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驅動 IBM百年風云路

2011-06-25 00:59:58      王海艷

  本報記者 王海艷 北京報道

  2011年6月16日, IBM迎來了百年華誕。在位于北京上地信息產業基地的IBM中國開發中心,IBM舉辦了題為“百年服務慶百年”的慶典活動,紀念百歲誕辰。到場的嘉賓包括企業社會責任方面的專家、IBM志愿者、媒體人士,以及50位來自高校的優秀大學生們。IBM百年慶典簡單質樸而又不失隆重,沒有華麗的舞臺、炫目的燈光,沒有熱鬧的表演,這不是一場視聽盛宴,而是一場思想盛宴。歷經百年沉浮,今天的IBM表現出來的是一種深水靜流的從容與豁達。

  IBM大中華區董事長及首席執行總裁錢大群表示, IBM是以服務客戶、服務社會、服務員工的精神建立起來的公司,服務精神貫穿百年,因此IBM選擇了這樣簡單質樸的方式來舉辦慶典活動。并不是為了慶祝而慶祝,更重要是總結過去的成就和經驗,思考如何走向下一個百年,為世界做出更大的貢獻。

  1900年全美國排行前25名的企業,到1961年時僅剩兩家依然名列榜單,其中包括IBM;從1961年到2011年,當年財富雜志評估的全球排名前25名的企業,50年后的今天僅有四家還在這份榜單上,其中包括IBM。在錯綜復雜的商業環境中,企業發展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尤其是在瞬息萬變的高科技行業里,是什么支撐著IBM 引領百年風騷?又是什么將支撐IBM舞動下一個百年?

  IBM成就百年企業的基石

  錢大群在百年慶典上表示,IBM總結了自己的發展歷史和成功理念,有三點可以給大家分享:引領信息科技,解決今天以及未來人類、社會、國家或者企業遇到的大挑戰;推動企業轉型,走向更加全球化和現代化;推動世界進步,讓世界更美好。IBM副總裁、大中華區品牌企劃及公眾關系總經理周憶表示IBM企業百年長青的基石,是找到了社會責任與企業戰略的完美融合。

  “無論是一大步還是一小步,總是帶動世界的腳步”,當年這句深入人心的IBM PC廣告語,實際上也是IBM百年創新歷程的真實寫照。

  在過去100年里,IBM成功獲得了超過76000項專利;過去18年里,IBM連續保持在美國獲專利名列世界第一;擁有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和4項圖靈獎獲得者……

  可以說,IBM前三十年的歷史就是IT業前三十年的歷史,而在此后一百年里,IBM始終引領世界信息科技行業發展創新。第一項專利穿孔卡片制表技術,第一個發明條形碼,第一個實現人類登月計劃,第一臺在頂級智力大賽“危險邊緣”中獲勝的超級計算機……IBM以一次又一次的技術創新推動著世界前進的腳步。

  “技術是我們看世界的方式,包括那些我們肉眼不可見的空間維度;技術讓我們能夠描繪和理解世界復雜系統的動態;技術不斷幫助我們決定最佳行動路線并付諸實踐?!?IBM全球董事長及首席執行總裁彭明盛如是說。

  回顧IBM走過的這一百年,榮耀背后并非順風順水,IBM是在不斷的創新轉型中謀求自身發展,并引領行業趨勢。在近二十年中,IBM就進行了三次大的轉型, 1993年到2002年,IBM在郭士納的帶領下實現了第一次轉型,使公司脫離了困境,重回行業前列;2003年至2008年,在現任CEO彭明盛的領導下,IBM進行了第二輪轉型,實現了全球整合企業,并向高價值業務轉移;2008年底,彭明盛提出“智慧的地球”愿景,開啟了第三次轉型,要在智慧的時代取得更大成功。IBM的每一次轉型都堪稱商業經典之作。

  IBM 始終不斷尋求當前最大、最具潛力的轉型機遇 ,為各種系統創造技術基礎,包括現代零售、銀行、機票預訂服務等,創造更美好的生活。

  無論技術多么強大,其本身并不能帶來系統性的變革。改變世界的運作方式需要系統、長遠的觀點,以及將其轉化為長期轉型的能力,這正是 IBM 最擅長的工作。IBM一直在思考未來,攜手政府及行業各界,共同開展工作,這也是IBM 能實現百年輝煌的原因。

  與中國協作創新

  在進入中國三十多年里,IBM與中國政府、高校、科研機構以及行業各界展開了全面的合作。

  中國的信息技術產業興起于20世紀80年代初,IBM的到來,大大促進了中國信息產業的發展,并催生了中國第一臺自主研發電腦——長城0520CH。本土IT領軍企業聯想、華為、神州數碼等企業的發展總離不開IBM的影響。華為總裁任正非曾堅決地說過:“我們只向一個顧問學習,只學習IBM”。

