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剛剛在法國里昂獲得“2010年世界企業家”大獎的柳傳志,來漢開辦創業講堂——“聯想之星大講堂”。此次柳傳志來漢的身份不僅是聯想控股有限公司總裁兼董事長,還是漢口銀行的最大股東的代表人物,更是在漢開講的“聯想之星大講堂”的首位演講者。
40歲下海創業、60歲放手聯想,一心專注投資領域的柳傳志稱,眼下,武漢光谷成為繼中關村之后的我國第二個自主創新區:這里必將孵化出一批“新聯想”。
可真要孵化出這么一批“新聯想”來,聯想控股則要不計回報。“聯想之星大講堂是我們的投資運作模式,主要是兩大塊,一塊是創業培訓,另一塊是天使投資。培訓這個模塊完全是公益性的、免費的,我們每年大概會花將近一千萬以上的資金。”昨日,柳傳志開課前,“聯想之星”與市科技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將為武漢市科技創業人才提供高端創業培訓,全面提升經營管理能力,促進產業化進程。
同時,聯想控股、聯想投資、漢口銀行、弘毅投資4家機構簽約,為中小型創新企業提供資金支持。
饅頭吃夠立馬騰飛
相隔10年,武漢“中國·光谷”繼北京中關村之后獲批我國第二個自主創新區。光谷何時才能飛出一批“新聯想”?
對此,柳傳志建議武漢創業者:目標高遠、不斷升華、克服困難、決不動搖。
作為中關村第一批的創業者,柳傳志表示,他在1984年前后剛創業那會兒所做的事,也只不過是“倒買倒賣”而已。
“有很長一段時間,中關村的第一批創業者都在‘倒買倒賣’。但現在回過頭來看,這個挺重要。它讓我們這些技術工作者從計劃經濟進入市場經濟,接受商業環境的熏陶。有了那段時間的積淀,我們學會很多東西,接下來科技成果就開始大量轉化了。”
對于中關村和光谷,柳認為,都需要一個厚積薄發的過程。“前面(倒買倒賣那段時間)先吃了三個饅頭,沒覺得飽,第四個饅頭吃下去時,中關村的力量才開始顯現?,F在,中關村已成為拉動北京GDP增長和財務收入的重要來源。武漢光谷也得有一個短暫的吃饅頭過程,但不會像北京中關村那么長。”
“對科技人員的觀念轉變,機制轉變方面也得有個過程,因為科研人員確實容易把自己的科研成果,看成是轉化成產品中最重要的環節,甚至看不到其他環節,這些都是讓他們轉化很困難的地方。”柳表示,這次他來武漢辦班就是期望讓武漢的科技創業者明白科技成果轉化有多少個環節,得懂多少東西,才能將成果轉換成產品。
但他認為,武漢光谷有后發優勢,把他們這些中關村創業者的經驗教訓認真總結了以后,武漢光谷一下子就會騰飛起來。
快點將錢撒出去
2000年開始,聯想轉型,進入投資領域。2000年,聯想控股出資3500萬元起家的“聯想投資”目前管理的基金超過60億元人民幣,投資企業100余家,25家退出;而2004年,聯想控股再次成立弘毅投資,其管理資金超過300億元人民幣,投資企業40余家。
“目前,聯想集團是聯想控股的全資子公司之一,其所得利潤只占聯想控股的25%。”干了10年的風險投資,柳傳志表示,今天的聯想已不再僅僅只靠銷售電腦賺錢。截至目前,他的投資成績非常好,投資的高回報率使得聯想控股旗下的投資基金日漸充裕。
“未來五年,聯想控股要上市。未來兩三年,我們要把120個億或120億以上的資金投出去。”聽聞聯想投資在有意向的170個項目中只投了11個,柳傳志有點著急。“你們都看到了吧,我們的陸剛先生(編者注:聯想之星創業投資公司副總經理)是個很小氣的人啊。對于早期的創業者來說,哪怕只是一塊錢,都很有幫助。而對于早期的投資人,哪怕你少拿點錢出來,你也要拿出來啊。只有你撒出錢去,才有機會看出來被投資人有沒有本事。”
而對于柳傳志的“責問”,聯想控股副總裁唐旭東趕忙小心解釋說:“這也有個過程啊。這170個項目都是一期二期培訓的,時間有限。為了三期培訓,我們跑了二三十個城市,看了500多個項目,才挑出70個。”
據了解,有幸被聯想投資挑選參加第三期培訓班的項目總計有70個,其中有7個來自武漢。“從標準上來說,只要是高科技,沒有行業限制。只要是高科技產業,行業上沒有任何限制,甚至包括在高科技先導產品里面,我們也會選擇他。”
