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企業必定有成功的商業模式,博士蛙也是如此。
那博士蛙模式的成功之處在哪里?關鍵在于其包括品牌運作、產品研發及立體通路建設在內的商業模型。仔細研究,我們不難發現,這種模式的特別之處在于,它實際上是一種“發電+輸送”的配電盤模式。
究竟什么是配電盤模式呢?在某些市場,許多供應商與許多客戶發生交易,雙方的交易成本很高。這就會導致出現一種高價值的中介業務。這種業務的作用類似于配電盤,其功能是在不同的供應商與客戶之間搭建一個溝通的渠道或是交易的平臺,從而降低買賣雙方的交易成本。而提供中介業務的企業以及身在配電盤中的供應商都可以獲得較高的回報。這種方式在北方也叫“拼縫”,就是彌補供需雙方的縫隙,撮合雙方交易,而作為中介的企業則從中獲利的一種手段。
博士蛙并不完全是這種配電盤模式,因為它遠不是一個中介品牌,那樣的話,這個配電盤只能提供“輸送”的功能,而它卻是既提供“輸送”又提供“發電”功能,我們將之稱為“發電+輸送”的“自配電盤模式”
首先,他建立了百貨專柜(A)、街邊專賣店(B)、365生活館(C)和主力店(D)這四種頻率的配電盤,這是一個中介平臺。其次,它擁有一個包括3個自有品牌、8個授權品牌、數十個代理品牌以及若干經銷品牌在內,SKU達30000多種的產品供應庫。
現在博士蛙要到一個新的區域市場開疆辟土,它要怎樣建一個滿足該市場需求的配電盤呢?
實際上,博士蛙不同的品牌和渠道都有其差異化的市場定位。品牌方面,自有品牌中的Baby2針對0-3歲嬰幼兒,Dr.Frog和博士蛙主要服務3-12歲的兒童;而授權品牌,例如哈利波特、NBA、網球王子、歐冠等,主要為動漫和體育類品牌,吸引的是年齡稍大,8-16歲少年兒童;代理和經銷品牌,則作為市場“長尾”,補充主營產品外的市場空缺。渠道上,“百貨店專柜相當于百麗鞋業的模式、街鋪店類似于美特斯·邦威 ,博士蛙365生活館好比屈臣氏,主力店則類似國美和蘇寧?!?/p>
如果這個新市場需要建一個D頻率的配電站(即主力店),它可以根據市場需求的大小、特征,先從所有品牌類型中挑出以往在同類型市場中較為暢銷的幾種品牌,再根據這些品牌不同貨品的SKU信息,擇優挑出最受市場歡迎的主要上柜品牌組合;同樣,挑選其他配合貨品時,也可根據SKU信息,挑出長尾商品中那些能滿足發電需要的貨品“材料”。這樣,一個可基本滿足周圍市場需要的配電站就建成了。
配電盤模式的優勢在于,上游整合資源,下游整合客戶,中間用配電盤把上下游配起來。通過配電盤模式,可以將供需雙方聯結在一起,讓入盤企業直接面對他們的客戶,做成生意的可能性大大提高。當一個“配電盤”形成了規模,自然會帶動人氣的直線上升,身處這個環境的商家也就省掉了宣傳、推廣費用,并且大大縮短了客戶對其的認知周期,從而提高進入利潤區的速度。據統計,運用配電盤模式,在單位時間內,可做成的生意數量能達到傳統運作模式的2倍或3倍。配電盤模式的運用,等于集合了供應商與客戶之間的力量,因而宣傳成本、運作成本都得到很大幅度下降,因此在單位時間和單位努力程度所帶來的利潤也是傳統模式的7~10倍。
與傳統“配電盤”模式不同的地方在于,博士蛙上游鏈接的不僅僅是供應商,它的產品來源,相當大一部分來自于自己,比如3個自有品牌(目前的產品種類占到了全部產品的70%)。相比傳統模式中,完全由外部供應商提供產品的方式,博士蛙實際是在“輸電”功能的基礎上,又增加了一項“發電”功能。這樣,既能更靈活有效地選擇、調配“發電材料”,滿足不同市場需要的配電站建設;還能實現自我發電,將一部分原來由供應商所占的利潤收入囊中,同時有效減少外部供應變化所帶來的風險。
在這個過程中,SKU信息,品牌類別,渠道平臺等必備原料都是現成的,無論進入哪一個市場,博士蛙都能根據市場需求進行安排,并靈活調節。這就是博士蛙獨特且易于內部復制的商業模式。隨著其研發、品牌和渠道不斷深入,博士蛙的自我供應量還將得到進一步擴充優化,這種能夠實現多功能配電的模式還將繼續延伸,在強大的品牌和設計支持下,也非常容易實現內部復制。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