  在中國的金融服務業、電力、電信、工業、城市建設等領域,每一步的前行,IBM的推動力都是不可或缺的力量。包括幫助蘇寧電器打造“智慧的蘇寧”,助力百年老字號“同仁堂”第二次創業,為中化搭建了企業云計算平臺等等。

  從1996年IBM首次提出“電子商務時代”概念到2008年“智慧的地球”戰略,IBM每一次戰略理念的提出,都對中國的經濟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如今“智慧的地球”戰略已在中國全面落地實施,作為其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打造“智慧的城市”方面,2010年,中國各地的許多城市都與IBM積極開展了合作意向, 多方面成果顯著:促進中國新醫改的進程;提高電力能源的利用效率、新能源的開發利用;改善交通擁堵問題;促進中國金融業創新轉型;建立基于新一代數據中心的整合信息平臺,有效提升政府服務水平等。

  在“十二五”這一新的規劃發展期,國家將重點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圍繞這樣的政策需求及產業背景,錢大群表示,2011年IBM大中華區的幾大發展戰略方向可以歸納并總結為:協作創新、企業轉型和支持民生三個方面。具體行動包括:攜手社會各界,共同推進產業轉型升級,支持兩化融合,促進戰略新興產業的發展;分享自身的轉型經驗,幫助企業做大、做強、做久;并進一步利用“智慧的城市”戰略和相關技術,在提高食品安全、醫療質量等民生保障方面做出貢獻。

  從區域推進到行業合作,協作創新的開放態度已經成為IBM的基因,而這正在催熟中國的產業鏈。值得一提的是,IBM公司還與清華大學合作,攜手開展了全球網格大同盟“清水計算”研究項目,旨在利用先進的物理水資源過濾處理技術,解決中國大規模城鎮化的發展進程中存在著的諸多水資源污染管理問題,最終從根本上保證人們的安全用水乃至生活上的幸福安康。最終通過積極的協作,成為了中國政府及行業各界長期發展與最佳的轉型合作伙伴,是IBM在中國的發展目標。

  IBM的創新機制

  1964年4月7日,小沃森宣布IBM的360型系統電子計算機制造成功。它是第三代計算機的佼佼者,其研制開發經費高達50億美元,遠遠超過美國研制第一顆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堪稱歷史上規模最大的私人企業投資。這一世紀豪賭至今仍為業界人士嘆服。

  獲得了超過76000項專利;連續18年保持在美國獲專利名列世界第一;總是能夠把握先機,適時轉型;總是能夠提出前瞻性的戰略理念,并引領行業趨勢……

  為什么IBM總能持續創新,成功轉型?首先是創新基因。IBM的三大前身公司,特別是核心公司——制表公司的創始人霍利普斯本身就是一位卓越的科學家。所以說,重視技術的基因早已深埋在每個IBM人的血液中,包括全球第一大企業管理軟件與解決方案供應商的SAP就是由五位IBM的德國員工在1972年創建的。IBM的創新傳統貫穿百年。

  第二,創新投資。實際上,在IBM成長歷程中,對研發,尤其是基礎研發的投入一直具有業界難以超越的水準。未來五年里該公司的研發資金投入將達到約350億美元。

  第三,協作創新。以超級計算機沃森為例,在沃森的研究團隊中,包括了來自中國、美國、日本和以色列的IBM研發人員,在研發合作方式上,IBM已經完成了從跨國公司向全球整合公司的轉變。

  第四,創新制度化。為了激勵科技人員的創新欲望,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激勵制度,例如對于成功創新者,可以授予“IBM會員資格”,還提供5年的時間和必要的物質支持,讓創新者有足夠的時間和資金進行創新活動。這也使得IBM公司有很多 “夢想家”、“天才”存在并很受重視。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中國涌現出一大批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實力的企業,有的企業今天仍然活躍在行業前列,而有一些卻湮沒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對于大多數想要創新也不缺少高素質人才的中國企業來說,如何持續創新,永續發展,建立一套高效而成熟的創新機制和價值理念,IBM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中國不乏具有悠久歷史的百年老店,但目前基本集中在食品、餐飲、服裝、制造業等傳統領域,放眼未來,如何成就更多的中國百年企業,尤其是掌握核心技術的高科技企業?相信IBM的成功經驗及價值理念能夠給我國的企業帶來一些啟發。

  面向下一個百年,IBM公司董事長、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彭明盛信心十足,“對于IBM人來說,著眼于長遠的思考意味著不斷邁向未來,”他說,“IBM存在及蓬勃發展了100年。在這100年里,我們在堅持我們的核心價值觀的同時,也隨時做好改變其他一切的準備。這種理念使得我們能夠在過去的一個世紀里不斷促進技術、商業以及社會的發展。我們也有理由相信,在接下來的一個世紀里我們能夠實現更大的目標?!?/p>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