乎終年無休。諸多大型商超,像沃爾瑪、家樂福、TESCO(樂購)和LOTUS(卜蜂蓮花)等的DM雜志都是由四維傳媒出品的,而年終正是這些客戶的促銷旺季。日前,四維傳媒獲得了達晨創投與易津投資合計3900萬元的投資。在投資方看來,四維傳媒有著創新的商業模式,其提供給客戶從商業計劃、設計制作、倉儲物流到代理發行的全程服務。最重要的是,四維傳媒的服務為客戶有效地降低了成本。
通吃“上下游”
1995年,羅險峰進入廣告行業,將自己的廣告公司取名為“四維”,“當時覺得廣告是蠻有前途的行業。”羅險峰說。
四維傳媒當初的業務,主要集中在平面廣告制作方面,幫客戶制作DM雜志(直接郵寄廣告)。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內、外資的零售企業紛紛在國內開始擴張,為了適應零售賣場的傳播特點,以地域特征為主要屬性的賣場DM廣告開始成為零售企業宣傳自身的主要媒介。
1997年,易初蓮花(現更名為卜蜂蓮花)成為四維傳媒的第一個商超客戶。“當時的胃口并不大,我們是從店內的海報設計這樣的小活做起的。”羅險峰說。但是,愛動腦筋的羅險峰在合作中逐漸發現了隱藏在其中的問題:當時慣常的合作模式是,客戶提供方案,廣告公司制作。廣告公司在其中扮演的是一個徹底的執行者的角色,既要向客戶提供方案,還需要組織DM雜志從制作到發行等各個環節的事,因此耗時耗力,溝通成本亦很高。
然而在國外,已經發展得很成熟的DM卻是按媒體模式來運作的。“DM廣告在歐美國家是僅次于報紙、電視的第三大媒體,占美國廣告總量大約20%。”羅險峰在和客戶聊天中,發現客戶也有自身的苦惱。國外商超在拓展中國市場時,會遇到本地化的問題,由于不了解中國市場,因此針對本地市場做商業計劃時就有困難。譬如針對中國一些傳統節日做宣傳計劃時,就有文化差異上的問題。一位美國客戶告訴羅險峰:在美國有專門的團隊做創意,客戶只為創意買單,廣告公司并不是單純的執行者。[page]
也許是到了改變的時候了,羅險峰很快帶隊到國外考察?;貒?,一個以DM為核心,通吃上下游產業鏈的規劃,逐漸在羅險峰腦海中成形了。
羅險峰將自己改變市場的行為總結為“和客戶一起成長”。“客戶有這樣的需要,我就來做整合”。一般來說,DM的工作流程包括很多環節,除了固有模式的制作以外,還包括策略規劃、創意設計、印刷投遞、倉儲物流、代理發行等多個環節。
按照羅險峰的規劃,四維傳媒要做的是一站式服務提供商??蛻裘馊チ伺c各個環節的供應商打交道,把一切都交給四維傳媒一家公司來做。而對于四維傳媒來說,需要做的就是整合上下游資源,提供一個打包服務。
產業鏈的擴張考驗的是四維傳媒的整合能力。羅險峰說,一方面,四維傳媒將對人才的需求擴張到更多的領域,從企劃到專業攝影,公司進行了專業化的一條龍人才配置;另外一面,四維傳媒還加速了對外資源的拓展,比如旗下集合了數字印刷、海外貿易、廣告等多個子公司。
2005年,四維傳媒的整合初步完成。羅險峰說,一站式的創新服務模式很快就吸引來了新客戶,比如華潤。羅險峰分析認為,這樣的模式給客戶帶來了多方面的好處,首先是管理便捷化,避免了多頭管理;其次是成本的有效降低,原先客戶的市場部需要自己培養相關方面的人才,而現在則全部交給了四維來做,大大節約了客戶的人力資源成本。而對于四維傳媒來說,最重要的是:通過集中資源,提高了議價能力。譬如,四維傳媒集中了多個大型商超的訂單,統一采購紙張,成本就能降低很多。
羅險峰說,在提供給客戶的商業計劃書里,四維傳媒會把各個單項節約的成本用數字的方式呈現出來。除此之外,四維傳媒還設計了一系列的增值服務,譬如投遞效果第三方監測等。羅險峰將這種一站式服務形容為管家式服務,“包括市場調查、投放策略我們也在做”。羅險峰同時向《中國經營報》記者透露,服務于不同商超的隊伍是各自獨立操作的,相互之間是絕對保密的,而且還會根據競爭對手的促銷隨時調整計劃。譬如,某方在搞食品促銷,他們就會調整計劃,避開促銷品類或者錯開時間……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