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店資本化邁入醞釀期 未來五年或遍地開花

2011-03-25 10:38:51      劉虹

  日前,全國人大代表、老百姓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董事長謝子龍向本報記者透露,老百姓大藥房計劃明年上市,沉寂多年的藥店上市聲音終于響起。

  醫藥流通行業“十二五”規劃出臺在即,參與制定者此前曾向外界透露過當中的關鍵詞“兼并重組”、“引導做大做強”、“培育國家級、地市級醫藥流通企業龍頭航母”……很顯然,一場行業變革即將到來。在此形勢下,業內關注到,醫藥商業公司如九州通等已搶先上市,但是,藥品零售領域的資本化進程卻顯得溫吞,單獨上市的連鎖藥店寥寥。

  “做大做強”的口號其實在藥品零售終端已叫響多年,海王星辰于2007年底搶先上市就是為了謀求更快的擴張步伐。然而,細細考量之下,一個尷尬的現實讓人疑惑:至今,單獨上市的連鎖藥店竟然只有海王星辰一家,而且海王星辰的上市地點是美國,亦即是說,在國內上市的連鎖藥店為零!

  據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統計,經過十多年的高速發展,中國已經有39.42萬家藥店,當中連鎖企業已近2000家、連鎖門店數已占據全國藥店總數的1/3。與發展速度相比,連鎖藥店的資本化進程顯然慢了不止半拍。

  雷聲大雨點小

  近年,連鎖藥店上市之聲不絕于耳,只是給人一種雷聲大、雨點小的印象。

  大約在五六年前,平價藥店因拉下虛高藥價而被百姓廣泛認可,各地知名平價藥店借勢擴張地盤,銷售額節節上升,規模日益壯大,由此引來各路資本的關注。此后不久,平價藥店先鋒之一的江西開心人大藥房,傳出已由美國花旗銀行通過日本日興集團曲線控股,上市步伐提速。但是多年過去,開心人大藥房上市的“靴子”仍未見落下。

  據了解,當時來自跨行業的風投、私募基金不在少數,“確實有很多基金找我們談合作,包括不少港資。”多位知名連鎖藥店負責人向醫藥經濟報記者如是透露。2008年,湖南老百姓大藥房經過慎重考慮,選擇與瑞典銀瑞達集團旗下子公司殷拓集團簽下約束力相對較小的無對賭協議,獲得8200多萬美元的私募基金,由此更名為老百姓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正當人們以為“老百姓”上市在即,“老百姓”卻低調起來。3年過去后,老百姓大藥房董事長謝子龍才于近日表示:“目前,中介機構已經進場,不出意外的話,我們明年進行IPO沒有問題。”

  而另一個連鎖藥店巨頭——廣東大參林連鎖藥店,前幾年也開始推行上市大聯盟戰略,意欲將旗下部分資產與并購而來的區域連鎖藥店捆綁上市。同樣,也在經歷數年以后,大參林董事長柯云峰仍然顯得較為謹慎:“我們并不急于上市。上市并非最終目的,只是做強、做大的過程。”

  而在西南一隅的云南,2007年已傳出一心堂大藥房、昆明健之佳連鎖藥店謀求上市的消息,知情者也說兩家公司的上市已進入倒計時,只是至今仍然未見塵埃落定。

  從“pharmacy”到“drug store”

  有實力、有市場、受青睞,緣何連鎖藥店的擴張步伐如此謹慎?

  謝子龍當年面對股東抱怨其過于保守時曾經表示:“我不是保守,(發展)也不是慢,是穩健?,F金為王在未來1年內絕對沒錯。”謝子龍說這番話后不久,金融危機開始肆虐全球。

  金融危機對中國零售藥店影響最大的是,房價上漲帶來租金的水漲船高,與此同時,人力資源成本也在不斷上升,物價連續上漲也擠壓了藥品零售不少利潤空間。“2008~2010年,零售發展的步伐普遍放緩,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運營成本的節節上升。”這是連鎖藥店高層高度統一的看法。正因如此,原本準備上市的連鎖藥店慎重地選擇延期。
[page]

  “個人認為,前期(連鎖藥店上市緩慢)主要是因為新醫改對連鎖藥店影響究竟有多大的不明朗所致。”九州通集團有限公司零售連鎖管理總部部長傅德新的看法代表著另一些觀點。

  事實上,當初新醫改方案征求意見稿亮相后,因為缺乏對零售藥店的定位描述,藥店人為此紛紛發出“新醫改不能缺藥(店)”的呼聲。經過行業共同努力,最終公布的新醫改方案,終于有了社會零售藥店的定位。只是,新醫改是個系統工程,接下來國家還會發布怎樣的配套措施,藥店人對此并不樂觀。隨后,許多地方試行的改革,證實了藥店人當初的擔憂。例如廣州實施的參保人門診報銷制度,就明顯分流了藥店的部分顧客。近期的信息顯示,新醫改年內的重點仍然在于全民醫保、公立醫院改革等方面,社會藥店受益于新醫改的夢想短期內仍難以實現。為了生存,連鎖藥店不得不轉型:降低藥品銷售絕對值的占比,加大保健品、藥妝等非藥品的銷售,期望在多元化的路上探尋更具復制性的健康商業模式。

  美國的藥店分為“drug store”和“pharmacy”,前者除了經營藥品外,還有大量與健康相關的產品以及日用品,類似于雜貨店,后者是純粹的專業性藥店。此番中國藥店的轉型正面臨著從“pharmacy”向“drug store”的蛻變,由此意味著門店改造須投入不菲的資金,物流管理系統也面臨升級換代,商業模式的可復制性也面臨考驗,老顧客對門店的重新適應甚至流失,各種風險正在拖延連鎖藥店的上市腳步。

  多樣路徑異彩紛呈

  “隨著醫藥流通行業‘十二五’規劃的出臺,目前應當是整合的好機會。5年之內,應當有很多連鎖藥店公司能上市。”當記者聯系上正忙于連鎖收購工作的傅德新時,他對零售行業未來的前景甚為樂觀。在被問到九州通的零售板塊會否單獨上市時,傅德新表示:“有這方面的打算,未來會考慮。將來機會很多,目前大家都在整合階段。”

  九州通連鎖藥店的打算代表了在上市母公司庇護下羽翼漸豐的連鎖藥店的普遍心態。前年底,業內已有傳聞,隸屬于國藥控股的國大藥房,計劃整合旗下的零售資源,最終實現獨立上市、“做中國連鎖藥店航母”的目的。雖然當事者并未就此作出回應,但其到寧夏、福建、廣東等地展開的收購行動已然做了回答。

  除了大型連鎖藥店倚靠母公司實力謀求獨立上市之外,中小連鎖借助資本力量增強抗風險能力的愿望也與日俱增,以致近年風起云涌的藥店聯盟,紛紛從最初的松散合作向資本緊密型演變。例如江蘇藥店聯盟、山東藥店聯盟等,主要理事單位均推崇注資合作,成立統一的管理公司,最終演變為大型藥品零售連鎖集團,謀求上市融資,共同抵御更大的市場風險。

  全國工商聯醫藥商會連鎖藥店委員會主任徐郁平也認為,從發展趨勢來看,各種藥店聯盟將由自愿聯合過渡到用資本關系約束責權,“這些改版升級的聯盟,通過經濟手段來統一管理會員行為,其目標之一就是整體打包上市。”

  顯然,連鎖藥店實體上市、子公司獨立上市、中小連鎖捆綁上市的路徑正在藥品零售行業漸次展開??梢灶A見,連鎖藥店的上市征程將綻放異彩。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