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高曉琳執筆/本刊記者 王晶
在這個社會中,不管是企業家、管理者還是普通的個人,都會有一些心靈上的需求。對于個人來說,面對當今紛繁的社會,很容易在其中迷失自我;而對于企業家來說,當企業發展到一定時期,遇到瓶頸是毋庸置疑的,這個時候,不管是管理方法還是理念,都會有困惑。一方面迷失自我,一方面企業帶來的困惑,這就讓我不得不從很多方面去尋找原因,探求解決的方法,直到開始參禪悟道,我有了一些全新的思考。
在學習的過程中,我發現,雖然日常的壓力很大,迷茫也很多,但如果能夠按照“無我”、“無?!钡男膽B去看待周遭的人和事物,壓力自然會減少許多。當然,不排除你在做一件事情時的努力和心境,但當你學習之后你會讓結果隨緣,這樣的心態有利于個人處事態度的轉變。尤其是作為企業的經營者,如果能以放下、超然的心態做企業,面對事情的時候,你的心態會很寬容,心情會很愉悅,事情反而更容易做成功。
佛法告訴我們世界是無常的,當你真正認識到這個問題時,你就會知道,一切都是可以放下的,包括生活中煩惱的瑣碎小事,人生中那些沒有解開的困惑,工作中不得而知的答案。你不再會去糾結于事情的結果,更在意的會是做事的態度以及過程。
我們每天都要做很多事,這些事情不可能全部都是成功的,即使都成功了,人的欲望也會隨之增長,人會越來越浮躁,變得越來越不容易滿足。但如果結果都隨緣,反而能夠更好地接受一切現象。成功的時候,你不會自以為是;失敗的時候,也會有很好的心態去面對。這對于人的心理健康很有好處。
傳統文化的智慧其實涵蓋了很多方面,任何行業都可以從中獲取自己需要的一些思考,包括企業和管理。從管理的角度來說,人力資源、文化、商業模式、社會責任、盈利模式等都是需要考慮的,而如果我們站在市場、員工、客戶、社會的角度全面地思考問題之后,不僅自己可以得到一些回饋,企業也可以得到提升,才會永續發展。而這又和我們現在推崇的永續經營、永續發展吻合。
我本來就是一個樂觀的人,現在更加清晰地認識到,如果你的心是快樂的,你的員工、客戶也會因為你的快樂受到感染,從而影響他們的心情,以至于最終能改變他們所在的環境。
我們是出口型企業,員工快樂工作是很關鍵的,如果你有苦惱,每天都在抱怨,每天都不滿意,肯定會影響工作。會反映在與客戶的郵件上,反映在和廠商、供應商的交流上,反映在公司內部人員的溝通上,會致使員工之間的關系緊張。當我們把自己學到的一些理念帶到員工中時,我們發現,這些情況變得越來越少,大家的關系越來越和諧。我們的工作要求員工處處創新,如果不快樂,產品也不可能做好。所以說,快樂是一切的源泉。
我參加過很多課程,包括EMBA、國學等,也接觸過道家、儒家。這所有的一切都會給企業帶來好處,但當學習之后我發現,我能夠以更加穩健、清凈的心態去評估一件事情,遇到問題時我會思考,究竟能不能承受這件事。企業在發展中,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危機,當你遇到承受能力之外的事情時,企業往往會走向破產。如今,我可以更好地靜下心來思考,金融危機我們也能安穩地度過,在之后也能夠穩健地發展。
我也在思考,將自己領悟到的智慧更多地融入企業管理之中,例如人力資源等形成一些理念,這些理念會加重我企業的文化內涵。正因為如此,我在廈門大學管理學院組織了一個俱樂部,參與的都是企業家,在這個俱樂部里的大部分人都受益良多。
其實企業并非一定要發展得多大多強,企業的價值體現在回饋社會上,用自己的力量幫助別人,當你利益到大家的時候,同時你也會獲得一些利益和認可。一個企業在社會上誠信的正面形象,對企業員工的榮譽感,客戶的認同感,社會的信譽感都是很重要的。而這也是企業得以永續發展的滋養,就像對于客戶的誠信一樣。我想,任何一個企業家都應該有這樣的共識。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