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冬天下午,在北京CBD匆忙奔走的行人已是一身厚厚御寒衣物。春雖不遠,但目前重要的是要過冬——這也是埃森哲全球合伙人、中國TMT國際商會常務理事李為沖對國內移動互聯網現狀的判斷。
李為沖作為前中聯通市場營銷及戰略發展部總經理,對移動互聯網有著自己一番獨到見解。他近日接受騰訊科技專訪時表示,國內移動互聯網創業者面臨3G網絡未完善、智能3G終端未普及、資費高、優秀應用少四大難題待解。
在上述四大難題中,李為沖認為終端難題將最先得到解決。他表示,不久的未來Android平臺將出現600元的低價手機,屆時將是引爆移動互聯網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但3G網絡的優化及資費的降低,則有待電信運營商的長期努力。
同時,為了促進國內移動應用發展,他所在的TMT商會近期推出移動應用評選活動,聯合國金、經緯等逾20家主力風險投資基金、匯集一億美元資金在全國范圍征集優秀移動應用產品。
運營商轉型存在差距四大難題待解
自今年起,國內移動互聯網產業迎來一個熱潮。電信資深人士王煜全甚至發出“單槍匹馬騎士創業時代已經到來”的呼聲。前谷歌中國總裁李開復也轉身成為移動互聯網創業投資人。
不過,李為沖在接受騰訊科技專訪時卻表現出截然不同的看法:“移動互聯網要發展起來需要四個關鍵的成功要素:3G網絡部署、3G終端普及、低廉透明資費與百姓喜聞樂見的好應用”,四者缺一不可。
在李為沖看來,目前國內移動互聯網還沒有走過3G網絡部署的階段,“中國這么大的地域,要裝這么多的基站,沒有兩三年的時間這個網是不可能有很好的覆蓋、也不可能調整到非常好的狀態。”而且,國內三種不同3G標準也為快速部署制造麻煩。
李為沖認為,運營商應該在移動互聯網整個生態產業鏈中擔任主導地位。“才有運營商這個能力把手機、應用、網絡整合成產品,這對運營商而言現在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跟原有的運營模式要做非常大的改變。”
據介紹,2G時代,語音業務是運營商是主要業務;在任意一臺2G手機上,都可以一致性地承載語音業務。但在3G時代,運營商主要業務必須向數據業務、移動應用轉變,而3G手機目前面臨著系統、硬件、屏幕等多樣化平臺的差異性,往往一個新移動應用,遇到的第一道坎就是手機終端的適配上。
李為沖同時坦言,運營商目前的努力和業績期望還有很大的距離。
據公開數據顯示,在3G牌照發布、運營商資源再分配后,電信業的競爭加劇,通信資費下調,運營商總體ARPU值呈現略有下滑的趨勢。即便是手握最成熟3G技術的中國聯通,由于3G初期營銷力度加大且受困折舊、攤銷壓力,導致其凈利潤同比下滑65.54%,短期業績難有改善。
天相投資《通信行業2010年三季報綜述》指出,電信運營商前期網絡部署已初步完成,從后續的運營模式來看,運營商會逐步將重心轉移到網絡運營質量改善上。
改報告同時指出,3G用戶、智能手機的普及將為之后的網絡應用搭建完整平臺,數據業務將逐漸貢獻更多收入,而更多創新應用將豐富用戶體驗的同時啟動潛在廣闊市場。
勸諫創業者不要沖動:需回答兩個問題
長期的運營商工作,李為沖對通信增值業務有著更深刻的理解,他更傾向“移動互聯網就是3G增值業務”的表述。
近期,李為沖參與組織的TMT國際商會啟動了一項“移動應用評選活動”,并聯合數十家VC機構計劃在這個領域投資一億美元。相比整個移動互聯網,他更在乎對具體移動應用的投資。
談及他心目中優秀的創業項目時,李為沖表示,移動互聯網最關鍵的成功要素,就是要了解客戶需求并滿足客戶體驗。其次特別是小的創業公司,一定要解決渠道跟收費的問題。
因此李為沖對國內移動互聯網前所未有的創業熱情感到擔憂,他還認為,所有創業者必須回答兩個問題:選擇什么網絡,選擇什么平臺?
“國內有三大技術標準的3G網絡,你是做哪一個?還是全部都做?國內這么多手機系統平臺,你是做哪一個?還是全部都做?”
李為沖認為,這兩個問題對于創業者而言很致命,因為他們需要為此花費巨大的精力跟資源。
[page]
智能手機如降至600元產業將爆發
在李為沖看來,除了3G網絡部署和好的移動應用之外,智能手機普及也是移動互聯網真正爆發的關鍵要素。
“假如沒有智能手機來支撐,移動互聯網就不能稱為移動互聯網。”李為沖認為,全球范圍內智能手機普及率越來越高,發展速度甚至超過一些機構預測,尤其是低端智能手機,目前已經出現井噴跡象。
李為沖舉例說,最近華為、中興已經推出了1000元左右的智能手機,價格還將再進一步下降,“如果到600-700元價位,(移動互聯網)就會形成爆炸性的增長。”
最近多份業內報告也顯示,在全球范圍內,低端手機在多數國家占據了60%以上的市場份額。而在2G時代,國內市場也是由低于千元的山寨手機的興起,才拉動手機消費的巨額增長。
李為沖指出,“智能手機發展需要手機廠家跟運營商、包括用戶之間的互動來完成的。手機越好、價格越便宜,大家銷路越高,用戶越來越多,反之促進智能手機的需求。”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