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萬達集團副總裁張誠
本報記者 王冰凝 北京報道
6月11日,萬達集團副總裁張誠在由國際旅游投資協會和《華夏時報》主辦的“2011中國旅游項目投資大會”上接受記者專訪。他向記者闡述了中國旅游地產的巨大市場前景,以及萬達集團攜幾大民企成功運作旅游地產的經驗。他同時透露,萬達目前展現最多、備受矚目的長白山旅游度假區明年將全面建成開業。
長白山項目
明年全部建成開業
《華夏時報》:萬達從2009年開始進入旅游度假產業,并在去年將旅游度假和文化作為公司的支柱產業之一,目前進展如何?
張誠:王健林董事長已經明確旅游度假區是萬達集團未來最具競爭優勢的產業。目前萬達在全國選址了四處旅游項目,正在長白山、西雙版納、大連金石、福州瑯岐等地打造國際一流水準的旅游度假區,四個項目各具特色,分別建設有亞洲最大的滑雪場、規??涉敲老愀鄣鲜磕岬拇笮椭黝}公園、世界最大的影視文化產業園、國際頂尖水平的大型演藝劇場、世界一流的高爾夫球場、總數達42家的高端旅游度假酒店群。每個項目的總投資額都是兩百億以上,由于投資巨大,并且也是新興產業,需要更多的技術整合和資源整合,萬達集團的旅游項目都是聯合了國內幾家頂級的民營企業組成了投資團隊進行投資。
因為業態的要素多,我們的每一個項目會有個主要定位,同時我們會配合其他的文化、商業和旅游的要素,每個項目會有商業街、美術館、博物館、醫療、教育中心、高爾夫球場等,要素非常多,并且這些要素要能夠被整合起來。
《華夏時報》:目前,以萬達廣場為代表的“城市綜合體”在全國遍地開花,這種多業態的組合成為廣泛認同的地產開發模式。萬達的旅游地產和商業地產有相通之處嗎?
張誠:萬達是做商業地產出身的,其實商業地產的根本就是整合能力強,能夠將要素組織在一起,我們現在就是用更復雜的整合能力的方式來做旅游地產,形成要素的綜合就能形成巨大的復合能力。
《華夏時報》:目前萬達做的旅游項目中進展最快的是哪一個?
張誠:現在我們展現得比較多的是吉林省白山市的一個旅游項目,即長白山國際旅游度假區,規劃面積接近20平方公里,開發面積達到11.5平方公里,擁有九個酒店組成的酒店群,兩個高爾夫球場,一個滑雪小鎮,還有博物館、大劇院、醫療康復設施、學校、市政廳等等,而且這些都是在統一的規劃和集中的時間之內統一建設的,其中的每一項內容都是同類產品在本行業中投資額最大和設計建造標準最高的,把這些最高品質的東西組合在一起,因此這個項目將影響重大,目前也廣受關注和爭議。
長白山旅游文化度假區于2008年啟動,2009年動工,預計明年旅游度假項目全部建成開業。
萬達旅游地產
一出世便聲名顯赫
《華夏時報》:萬達是從何時開始關注進軍旅游度假業的?為什么一宣布做旅游就很快做得聲勢浩大了?
張誠:萬達從2007年、2008年開始明確把發展旅游產業作為集團未來十年甚至是二十年的主要戰略方向。
目前萬達集團在全國已經布點四五個項目,萬達一開始搞旅游就聲名顯赫,第一是因為萬達集團是世人矚目的企業,也是品牌化、知名度比較高的企業,另外萬達集團搞的旅游項目與眾不同,規模更大,手筆更大,內容更加豐富,文化含量大,影響力更廣,宣傳上也極具穿透力。
王健林董事長很早就對旅游度假區的投資概括了三點:一是投資額度要大;二是業態要素要多;三是難度要大。所以萬達一開始投資旅游項目就是要形成強有力高端高品牌化的項目,萬達是做這個平臺。萬達集團旅游產業有自己獨到的認識,而且一出世便形成了強大的影響力,萬達的投資強度巨大,難度也很大,我們在開發上聚合效應強,這樣才能形成重量級的旅游項目。
組成我們旅游地產項目的要素都是帶有高基礎難度和高強度投資壓力的要素,類似于滑雪場、劇院、高端度假酒店群等等的業務,能夠高強度高品質操作的公司少,有水平的公司又沒有足夠的資金,而且旅游度假項目門類奇多,跨行業跨專業,所以不是一般企業所能搞的,我們稱這些都是專業難度。
《華夏時報》:萬達對旅游地產這塊蛋糕有多大做過詳細的數據分析嗎?