自2001年把聯想集團和神舟數碼這兩塊業務交給楊元慶和郭為以后,柳傳志基本沒在任何聯想電腦相關的會上講過話,再次出現在公眾視野時,他的身份與話題全與企業管理和投資領域有關。
“我主要的精力早已經挪到投資那邊去了。2009年這個事情(編者注:聯想集團虧損之后柳傳志再次出任董事長)也是迫不得已的事情,現在聯想集團基本上走向了正軌,我認為到現在我們可以說并購成功了,中外人員的磨合非常之好,而且形成了一個國際員工共同認可的企業文化。
柳傳志稱,目前,他自己的主要精力還是更多地放在聯想控股。“我還真不是工作狂,我自己更大的興趣并不見得就是工作。我經常抱怨他們給我的活太多。假定把現在的工作量在短期內減一半左右,或往下再減減,就更為合適了。這次回去之后,我就部署這個事。”
柳表示,在一個企業里大的戰略計劃從一開始就要由年輕同事來制定,而他這樣的年長者更多要做的是站在邊上看看而已,提提意見什么的。
[page]
與馬云、李彥宏、求伯君等多位IT界大腕相比,柳傳志無疑算是最年長的老大哥??上啾惹皫孜?,這位66歲的聯想老帥身上更多的是氣定神閑和坦誠相見。
昨日上午9時30分至11時30分,為方便記者提問,柳傳志特意在大講堂開課前,安排全國媒體記者在馬哥孛羅大酒店三樓提前專訪。兩個小時專訪中,不論宏觀、微觀,與聯想有關沒關,柳傳志都一一作答。
現場問答:
●面對創業:事前最好想清楚
問:創業者應該注意什么?
柳:創業之路艱苦崎嶇,走之前一定要想清楚,一旦走上這條路,你能否承受失敗后回到起點,重新再來?1987年,聯想從香港進計算機,兌換人民幣時,對方收到300萬元人民幣后突然消失了,300萬,幾乎是聯想公司的全部資金,當時甚至想拿塊板磚去拍那個騙子。
三周時間里,我天天夜里自己把自己嚇醒,心怦怦亂跳。后來我南下把那個騙子找到了,他說只是想挪用,可我是真受了刺激,腦子也不靈光了,到醫院住了兩個月才好。創業者創業前要多想一些,哪些領域可以做,和誰合作比較好,多找人問問,這樣才能少失敗。
●面對危機:要敢于豁出去
問:小企業的創業者常常會遇到前有大企業擋路,后有新來者追趕的困境,該怎么辦?
柳:我和你有同樣的感受和經歷。
上世紀90年代初,中國信息產業率先進入WTO,關稅降了,進口批文取消了,國外電腦產品大舉進軍中國市場。尤其戴爾電腦從美國殺到歐洲,又從歐洲殺到中國,一路攻城拔寨所向披靡。
許多國產電腦品牌都在其沖擊下退出了市場,聯想也打了敗仗。但我們不認輸,經過認真研究,2004年我們收購IBM公司,和戴爾公司公開較量,這是招險棋,我們用12.5億現金和股票收購IBM公司,如果當時股價跌了,我們就有可能用兩三倍的錢來進行并購,幸好,我們贏了。創業會遇到各種困難,要敢于豁出去。
●面對管理:聯想子女不準進聯想
問:聯想在企業管理上有什么高招?
柳:企業利益第一。聯想公司員工當中,許多人的兒子都是學計算機的,我的孩子也是學計算機的,如果都照顧到公司,那怎么開展工作?于是,聯想公司有一條規定,父母在公司的,堅決不讓子女進公司。企業大了,難免有大客戶或有關領導介紹子女進公司,也不好拒絕。我們就定了一條規矩,這樣的人進公司,必須三個老總同時簽字才行,而且永遠不讓人知道他的背景,大家一視同仁,如果他犯了錯誤,聯想同樣會處理,企業利益是第一位的。開會不說空話,說空話會影響大家注意力的,只要我發現,就會立即打斷。開會不許遲到,按時到會也是一種承諾。
上世紀90年代初,聯想定了規矩,誰遲到,就罰站一分鐘,大家停下會議為他默哀一分鐘。聯想公司在北京西,開會的地方有時在北京東,為了準時開會,我常常提前一個多小時過去。
●面對企業:領導人需要有較高情商
問:人們都稱你為創業教父,你認為領導人應該具備哪些素質?
柳:我不是教父,我認為作為一名領導人,他必須具備目標堅定,從不動搖;有較高情商,與有能力的人共事;有較強學習能力,以身作則。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