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海洋的行政主管部門,國家海洋局將從海域總體功能區劃上進一步修編;對全國海洋經濟運行進行監測和評估。
采寫|《小康·財智》記者 范穎華
>>劉賜貴 全國人大代表、國家海洋局黨組書記、局長
“十二五”開局之年,國家海洋局也迎來了一位新的“當家人”。2月12日下午,在國家海洋局領導干部會議上,劉賜貴被宣布任命為國土資源部黨組成員,國家海洋局局長、黨組書記。
作為廈門市前任市長、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局第一任局長,現年56歲,具有豐富的海洋管理經驗的劉賜貴堪稱一位老海洋人。
在接受采訪中,劉賜貴認為,現在黨中央、國務院非常重視海洋經濟工作,提出要大力發展海洋經濟,各地黨委、政府,特別是沿海地區的黨委政府都高度重視海洋,特別是海洋經濟。作為海洋的行政主管部門,國家海洋局將從海域總體功能區劃上進一步修編;對全國海洋經濟運行進行監測和評估等,多方面服務海洋經濟。
加強規劃、立法工作
談到2011年海洋工作重點時,劉賜貴指出,今年將推進制定和實施海洋發展戰略,加強規劃和立法工作。完成“十二五”期間海洋工作的綜合性、專項性規劃。加快編制完成《國家海洋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全國海洋經濟發展規劃(2011年~2015年)》和《全國海洋主體功能區規劃》,報國務院審批并實施。國務院批準《全國海島保護規劃》后盡快部署實施。會同有關部門完成《“十二五”海洋科技發展規劃綱要》。
同時要研究制定進一步規范海洋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不斷提升海洋工作隊伍的依法行政水平。
摸清海洋經濟“家底”
今年將完善海洋功能區劃體系。全面完成全國和省級海洋功能區劃修編并報國務院批準,適時啟動市縣級海洋功能區劃的編制工作;在此基礎上,還將積極推進國家海洋經濟運行監測與評估能力建設。
他指出,海洋經濟試點調查地區要按時完成試點調查任務。國家海洋局要加強溝通協調,適時向國務院提出開展首次全國海洋經濟普查建議,以摸清海洋經濟“家底”。要支持、指導各地海洋行政主管部門抓緊做好本地區“十一五”海洋經濟發展情況的總結和評估,為黨委、政府規劃“十二五”區域海洋經濟發展提供決策依據。
劉賜貴稱,將按照中央關于“整頓秩序、控制規模、合理利用”原則,對圍海造地“要有規劃,加強管理,進而著手研究制定法規”的重要批示,對圍填海實施年度計劃管理,重點保障基礎設施、產業政策鼓勵發展項目和民生領域用海需求,確保國務院批準的沿海發展戰略和區域規劃得到有效落實。
在創新海島管理方面,要按照《海島保護法》的要求,抓緊編制海島保護規劃,開展海島整治修護和保護工作。嚴格落實無居民海島使用權審批、登記和有償使用等制度。
挖掘、提升海洋文化內涵
同時,國家海洋局還將積極推進海洋文化建設工作。繁榮海洋文化事業,發展海洋文化產業,是發展海洋經濟的客觀要求。要樹立“大海洋文化”觀念,努力挖掘和提升海洋文化內涵。充分開發利用和保護海洋歷史文化遺跡遺址。加強海洋水下文化遺產的開發保護,積極推進海洋公園建設,支持濱海旅游業、海上觀光及郵輪、游艇等產業的發展。
盡快啟動《中國海洋文化發展規劃綱要》編制工作,適時出版《中國海洋文化基礎理論》等海洋文化系列叢書。
劉賜貴在接受采訪時透露,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也是我國的海洋宣傳日,在這前后國家海洋局會進行一系列的宣傳活動,目的是要提高全民的海洋意識。比如將在全國開展海洋知識競賽,獎品也是比較豐厚的,前三名可以分別到北極、南極和西沙走一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