張誠:是的,我們做過詳細的數據分析,可以證明目前中國旅游地產業的蛋糕非常大。過去十年,我們國家旅游業總收入從2001年的0.5萬億左右,一直到2010年1.6萬億,而同期GDP的增長水平、城鎮居民的支配收入的增長率與國家旅游業總收入的增長率基本吻合,也就是說旅游業收入的總盤子是隨著GDP的增長而增長的。
我們試圖表達一個趨勢——“未來的蛋糕有多大”,數據顯示,去年國內的旅游業的總收入1.6萬億,我們預測2015年的時候大約是2.1萬億總收入,到2020年是3.3萬億左右,也就是說從2010年到2020年的旅游業的總收入至少是翻一倍。
而從過去十年的旅游人次和旅游增加特點可以看出,入境游年均增速只是增長了3%左右,但是國內的人次和出境游的人次,基于中國人自身經濟發展以后消費習慣的改變而增加的增加值為12%到11%,由此可以看出中國未來的旅游增長仍然會延續過去已經被證實的事實,旅游的增長在這樣大的蛋糕中,依靠中國人自身的旅游消費的增長就可以獲得長足發展。
同時,談到人均GDP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真切的理解,中國去年的旅游的總產值是1668億美元,跟美國相比不到一半,但是我們比人均差距是非常大,基本上是美國的十分之一,我們通常在講中國到2025年可以趕上美國,這是指經濟總量,中國真的要成為經濟強國,中國人真正富起來是指人均GDP達到一定的高度,中國的人均GDP,比如說我們人均達到四萬美元,我們和美國人的富裕程度是一樣的,中國人早晚有一天會實現人均四萬美元GDP收入??梢韵胍?,中國旅游產業的蛋糕將有非常巨大,值得大家不斷地去投入。
《華夏時報》:萬達是如何定位旅游產業的?
張誠:比如說我們在長白山、西雙版納搞旅游項目,并不是看重多么悠久的歷史,或者是優美的自然風景,或者是傳承的人文故事,這些東西是需要的,但它只是一個簡單的基礎,還要看這個地方是否具備把這樣的簡單的旅游要素用更強有力的手段組織在一起的條件,從而形成一個更加有影響力的整體的旅游區,概括說就是旅游的目的地,它可以產生巨大的影響力和消費能力,才能成為有產業的,有巨大收入推動力和品牌擴張力的旅游區。
我們經常舉例子,萬達做的是什么事呢?我們在每個地方都已經有了很優秀的旅游的基礎元素,可以形容為顆顆明珠,但是整合不起來,萬達的項目是打造一座承載明珠的托盤,并且在托盤上鑲嵌上更符合現代旅游產業要點的明珠,比如說修建一些高爾夫球場,好的旅游酒店接待設施,會展設施,甚至是高端的消費類的旅游文化設施,從而共同形成一個耀眼的皇冠,萬達的項目是做一個強大的承載能力的平臺。投資量巨大,也只有這種方式才能讓散落的明珠真正呈現出皇冠的價值。
旅游項目要有文化內涵
《華夏時報》:您如何看待中國旅游產業的發展前景?
張誠:旅游產業的火熱話題起源于我們的年輕人要去度假的風氣日盛,也起源于我們的政府會展旅游盛行,也起源于我們的政府機構說把旅游作為城市產業中占重要定位的城市戰略的要求,也可以從旅游相關產業的蓬勃興起中看出這個火熱的趨勢。
旅游產業面臨的歷史機遇是在人類達到一定經濟發展和文明化程度以后必然產生的龐大需求。當我們國家的經濟體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時候,在國家十二五規劃的號召下,旅游產業必然會迎來蓬勃發展的黃金時代。
我們總結了五點,可以看出旅游產業前景無限。第一、旅游產業在中國面臨著巨大的機遇;第二、旅游產業的蛋糕巨大;第三、產業間的支持,各地政府,或者說國家的旅游主管部門給予旅游項目和旅游投資政策支持,金融政策、銀行政策、工商管理政策等都給予莫大的認可;第四、事實上中國奇缺好的旅游產業的承載體,好的旅游產品,稱得上是帶來產業的旅游產品;第五、中國缺乏好的企業,類似迪士尼這樣的公司什么時候能夠在中國出現?中國缺乏這樣的有規模有實力有水平的旅游產業的企業。這些都意味著旅游產業面臨著巨大的機遇。
《華夏時報》:你能否談一下萬達做旅游的經驗?
張誠:別人問我們,你們萬達做的我們也做過了,但是萬達為什么做得就這么響亮呢?我告訴他我們是大手筆、高難度,并且集中式地完成。比如說每個項目是兩百億,一個項目規劃了十個酒店和其他的要素,我們要求這十個酒店以及里面的其它所有內容,在規定的時間,規定的高標準,在規劃范圍之內把這兩百億集中花完,在規定的時間集中開業,這就是綜合強度高,這個經驗也來自于萬達這么多年做商業地產的體驗,無數的要素能夠被集中起來,就能形成一枚龐大的核能,如果分散了拉開了,小打小鬧,時間拖沓,就形不成合力。由于集中多要素產生聚合的效應,就能夠產生巨大的品牌影響力、市場影響力,形成1+1>2甚至1+1>3的聚合效應。
其次,旅游產業要想做大,更重要的是要賦予旅游項目文化含義,文化含義靠什么來打造呢?我們有個深刻的體會,旅游產業要賦予文化內涵,而文化內容一定要與市場化和消費活動的功能形式結合起來,文化的生命力和傳播性才能得以發揚!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